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多卡因冲洗会阴切口在缝合中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利多卡因冲洗会阴切口在缝合中的效果观察

赵行馀

赵行馀(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产科401320)

【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9-0199-02

【摘要】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冲洗会阴切口在缝合中的效果。方法将260例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30例,对照组常规行会阴神经阻滞麻醉及局部浸润麻醉,观察组在会阴侧切前在常规行会阴神经阻滞麻醉及局部浸润麻醉的基础上,在缝合每层切口前用利多卡因冲洗切口。观察两组会阴切口在缝合过程中的疼痛程度、缝合时间、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方法可提高镇痛效果,在会阴缝合过程中,产妇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缝合时间缩短,观察组切口愈合更好。结论在行会阴侧切的产妇中,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提高,切口缝合时间缩短,切口愈合的效果更好。

【关键词】利多卡因冲洗会阴切口缝合效果

随着20世纪70年代围生医学的兴起与发展,以及人们对优生优育的倡导与需求,助产工作已逐步向科学化与现代化方向发展。近年来也进入了一种以产妇为中心的新服务模式,在注重降低剖宫产和难产率的同时,尤其是给予产妇心理和精神上得支持,减痛甚至无痛成为了助产士发展的方向。产妇头位分娩时,会阴过紧或胎儿过大,估计分娩时会阴撕裂不可避免者,或母儿有病理情况急需结束分娩需行会阴侧切术[1]。目前临床上常采用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加局部浸润麻醉,但有时临床镇痛效果不够理想,为了更有效减轻产妇在缝合时的疼痛,并且利多卡因可迅速向胎儿传输,因此必须在分娩前限量使用[2]。我科对麻醉方法进行了改良,在会阴神经阻滞麻醉及局部麻醉浸润的基础上,缝合前用利多卡因冲洗会阴切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科经阴道分娩,包括早产行会阴侧切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30例,产妇年龄均在20-30岁,平均年龄在26岁;孕周在34-42周,平均孕40周;新生儿体重在2500-4050g,平均体重量在3150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对照组常规行会阴神经阻滞麻醉及局部浸润麻醉。助产士取10ml0.5%的利多卡因加0.9%生理盐水10ml。用腰穿刺针在坐骨结节内侧2cm处先注一皮丘,先将示指和中指伸入阴道,向坐骨棘方向前行,当针尖触及坐骨棘时有一突破感,是穿刺成功的标志,回抽如无回血,注入麻醉药5-6ml,退至皮下,再向会阴后联合边推药边进针做扇形注射,推注药液5-6ml[2]。(2)观察组常规行会阴神经阻滞麻醉及局部浸润麻醉的基础上,缝合每层组织前再用利多卡因冲洗会阴切口。行利多卡因会阴神经阻滞麻醉及局部浸润麻醉后行会阴侧切,胎儿胎盘娩出后,检查软产道,碘伏消毒后用干纱布蘸干切口,将剩余的利多卡因注射液根据切口大小分层沿切口冲洗,冲洗后再进行缝合。两组均采用2/0可吸收线连续锁边缝合阴道壁,间断缝合皮下组织及肌肉层,连续皮内缝合皮肤。

1.3观察指标

(1)疼痛评定采用疼痛面部表情量表评分法。面容0:表示笑容全无疼痛;面容1:极轻微疼痛;面容2:疼痛稍明显。面容3:疼痛显著;面容4:重度疼痛;面容5:最剧烈疼痛[4]。(2)切口愈合标准采用吴在德《外科学》第7版切口愈合标准[5]。

2结果

2.1两组镇痛效果比较(见表1)的例数均有明显的差距(P<0.05或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表1两组会阴切口缝合时产妇疼痛程度比较(例)

注:P<0.01

2.2两组缝合时间比较观察组缝合时间10min±3.5min,对照组缝合时间为15min±4.5min,观察组缝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2.3两组切口愈合情况比较(见表2)

表2两组会阴切口愈合情况比较(例)

注:P<0.01

3讨论

利多卡因是临床常用的局部麻醉药,其渗透组织能力极强,扩散性也强,对组织无刺激性,麻醉作用迅速而充分,可维持2h[6]。使用会阴神经阻滞麻醉及局部浸润麻醉如能麻醉到位,可取得满意的镇痛效果,但因为不是直视手术操作,助产士不易掌握注药,而局部浸润麻醉部位有时与实际切开部位不一致,以及个体对疼痛的敏感度较高等原因,未能很好的阻滞阴部神经,在缝合时也会感觉疼痛,尤其是再缝合处女膜时[7],会阴组织较厚及切口想向阴道壁及肌层沿深延长的产妇,缝合时因疼痛而叫喊,不配合,从而延长缝合者的时间和效果。满意的麻醉和患者的配合对于良好的暴露和正确的缝合非常重要[2]。因此我科采用在会阴侧切前在常规行会阴神经阻滞麻醉及局部浸润麻醉的基础上,在缝合每层切口前用利多卡因冲洗切口的方法,延长了阻滞神经末梢的时间,并使麻醉部位与切口相一致,增加了皮肤层的麻醉。缝合时产妇能很好的放松,与助产士配合,缩短缝合时间,提高了产妇满意度。局麻利多卡因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在增加局部麻醉效果的同时还能减少切口的感染[8]。本方法简单、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产妇疼痛,促进了切口愈合,值得在临床中使用。

参考文献

[1]丰有吉.妇产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79.

[2]美国家庭医师学会.产科高级生命支持[M].第5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2:273.

[3]任辉,常青等.助产理论与实践.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6):263-264.

[4]赵继军.疼痛护理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3):26.

[5]吴在德.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9-157.

[6]夏荣学.追加局部浸润麻醉在产妇会阴侧切缝合中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1,6(9):1463.

[7]韦焱,梁燕萍.不同麻醉方式在会阴侧切缝合时镇痛效果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0(5):539.

[8]杨海慧,郭晓.局麻药物利多卡因抗菌作用的研究[J].中国男科学杂志,2013,27(2):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