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塑化治疗慢性牙髓炎78例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6-16
/ 2

牙髓塑化治疗慢性牙髓炎78例临床疗效观察

郭超余

郭超余(江西省瑞昌市高丰中心卫生院口腔科江西瑞昌332200)

【摘要】目的:探讨牙髓塑化治疗慢性牙髓炎的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我科2001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采用牙髓塑化治疗慢性牙髓炎的78例患者,共192颗患牙的治疗过程及治疗效果。结果:治愈150颗,治愈率78.13%;好转39颗,好转率20.31%;无效3颗,占1.56%;总有效率达98.44%;治疗效果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髓塑化治疗慢性牙髓炎方法简单且效果显著,是基层口腔医师治疗牙病的首选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口腔科;牙髓塑化;慢性牙髓炎

【中图分类号】R781.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2523(2011)06-0049-01

慢性牙髓炎多为龋病所致,也可由急性牙髓炎或其他类型的牙髓损伤转变而来。有较长时间的遇冷、遇热疼痛病史,能明确指出患牙。牙髓塑化疗法是目前治疗慢性牙髓炎比较理想的方法[1]。慢性牙髓炎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因感染、理化因素等刺激而引起牙髓的炎症反应[2]。临床表现有自发性钝痛,有咬合痛或叩痛,这也是患者前来就诊的主要原因。当牙髓发生炎症病变时,由于血管充血、扩张、以至渗出物积聚,导致髓腔压力增大而压迫牙髓神经,从而引起疼痛,一方面因牙根尖孔狭小,不利引流,时间一长容易导致牙髓坏死。另一方面,因患牙解剖结构复杂,基层医疗条件局限,为临床治疗带来许多不便。牙髓塑化治疗是将尚未聚合、处于液体状态的塑化液注入根管内,使残存的炎症,坏死组织等通过塑化剂塑化在根管中,使之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达到消除炎症的目的,使病变牙髓恢复健康。

我科于2001年~2009年采取牙髓塑化治疗慢性牙髓炎78例共192颗患牙,取得了肯定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科2001年1月~2009年12月经本科治疗的病例78例,共192颗后牙。其中男性48例,女性30例。年龄30-62岁。

1.2治疗方法牙髓塑化治疗前首先进行髓腔预备,慢性牙髓炎的牙髓仍有活性,需麻醉患牙,开髓,揭髓室顶,去除冠髓,用拔髓针拔除部分或全部感染根髓,洗净根管,封药消毒,在进行去髓操作时不可扩通根尖孔。本组78例患者中有46例为拔髓后疼痛消失即进行塑化治疗,另32例患者中有8例拔髓后疼痛明显,24例有轻叩痛,给予封FC棉球,待复诊时患牙急性症状缓解,无叩痛,再进行塑化治疗。在治疗时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塑化液的配制,导入塑化液,隔离唾液,吹干髓腔,将塑化液导入根管内,用小棉球吸出根管中的液体,以置换出根管内的残余物质,如此反复操作4次,以置换出更多的残余物质,以增加根管内塑化液的比例,防止塑化不全;最后一次不再吸出液体。再用蘸有塑化液的小棉球将小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压入髓室覆盖根管口,用干棉球吸取被挤压出来多余的塑化液[3],用磷酸锌粘固粉做洞底,银汞合金充填。

1.3判定标准治愈:无自发性钝痛,无咬合痛及叩痛,恢复咀嚼功能。好转:患牙有轻微不适,恢复咀嚼功能。无效:有自发性钝痛,有咬合痛及叩痛,咀嚼不适。

2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本组78例患者经牙髓塑化治疗的192颗后牙,治疗一年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150颗,治愈率78.13%;好转39颗,好转率20.31%;无效3颗,占1.56%;总有效率达98.44%;治疗效果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慢性牙髓炎是临床口腔科的常见病,多为龋病所致,也可由急性牙髓炎或其他类型的牙髓损伤转变而来。牙齿的根管系统极其复杂,而且根管数目、形态常常因为年龄、牙齿发育及外伤的影响而发生变异,侧支根管和根尖孔位置也会受牙髓状态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因此,传统的根管治疗方法难以将根管系统的感染物质清理干净。使用根管充填糊剂进行充填时,很难将其严密封闭。特别是上下颌磨牙,要对其进行根充更为困难。牙髓塑化治疗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研究发展起来的一门治疗技术。其原理是采用尚未聚合处于液态的酚醛树脂塑化剂导入髓腔中,使其充满主根管,幷渗透到侧根管、牙本质小管内及该部位的病原刺激物(感染坏死的残余牙髓)中,酚醛树脂变为固体幷将其包埋、固定,成为无害物质存留于髓腔中,且严密封闭了根管系统,酚醛树脂作为牙髓塑化材料,不仅是一种充填材料,它还具有对根管组织的塑化、抑菌、渗透和刺激作用,因此,酚醛树脂还是一种具有对慢性牙髓炎进行治疗的多功能治疗材料。王嘉德曾报道酚醛树脂对根管周组织生物的有效度和细胞毒性的研究,研究证明酚醛树脂聚合后细胞毒性明显减少。在配制塑化液时,严格控制塑化液中的甲醛比例,对减少甲醛向根管外渗出、降低塑化液及聚合酚醛树脂的细胞毒性是非常重要的[4]。从塑化液配制的经验上看,夏季凝固时间短,操作容易,冬季凝固时间较长,可采取提前配置及加热等措施,以缩短塑化液的凝固时间;

综上所述,牙髓塑化治疗慢性牙髓炎疗程短,适应症广,易操作,通过本组78例患者经牙髓塑化治疗的192颗后牙的治疗情况看,总有效率达98.44%,充分说明牙髓塑化是一种疗效高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基层医院,医疗条件局限,牙髓塑化治疗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为了保证疗效,在治疗过程中首先要按照说明书的比例进行塑化液的配制,其次在治疗操作过程中,导入塑化液时不能遗留根管,以防止塑化不全;第三,对窝洞进行充填时要注意材料的理化性质,防止充填物脱落或折裂。通过治疗,本组78例患者192颗后牙的治疗效果显著,治疗后随访一年对治疗效果进行判定,除3颗牙显示无效(1.56%),其余189颗牙均达到比较满意的效果,因此,此技术可作为基层口腔医师治疗牙病的首选。

参考文献

[1]王晓仪.现代根管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0.

[2]樊明文.牙体牙髓病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47-148.

[3]莫清波,韩蓬.保留髓室顶塑化治疗牙髓炎和根尖周炎100例临床观察[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3,25(5)695-696.

[4]盛小卫,张竹涟,侯文炳.塑化液治疗晚期牙髓炎、牙髓坏疽及急慢性根尖周炎[J].2009,2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