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住院患者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DCG)缺血性ST—T变化特点和心律失常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058例DCG资料,分析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369例冠心病组中,41例(占11.11%)发生缺血性ST—T下降,缺血部位为:前侧壁19例、前壁13例、下壁8例、后壁1例;6例发生一过性损伤型ST段抬高.下壁4例、前壁2例;1例急性下壁心肌损伤型ST段抬高者出现短暂心室颤动,持续约2min后自行转复为窦性心律。心律失常发生率由高向低排列依次为房性期前收缩84.88%、室性期前收缩72.97%、房性心动过速25.90%、心房颤动9、64%、室性心动过速6.05%、右束支阻滞3.97%、停搏2.08%。其它少见的心律失常有窦性期前收缩、房性心律、交界性心律、室性心律、窦房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并行心律、WPW等。结论DCG可对缺血性ST段改变进行定位诊断。

  • 标签: 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 ST—T改变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心电图预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入的5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于术后12个月时,是否存在CRT反应划分为两组,有反应者28例纳入观察组,无反应者28例纳入对照组,回顾两组术前及术后24h接受心电图的检查结果,了解QRS时限、QTc间期、Tpe间期等指标与CRT反应的相关性。结果: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CRT术后24h的QTc间期明显缩短、Tpe间期缩短是CRT反应的独立预测因素(P

  • 标签: 心电图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十二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对心悸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分析了423例阵发性心悸患者的十二导同步动态心电图资料。结果患者阵发性心悸时,出现不同类型心律失常218例(52%);ST-T改变105例(25%);休息或轻微活动时即可出边窦性心动过速或心律增快者8例(1.8%);过早复极或J波改变42例(10%);12导联动态心电图正常者50例(12%)。结论12导联同步心电图改变与心悸症状出现的时间一致时,即能明确心悸的原因,所以对阵发性心悸患者有明确的诊断价值。

  • 标签: 心悸 十二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 原因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12导联同步心电图结合食管心电图在室上性心动过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2月间诊治的16例患者,所有患者在食管起博方法诱发心动过速后,同步记录食管和12导联同步心电图。如果P波无法清楚显示,则采用V1导联上一肋或者下一肋及加大增益等方法记录改良12导联同步心电图,根据这种方法分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类型。结果经过改良方法后,11例患者的P波明显较为突出,相对于心内电生理结构,改良12导联同步心电图结合食管心电图可以百分之百的对室上性心动过速进行定型和定位。结论12导联同步心电图描记可以突出逆行P波,12导联同步心电图结合食管心电图分析能够有效改善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分型及定位准确性。

  • 标签: 12导联同步心电图 食管心电图 室上性心动过速 V1?导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化与心肌缺血、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和治疗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我院5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同步检测24h动态血压(ABPM)和动态心电图(DCG),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有半数以上患者动态血压出现异常,其中32例(64.0%)血压昼夜节律消失,DCG中有多种异常改变,心律失常39例(78%),ST-T改变有33例(66.0%),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与血压改变有显著相关性。结论??动态血压与动态心电图同步监测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化与心脏的关系,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动态血压? ?动态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临床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优化治疗提供依据,临床探究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在疾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9~2015.10期间我院120例心肌缺血患者,按挂号单双数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12动态心电图监测,对照组行常规心电图监测。结果观察组疾病检查率为96.7%,对照组为83.3%,观察组较对照组疾病检出情况好,P<0.05;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心率、缺血持续时间较有症状缺血者情况好,P<0.05,但患者在ST段压低幅度上比较差别无意义,P>0.05。结论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可有效检查出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清楚显示患者心率、ST段压低幅度,可为临床早期诊治提供依据。

  • 标签: 心电图 应用 冠心病 心肌缺血 无症状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同步监测的临床价值与可靠性。方法:选取 2017年 9月 -2019年 9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 9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 24小时动态心电记录仪和动态血压记录仪进行 24h同步监测 ,对患者血压水平与心电图及临床症状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患者血压变化与心电图变化、临床症状均有关。结论: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同步监测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能判断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化与心电图及相关症状之间的关系。

  • 标签: 动态血压 动态心电图 同步监测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心电图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52例冠心病患者12导同步动态心电图的进行临床分析。结果52例冠心病患者都有出现不同状况的心电图异常表现,常见的有心肌梗死、束支传导阻滞、ST-T改变、短阵室速、室性早搏、房性早搏、心房颤动、以及短阵房速等,有1例患者已安装了起搏器。结论12导同步动态心电图应用在对冠心病患者临床检查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检查的效果也非常好,值得在临床医学中进行广泛的推广。

  • 标签: 冠心病患者 12导同步动态心电图 心电图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同步监测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的60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接收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本院规定的动态血压/心电监测仪对全部患者进行全天同步监测,对其心电图、临床症状和血压之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和探究。结果经动态心电图监测显示,有4例传导阻滞患者,15例心律失常患者,16例ST段压低患者,15例段压高患者;经动态血压监测提示,有54例血压升高患者,6例血压降低患者。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电图、临床症状和血压波动有着密切联系。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取动态血心电图和动态血压同步监测,可有效对其心电图、临床症状和血压之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和探究,具有重要价值意义。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动态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 同步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动态血压与动态心电图同步监测肾实质性高血压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72名患有肾实质性高血压的患者和70名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昼夜之间对所有患者进行血压和心电图监测,观察对比各组患者在不同时间段血压、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根据所有患者的检查结果发现,患有肾实质性高血压的患者组血压值要明显高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组(P<0.05);通过夜间观察发现该组患者的心律失常发生率要显著高于高血压患者组(P<0.05)。结论:通过对肾实质性患者进行昼夜密切动态血压以及动态心电图监测,可以发现患者血压节律变化以及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可以起到提前预警的作用。

  • 标签: 动态血压 动态心电图 高血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心电图心电图仪人的心脏在工作过程中,心肌细胞的激动会形成电偶现象。在每一心动周期中,心肌各部位细胞激动顺序强度不一致,因而影响身体表面不同部位出现电信差而且随,O动周期不同阶段而变化.用心电图仪把这变化着的电位差记录成曲线图形就是心电图.在每一个心...

  • 标签: 心电图仪 正常心电图 心室 肌肉收缩 心肌细胞 电流放大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同步监测在高血压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高血压治疗的100名患者,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名患者。对这两组患者,本院均同步实施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检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率、营养指标和动态血压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率、营养指标、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动态血压 老年冠心病 高血压 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本院老年冠心病以及高血压病患进行同步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监测分析应用价值研究。方法:随机抽选我院34名冠心病病患,并在同时间阶段抽选我院34名高血压病患进行研究,抽选时间为2018年6月~2020年4月,按照其患病性质分为X组(冠心病组)与Y组(高血压组),每组均分有34名病患。对68名病患均使用同步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监测方式,将X组与Y组病患监测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比较X组与Y组监测情况的得出,X组(冠心病组)监测过程中出现心肌缺血症状的病患占比为76.47%(26/34),Y组(高血压组)监测过程中出现心肌缺血症状的病患占比为35.29%(12/34)。且X组病患收缩压为(146.97±8.62)mm Hg,其舒张压为(95.04±7.92)mm Hg;Y组病患收缩压为(126.57±7.26)mm Hg,其舒张压为(78.56±6.24)mm Hg,相较X组均更低。结论:同步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监测分析的应用使得医护人员能够及时发现老年冠心病、高血压病患存在的心肌缺血症状,并监测其血压值、心脏功能等情况,提升治疗及时性,保证病患生命安全。

  • 标签: 冠心病 老年病患 同步动态心电图 高血压 动态血压监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同步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监测分析在老年冠心病、高血压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与高血压老年患者各7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动态血压监测及同步心电图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检查结果。结果在心肌缺血检出率方面,冠心病组分别为76.71%,高血压组分别为32.88%,冠心病足明显高于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动态血压检测结果对比,显示高血压组舒张压、收缩压均明显高于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同步动态心电图及动态血压监测分析对老年冠心病及高血压患者进行检测分析,对患者心功能、血压情况进行观测,能够为临床提供参考。

  • 标签: 冠心病 高血压 同步心电图 动态血压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