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反思性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1-21
/ 2

新课程背景下的反思性教学

张仁国

张仁国江苏省金湖外国语学校

【摘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着眼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要实现这一角色的转变,教师必须具备自我发展的动力和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就成了热点问题,而反思性教学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反思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0)11-0069-01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着眼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要实现这一角色的转变,教师必须具备自我发展的动力和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就成了热点问题,而反思性教学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应做到用心体会,发现问题

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问题,主要有教师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实际接受状态存在的差异,具体表现为学生“吃不饱”或“吃不了”。在目前实行的大班教学中,任务教学方法总是只能适合部分学生的理解和接受水平,一次性教学不可避免地存在部分学生的“吃不饱”或“吃不了”。如何使这种“吃不饱”与“吃不了”现象得以缓解,需要教师细心体会,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自觉地检查、审视和评价,对自己的教学进程、教学方法、学生的参与度等诸方面及时保持有意识的反省,在此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

二应与学生诚意沟通,以期获得改进

课堂教学中,言语与非言语交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明确教学中的问题,进一步提出可行性的改进方案。同时,通过教师的言语与非言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可以很好地感染学生,以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并保持对自己和学生之间交流的敏感性和批判性,一旦发现沟通过程中的问题,就立即想办法加以纠正。加之教师对教学各环节的用心体会,根据发现的问题寻求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据此有针对性地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尝试使用新的教学方法或补救措施,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三必须做到潜心研究,调整反思

1.思得——教学反思是亮点和成功之处的记录机。从中寻找成功的原因,找准前进的方向

课堂是师生、生生思维火花碰撞的互动天地。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一种探究、选择、创造、实践的过程,是培训学生可持续发展、终身学习能力的过程。有时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分析、把握会超越教师教学设计之外,对于教师自己课堂上的机智处理有关突发事件及学生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等,课后我们都应及时记录下来,以不断积累经验,拓宽教学思路,提高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

2.思失——教学反思是暗点和失败之处的显微镜

在反思中,我们要对教学过程中失败的教学环节放大思考,及时找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特别是问题背后的理论失误。用“如果再上这一节课,我会怎样改进......”“当时,我是怎样想的......现在呢?”等方式思考,这样在反思中会不断成熟起来,教学艺术与专业素质也会不断提高,以适应课改发展的要求。

3.思疑——教学反思是盲点和疑惑处的反射镜

所谓盲点,就是事先没想到、未估计到,却在教学中发生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其一,教师对文体价值应有内涵的理解上出现的偏颇现象;其二,学生在课堂上出人意料的表现,如令教师措手不及的问题和文本价值背离的独特体验等。疑惑可能来自于教材编排意图,来自于知识点的理解;可能来自于课堂的组织,来自于颇有争议的问题;可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教学设计,可能来自于学生的异常表现等。这些都值得我们教师课后研究与反思。一方面可以促进教师钻研教材,了解研究学生,另一方面,可以在反思中提高教师的教学机智与业务水平,减少失误与困惑,改进课堂教学,以达到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另外,笔者在此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学后记”的重要性。它虽是活页教案中很不起眼的一部分,但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这是教师课堂教学自我反馈的一种好形式。教学后记的内容很多,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记成功做法。即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想目的,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做法(如将形象贴切的比喻、巧妙地导入新课、留有悬念的结束语、激发学生思维的提问等)记录下来。有时这可能仅仅是一句话,但它对今后的教学将提供最直接的参考。(2)记失败之处。即将处理不当的教学重点、难点,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记录下来,使之成为以后教学所应吸取的教训。(3)记教学机智。即把授课过程中偶然出现的灵感或解决问题的方法记下来,供以后参考。课堂教学中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当学生对某一问题产生错误认识时,若教师总是简单地予以否定,则难以令学生信服,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这时如果顺着学生错误的思路,诱导学生自己导出错误结论,学生就会迷途知返。(4)记学生问题。即记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迷惑点、作业中暴露的欠缺点及在考试中出现的失分点,并力争在短时期内有针对性地进行补救。

有效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效能,更为重要的是实践性知识,它需要教师通过自我实践的反思和训练才能得到和确认,靠他人的给予似乎是不可能的。诚如考尔德希德所言:“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也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

总之,引导教师注重课后自我反思,及时撰写“教学后记”,可以有效地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大大提高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适应水平。当然,真正要想通过反思性教学使自己成为学者型的教师,还需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探索、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