胃肠道间质瘤35例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胃肠道间质瘤35例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分析

李林株郭灵敏

李林株郭灵敏(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病理科广东佛山528500)

【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点。方法观察35例胃肠道间质瘤(GIST)病理形态学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117、CD34、SMA、S100、Ki67、P53抗原标记物在肿瘤的表达情况。结果35例GIST中良性12例,交界性15例,恶性8例,镜下观察梭形细胞型28例,上皮样细胞型1例,混合细胞型6例,免疫组化表达情况33例表达CD117,22例表达CD34,10例表达SMA,9例表达Ki67,5例表达P53。结论GIST是常见的间叶性肿瘤,发生部位多,形态复杂,有独特的免疫组化表型,特别是CD117和CD34,但在GIST良恶性诊断上仍需要结合肿瘤大体、组织学形态及生物学行为综合分析,P53、Ki67高表达可以提示肿瘤转移及复发可能性大,临床预后差。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免疫组化

【中图分类号】R73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4-0087-02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胃肠道中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好发年龄50岁以上,好发部位在胃、小肠、结直肠及食管,GIST概念是1983年由Mazur和Clark[1]引入的,在这以前多被诊断为平滑肌瘤和神经鞘瘤,随着对GIST的认识及免疫组化技术的普及,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外检工作中仅凭组织学特点很难将其与平滑肌肿瘤和神经鞘瘤相鉴别,其良恶性的判断缺乏完整的标准,鉴于此,我们对35例GIST组织学特点、不同抗原的表达情况及良恶性判断标准进行探讨,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1995-2011年间外科手术经病理确诊的35例临床病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11例,男女比例为2.2:1,患者年龄36-81岁,平均58.9岁,发生部位胃19例,小肠9例,直肠5例,结肠2例,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大部分表现为黑便、腹痛、发现腹部包块等,部分病例为吞咽困难及肠梗阻。

1.2方法

全部标本采用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化染色,抗体选用CD117、CD34、SMA、S100、Ki67、P53,采用S-P法,抗体及S-P试剂均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操作程序严格按说明书进行,DAB染色设阳性及阴性对照。

1.3结果判断

CD117、CD34、SMA、S100在肿瘤细胞胞浆或胞膜呈棕黄色为阳性,Ki67、P53在肿瘤细胞核呈棕黄色为阳性,阳性细胞数>10%记为阳性,否则为阴性,肿瘤判断标记[2,3]恶性指标有:(1)肿瘤具有浸润性,有局部粘膜及肌层浸润和邻近器官的侵犯;(2)出现器官的远处转移。潜在恶性指标有:(1)胃部肿瘤直径>5.5cm,肠道肿瘤直径>4cm;(2)核分裂像胃部肿瘤>5个/50HPF,肠道肿瘤>1个/50HPF;(3)肿瘤坏死;(4)细胞异型性明显;(5)细胞生长活跃,排列密集。具备1项恶性指标或两项潜在恶性指标为恶性,仅有1项潜在恶性指标为交界性,不具有以上病变指标为良性。

2结果

2.1肿瘤的分布及良恶性见表1。

表1肿瘤的分布及分级(例)

2.2病理检查

肿瘤均位于胃壁和肠壁内,多数位于肌层,少数位于粘膜或浆膜下,位于粘膜下肿物向腔内生长,粘膜面光滑,也可见溃疡形成,肿瘤直径1.5-12.0cm,其中直径>5cm者8例。大多数肿瘤为境界清楚但无包膜,肿瘤呈圆形、卵圆形或分叶状,切面灰白编织状,黄褐色,质韧可见丛状出血,部分肿瘤呈鱼肉状伴出血,坏死及囊性变。组织学特征:GIST肿瘤细胞基本形态为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多数梭形细胞界限不清,形态似平滑肌细胞,胞质丰富、淡染,多交叉束状、漩涡状、席纹状排列,上皮样细胞多呈圆形、多边形,体积较大,胞界清楚,核圆,胞浆丰富,胞质嗜酸性或嗜碱性或两者均有,肿瘤细胞围绕血管形成血管旁细胞套。本组35例中梭形细胞25例,上皮样细胞1例,混合细胞型6例。

2.3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35例GIST中,33例表达CD117,22例表达CD34,10例表达SMA,2例点灶状表达S100,9例表达Ki67,5例表达P53。

3讨论

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小叶源性肿瘤,长期以来一直被诊断为消化道平滑肌瘤或神经鞘瘤。近年来认识到其起源于消化道细胞或幼稚间充质干细胞向Cajal细胞分化的细胞,故称间质瘤[4]。GIST占所有消化道恶性肿瘤的2.2%。胃是好发部位,本组35例中有19例为胃GIST,占54.3%。GIST无临床特异性表现,术前确诊率低,内窥镜和消化道造影是最常见的检查手段,CT和B超检查有一定的帮助,但特异性不高,内窥镜检查多数能发现肿块,但取组织活检较困难,钳取组织必须达到一定深度和足够反映肿瘤信息量。GIST的诊断和分型主要依靠组织学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染色,组织病理学表现为肿瘤实质由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组成,多数梭形细胞界限不清,形态似平滑肌细胞,胞质丰富、淡染,多交叉束状、漩涡状、席纹状排列,上皮样细胞多呈圆形、多边形,体积较大,胞界清楚,核圆,胞浆丰富,胞质嗜酸性或嗜碱性或两者均有,肿瘤细胞围绕血管形成血管旁细胞套,两种成分混合存在或以其中一种成分为主。研究发现GIST有两个特异性阳性标志物CD117与CD34,GIST最重要的生物学特征是C-Kit基因的突变,其蛋白产物为CD117,研究表明CD117免疫组化检测可作为诊断GIST及与其他消化道梭形细胞肿瘤相区别的一个常规标记物[5]。理论上95%GIST肿瘤组织存在第11外显子、第9外显子和其他部位的突变,表达CD117,本组35例中33例表达约占94.2%。CD34是一种骨髓前体细胞标志,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115Ku的涎酰基跨膜糖蛋白,在GIST中CD34阳性率>60%[6],本组35例中有22表达,约占62.9%。GIST还可不同程度表达SMA和S100,但是CD117、CD34、SMA、S100蛋白的表达与患者肿瘤部位及大小和预后没有相关性,因此它们在GIST中的表达意义仅限于诊断,不能作为判断GIST良恶性依据且对预后判断和治疗无指导意义,而P53、Ki67高表达表明肿瘤组织增殖活性高,提示转移、复发可能性大,临床预后差。GIST良恶性判断:GIST生物学行为从良性到恶性,形成一个谱系,良恶性之间缺乏明确的分界,不同研究者采用不同的标准。2000年出版的WHO肿瘤分类与诊断关于GIST的良恶性判断主要根据核分裂多少和肿瘤大小,将GIST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Hanlimann等认为应综合细胞密集、有无坏死和粘膜侵犯、核异型程度等,提出了GIST良恶性判断标准,侯英勇[7]认为GIST肿瘤性坏死、核分裂像>10个/50HPF、细胞密集、异型性均在恶性组,故可为提示恶性的指标。Lew等[3]的研究发现GIST瘤体积越大,越为复发转移,胃间质瘤≤5cm时不发生转移,6-10cm时转移率为15%-30%,>10cm时高达60%,<4cm的肠间质不转移,4-10cm和>10cm者转移率分别为50%和70%,核分裂像(MF)的多少与转移密切相关,MF>1-5个/50HPF转移率达到10%-15%,肠间质瘤只要发现MF则具有潜在恶性。综上所述,GIST发生部位多,形态等复杂,免疫组化联合检测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特别是CD117和CD34,个别病例,肿瘤细胞不表达CD117,而只表达CD34时,也可诊断GIST,当肿瘤两者都不表达时诊断GIST要慎重。我们认为转移和邻近器官组织侵犯是肯定的恶性指标,否则应结合肿瘤的大小、核分裂像、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细胞密集程度、坏死等指标综合分析判断,P53、Ki67高表达表明肿瘤组织增殖活性高,提示转移复发可能性大,临床预后差。

参考文献

[1]MazurMT,ClarkHB.GastricstromaltumorslReappraisalofhistogenesis[J].IAmJSurgPathol,1983,7:5072-5191.

[2]StanleyRH,LauriAA主编.消化系统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12-731.

[3]HurlimanJ,GardiolD.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s:animmunohistochemicalof165cases[J].Histopathology,1991,19(4):3112-3411.

[4]侯英勇,朱雄增,王坚,等.胃肠道间质瘤起源和分化的探讨[J].中华病理杂志,2003,3(2):106.

[5]Sarlomo-RikalaM,KovatichAJ,BaruseviciusA,etal.CD117asensitivemarketfor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sthatismorespecificthanCD34[J].ModPathol,1998,11(4):728.

[6]VanKoggenJF,VanVelthuysenML,Hogendoorn.Thehistopathologicaldifferentialdiagnosisof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s[J].Clinpathol,2001,54(2):96.

[7]侯英勇,王坚.胃肠道间质瘤76例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2,(1):202-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