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监测分析对老年冠心病及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同步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监测分析对老年冠心病及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意义

李琦

(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云南昆明650204)

摘要:目的:对同步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监测分析在老年冠心病、高血压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与高血压老年患者各7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动态血压监测及同步心电图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检查结果。结果:在心肌缺血检出率方面,冠心病组分别为76.71%,高血压组分别为32.88%,冠心病足明显高于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动态血压检测结果对比,显示高血压组舒张压、收缩压均明显高于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同步动态心电图及动态血压监测分析对老年冠心病及高血压患者进行检测分析,对患者心功能、血压情况进行观测,能够为临床提供参考。

关键词:冠心病;高血压;同步心电图;动态血压监测

老年人群中,高血压与冠心病属于高发疾病,对老年人身体健康带来威胁。随着医学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异常心电图、不稳定血压检出率方面,动态检测技术逐渐成熟,受到广泛关注。本组研究针对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及高血压患者,分别采用动态心电图及动态血压监测方法检查,对检查效果进行探讨,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与高血压老年患者各72例。高血压组中,男性38例,女性35例,年龄最小65岁,最大86岁,平均(72.4±7.3)岁,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7年,平均(4.1±1.7)年;冠心病组中,男性36例,女性37例,年龄最小63岁,最大85岁,平均(73.2±6.9)岁,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8年,平均(4.6±1.3)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所有患者动态心电图及动态血压检测。动态心电图检测:用12导联全信息动态心电监护系统,给予患者24h导联同步记录,对患者日常运动、休息及症状等信息详细询问与记录。检查结束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动态血压检测:检测仪器选择24hABPM仪,将袖带绑于左上臂,肘窝与袖带下缘间隔2cm,保证能够容纳2指。分别于白天和晚上进行血压监测,白天单次间隔30min,夜晚间隔60min。

1.3统计学分析

对所有患者检测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分析

通过检测结果显示,冠心病组72例患者中,56例检测出心肌缺血,占76.71%,总共出现531阵次发作间断性缺血,18阵次连续性缺血,其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达到426阵次;室性心律失常检出人数为24例,占比32.88%,其中间歇性阵发室性心动过速有8例,占比10.96%。高血压组72例患者中,27例患者检出心肌缺血,占比36.99%,其中79阵次间歇性心肌缺血,8例患者≥3级室性早搏,占比10.96%。通过上述统计数据对比显示,在心肌缺血检出率方面,高血压组明显低于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937,P<0.05)

2.2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分析

通过对两组患者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进行对比,显示不管是舒张压还是收缩压,高血压组均明显高于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讨论

对于老年群体而言,由于年龄的增长,机体功能逐渐衰退,各种疾病也随之而来。老年人心脏传导系统在出现退行性变化以后,比较容易出现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疾病,特别是对本身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老年人,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发病率更高,直接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1]。所以,对老年高血压、冠心病患者采用有效的检测方法,对患者血压、心功能等指标及时了解,为提早干预提供可靠的依据,可有效改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而言,动态心电图检测方法的应用,在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检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相关研究显示,心肌缺血检出率方面,动态心电图检测方法可达到75%~90%[2]。而本组研究中72例冠心病在心肌缺血检出率方面达到76.71%,与上述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也有研究显示,动态心电图与动态血压同步在高血压患者检测中应用,对患者的症状与心脏、血压之间的关系鉴别是有利的,具有高重复性与可靠性。自动态血压监测技术出现至今,在高血压患者诊治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包含高血压诊断、用药观察及高血压对靶器官的损害等方面都会应用。而有研究认为引起高血压患者猝死的因素中,左室肥厚是重要诱因,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并且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控制血压,如果多次给药,极有可能引起患者心肌缺血,严重的可诱发心肌梗死[3]。所以,对于老年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而言,给予同步动态心电图及动态血压检测,可以对患者的心肌缺血、血压情况24h密切监测。并且通过动态心电图对患者日常生活进行观察,了解患者活动与心电图间的关系,为分析患者心功能及临床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指导。血压检测中,对患者24h血压变化情况进行了解,为控制患者血压提供依据,避免患者出现猝死情况。从本组研究结果来看,在血压检测方面,动态血压监测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可对患者血压情况密切观察,与冠心病组对比,高血压组血压水平明显较高(P<0.05)。

综上所述,采用动态心电图及动态血压检测对老年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进行同步监测,能够对患者临床症状与其心功能、血压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解,为临床干预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彭社辉,刘海军,杨磊.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动态血压与心电图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医学,2015,35(01):19-20.

[2]柳瑞凤,吴海东,叶伟标,等.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动态血压与动态心电图的关系[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0,15(04):326-327.

[3]张文杰,杨璐.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动态血压与心电图的相关性[J].现代仪器,2011,17(05):50-51+54.

作者简介:

李琦(1982-10);女;汉族;云南昆明人;本科;住院医师;主要从事心电图,动态心电,动态血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