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骨折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循证护理价值体会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下肢骨折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循证护理价值体会探讨

张艳

石门县人民医院骨一科湖南石门415300

【摘要】目的:研究和讨论询证护理在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6月-2019年5月期间内接受治疗的52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融入询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流速度、血栓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手术之后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较对照组快,血栓发生率比对照组低,且住院时间更短。具有明显差异,两组数据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将询证护理应用于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中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预防深静脉血栓的产生,并缩短住院时间,降低血栓的发生率,值得被广泛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询证护理;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预防;价值体会

下肢骨折是由于各种外伤等暴力原因,破坏了骨头的完整性和连接性,暴力原因分为:直接暴力(受到外伤暴力之后骨头直接遭到打击而发生骨折,例如交通事故所导致的骨折多属此类);间接暴力(比如从高处跌倒,脚着地而引起的脊椎骨折);肌肉拉伤(比如突然跪倒时而发生的髌骨骨折或投掷物体时引起的肱骨骨折),其主要症状为:疼痛剧烈、肿胀、骨折局部畸形、骨摩擦音、功能障碍等[1]。目前许多下肢骨折患者都选择下肢骨折内固定术,来避免骨折断端刺伤皮肤、血管和神经,固定肢体来使减轻疼痛,以防在运送伤员的过程中使其受到难以忍受的痛苦,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据相关数据显示,在进行骨科手术之后,最容易产生的并发症之一是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其发生率为10%左右,此外,下肢深静脉血栓还容易引起肺部的栓塞,导致患者猝死[2]。所以,对于在下肢骨折手术之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尤为重要,目前常规的护理对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效果不高,患者对其重视力度不够,为此我院选取2017年6月-2018年9月期间内接受治疗的52例下肢骨折患者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询证护理研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6月-2019年5月期间内接受治疗的52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38-78岁,平均年龄为(66.76±4.18)岁,观察组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41-81岁,平均年龄为(68.39±4.42)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状况等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性,(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方法,主要内容为:病情监测、指导患者服药、饮食护理、告知患者注意事项等。观察组进行询证护理。具体过程为:(1)提出与下肢深静脉血栓相关的重点预防问题。通过翻阅文献、搜集资料与数据,尊重患者的个人意愿,结合患者的现实情况来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与下肢深静脉血栓相关的重点预防问题如:血栓疾病原因和概念的不熟悉、患者肢体的功能训练不够等。(2)查找证据。通过查询数据库来获得相关的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询证证据,并利用预防循证证据向患者进行教育。(3)专业医学骨干对预防循证护理进行评价与总结。聚集该科室的骨干精英以及熟悉、掌握询证护理的相关人士对所搜集到的关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证据与护理方法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从中选取预防血栓的最佳证据与方法。(4)心理护理。因为下肢骨折固定术的护理极其重要,而患者在此过程中心理脆弱,易出现不良的负面情绪如焦躁、害怕、紧张等,加重疾病的伤痛程度,加大血栓形成的可能性,同时也加深患者身体与心理的不良影响,为此对入院的患者进行相关的血栓预防健康知识普及,询证护理人员通过翻阅文献、搜集资料与数据分析与总结出的手术健康预防知识重点印刷成册,让患者进行了解与熟悉,稳定和缓解患者的焦虑心理。(5)患肢护理。随时关注患者骨折手术之后的患肢情况,包括:患肢温度、水肿情况等,定时进行小腿排肠肌的拟诊教程,当患者产生压痛时,做排肠肌压痛实验。(6)功能训练。在患者术后进行足底静脉泵,设置脉冲的压力150mmHg,脉冲时间设定为1s,每两次脉冲的时间间隔为20s,1h/次,连续7d。患者在进行支腿抬高运动时,其足跟部位距离床平面20cm以上,并在空中停留5min后落下,帮助患者屈髋和屈膝的锻炼,训练的幅度逐渐增加,起到预防血栓的作用。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速度、血栓发生率、住院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两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当P<0.05时,具有明显差异,说明两组数据具有可比性。

2结果

2.1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血流速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之后的血流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见下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流速度对比[(),分]

3讨论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与社会环境的发展,近年来因车祸等意外事故频繁发生,造成下肢骨折患者的数量增加,下肢骨折之后,因为血管破损、血液高凝、血流速度变慢等原因,容易导致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若没有做到及时的预防,在此之后则会阻碍患肢功能的恢复。询证护理针对临床所产生的重要问题,结合实际情况与实践,用询证的方法来总结与分析,将严密的研究数据与成果与实际的护理经验以及患者的个人需求相结合,发挥其实用效果[3]。询证护理注重科学与证据,是一种以科学为前提和关键的护理方法,其为临床的实践提供了确凿的证据与资料来为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从而提高护理质量,也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与满意度[4]。询证护理在临床实践中的运用,有助于护理人员正确决策,尊重患者的个人意愿,并为其提供针对性的服务与措施,对患者的身体恢复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由此次分析得出,观察组护理之后的血流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较短于对照组,P<0.05,具明显差异,两组数据具有可比性。

综上所述,询证护理应用于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与价值,经过文献资料与数据的整理与搜集,总结可靠证据与方法,为临床实践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干预,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对患者的身体恢复有促进作用,值得被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徐慧华,询证护理在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J],2018,09(b):0169-02

[2]周宝珍,下肢骨折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询证护理[J],2016,12(1):20-03

[3]任蓉,赵欣,胡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超声诊断与超声声像图特征分析[J],2016,19(2):15-17

[4]乔艳,王欣,探讨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J],2016,14(5):23-24

[5]曾赛琼,老年下肢骨折术后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询证护理体会[J],2017,19(1):45-04

[6]徐朋,易云峰等,预见性护理措施对下肢多发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影响[J],2017,27(1):164-166

[7]郑小玲,预见性护理措施对下肢多发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康复效果的影响[J],2016,32(33):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