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患者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术前宣教内容知晓率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患者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术前宣教内容知晓率的应用效果

李相袁明杨晓丽

上海市嘉定区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MECT室、五病区、护理部,上海嘉定201806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患者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术前访视知晓率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利用品管圈工具及品管圈手法,确定以“提高住院患者对无抽搐治疗术前宣教内容的知晓率”为活动主题,根据现状调查、目标设定、原因分析、制定对策并实施等步骤进行效果确认。结果通过实施品管圈活动,住院患者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术前宣教内容的知晓率由54.38%提高到82.13%。结论运用品管圈手法,不仅可以提高住院患者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术前宣教内容的知晓率,还能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护士工作质量,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关键词:品管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术前宣教、知晓率

品管圈(qualitycontrolcircle,QCC)是指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为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1]。品管圈活动对解决护理工作中的难题和患者需求的热点问题,提高患者满意度以及改善护理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3]。本科室针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患者对术前健康宣教内容的知晓度,应用品管圈方法开展一系列活动,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5]-[7]。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采用抽样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18年3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住院精神疾病患者;②意识清楚,能用文字或语言沟通者;③愿意参与本课题的调查研究。排除标准:①昏迷患者;②病情突然加重患者;③有精神认知障碍、老年痴呆疾病、木僵等无法沟通者

方法

1.21成立品管圈小组本科室与2018年3月成立品管圈,圈员7名,均为自愿参加,设立圈长1名(负责整个品管圈小组质控活动)。辅导员1名(负责监督和指导工作),圈员5名(主管护师、护师和护士构成)分别进行组员任务分配(负责整理资料、收集资料、统计、调查、记录等工作)。经过召开圈会讨论,征集并投票决定圈名为“知了圈”,并设有圈徽,寓意是提高精神障碍患者对MECT(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

1.22选定主题采用头脑风暴法,联系实际情况,根据重要性、迫切性、上级政策和圈能力4个方面以评价方法进行评价,最后确定本次活动的主题为“提高住院患者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术前宣教内容的知晓率”

1.23制定活动计划品管圈活动时间为2018年3月到2018年10月。每月组织1-2次会议,圈长负责组织协调会议,指定圈员进行记录,圈员们开展头脑风暴,积极讨论和决策,并制定活动计划书,确保具体活动时间与责任人,保证每项工作按时完成。

1.24现状把握圈员们收集资料,对2018年1月到3月住院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进行查检,查检内容包括:病区、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年龄、学历、入院诊断、术前评估、术前检查常规、治疗流程和作用、注意事项、麻醉方法等。通过查检表得出,共查检160人次数,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为87人次数,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术前宣教相关知识知晓率为54.38%(87/160),根据查检结果归纳为无抽搐电休克不知晓相关知识和术前评估情况占到71.23%,因此无抽搐电休克不知晓相关知识和术前评估情况作为本次品管圈活动改善的重点,详见改善前的柏拉图(图1)。

1.25目标设定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根据图1改善重点为71.23%,圈能力根据得分情况定为76%,因此根据公式:目标值=54.38%+54.38%×71.23%×76%=83.82%,住院患者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术前宣教内容的知晓率由54.38%提高到83.82%为目标值。

1.26要因分析根据改善前柏拉图分析,前2项的要因为住院患者不知晓无抽搐电休克相关知识和术前评估情况。利用鱼骨图对其进行原因分析,并对鱼骨图中的原因依次通过圈员评分的方式进行要因圈选,所有圈员对每个原因进行5/3/1的评分,按照80/20法则共拟定9个对策方案,依共性归纳为3个对策进行改善实施:加强术前健康宣教;提高自身业务知识;组织培训学习。详见图2、表1

1.27真因验证与对策实施

1.271真因验证1要因为“加强术前健康宣教”,对策内容为:完善宣教材料、责任护士定期为患者讲解MECT知识、制定宣教流程图

1.272真因验证2要因为“提高自身业务知识”,对策内容为:

组织护士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相关知识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增加提问次数、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相关知识进行考核

1.273真因验证3要因为“组织培训学习”对策内容:做好新护士、新职工的培训带教、发放宣传资料、培训学习多样化

1.3观察指标观察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住院患者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术前健康宣教内容的知晓率。

1.4统计学方法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例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有型成果

2.11改善前后住院患者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术前宣教内容的知晓率比较,改善前住院患者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术前宣教内容的知晓率为54.38%,改善后住院患者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术前宣教内容的知晓率为84.56%(P﹤0.000),改善幅度为30.18%。通过有型成果的计算,得出目标达成率和进步率:目标达标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100%=(84.56-54.38)/(83.82-54.38)×100%=102.51%,进步率=(改善后-改善前)/改善前×100%=(84.56-54.38)/54.38×100%=55.50%。

2.12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住院患者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术前宣教内容的知晓率比较。见表1。

3讨论

品管圈活动是通过一个科学的方法找出并确定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因果关系图的分析,可以科学的找出问题的主要原因,并针对此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在护理工作中开展QCC,不仅提高了护士参与管理的主动性,使护士成为管理的主导者,也促进各成员共同参与,集思广益,使自主权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增强了各成员的自信心,加强了队伍的凝聚力,并通过工作实践应用到临床,使优质护理服务得到了很好的保障[8]-[10]。本研究显示,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提高了护士解决问题与创新的能力,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切实有效的解决了临床护理问题,及时、有效地提高了住院患者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术前宣教内容的知晓率,由54.38%提高至84.56%(P﹤0.000)。促进了患者的健康,提高护理满意度,进一步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马月兰,张沅,姜海昆.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烧伤患者在翻身床治疗中体位摆放合格数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8,25(12):179-181.

[2]刘甜甜,靳风先,戎曼.临床护理中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中的应用[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04):119.

[3]张敏.品管圈活动在住院病人检查前宣教的效果分析[J].循证护理,2017,3(06):690-692.

[4]吴艳华,冯永荣.品管圈在优质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28):5900-5901.

[5]赵琳琳.品管圈在提高住院患者健康宣教知晓率中的应用[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8,33(11):106-108.

[6]孙蓉,高华.品管圈在提高血液科住院患者出院健康知识知晓率中的应用[J].河北医学,2018,24(11):1926-1930.

[7]周雪玲,蔡蕾,粟静,李晓玲.品管圈在提高患者围手术期宣教内容掌握率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7(08):145-146.

[8]巫雨欣.品管圈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智慧健康,2019,5(04):13-14.

[9]段凌娟.品管圈在术前宣教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16):309-310

[10]金瑞军.品管圈用于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临床效果研究[J].智慧健康,2017,3(07):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