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春天的生命——《沉沦》与《局外人》之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4-14
/ 2

没有春天的生命——《沉沦》与《局外人》之比较

徐书林

徐书林重庆三峡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

【摘要】小说《沉沦》和《局外人》中的主人公都是典型的“多余人”形象,他们超越于社会的同化作用,与现实社会割裂。但是在其相同的归途中两人却有着不同的命运。如果从多余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比较两个人物,就能进而探讨人与社会的关系。

【关键词】多余人社会同化大众人和谐统一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0)04-0044-02

《沉沦》的主人公“他”是一个典型的“多余人”,《局外人》的主人公默尔索是一个“局外人”。两个人物形象,不论是多余人还是局外人,都是同一类型的人物,为了表述的需要本文统称为“多余人”。他们与自身所处的现实社会存在着一种另类的现实关系,这种关系就是文中的主题“多余人与现实社会的关系”。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关系,这里引用社会学一个概念——社会同化作用。笔者所理解的社会同化作用是指人在接受社会文化的时候,会不知不觉地使自己的态度、行为、思想等等去适应自己所处的这个社会。于是在这种适应的过程中,人就逐渐消融了自己的个性,成为“大众人”。然后,每一个“大众人”再以同样的要求去要求身边的每一个人。如此循环到最后,这个社会就成了所谓的“文明社会”,朝着人们希望的方向发展。下面就从多余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比较两个人物。

一从人与社会的角度看二者的共同归途

在现实社会中,每个人都逃脱不了这个“命运”。然而《沉沦》中的“他”和《局外人》中的默尔索却恰好相反,他们是对“社会同化”的超越。正是因为这种超越,二者与自身所处的社会的关系是割裂的。《沉沦》的主人公“他”被称为支那人,“他”与周遭的关系已达到了“与世人的绝不相容的境地”。《局外人》的主人公默尔索,他的行为、态度和想法与其所处的社会是格格不入的。这种割裂使得他们脱离社会,只有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慰藉。“他”把大自然当成朋友、慈母、情人,把纯朴的乡间当成避难所;默尔索也爱大自然,他只有在阳光、大海、清凉的夏夜里才能感到舒适,感到“如鱼得水”。

相对于现实社会而言,“他”和默尔索可以说是另类。然而现实社会需要和它一致的人,任何背弃或反对它的人都将要受到惩处。正是因为这种另类,与现实社会的分裂,“他”和默尔索最后都走向了死亡。

二从多余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看二者共同归途中的不同命运

虽然,这两个人物形象都是“多余人”形象,但是也有许多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他们所处现实社会环境的不同以及他们对社会的态度。最重要的是他们对于这种“社会同化”作用的反抗本质不一样。

1.二者所处现实社会环境的不同

《沉沦》中的“他”留学于日本,作为弱国子民,他在当时较发达的日本受尽了歧视和凌辱。同学们都瞧不起他,很少有人与其交往,偶尔有几次的谈话,也被嘲笑为“神经病”、“怪人”。同时,因为琐碎的小事,便与自家的兄弟断了交情,甚至连他自认为低贱的侍女都轻视他。加上他本身的性格弱点,其最后的处境是“任何人都不接近他”。

《局外人》中的主人公默尔索,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可以说是一个传统价值观念根深蒂固的社会。而且这个社会已经有了一定的行为模式标准,并且这种行为模式就是由传统价值观念而来的。在这样一个社会里,默尔索的另类是这个社会里的人们无法理解,也是无法接受的。就是因为这样,他周围的大部分的人对他的看法是不好的,他们认为默尔索麻木不仁,特别是最后在法庭上的审判,众人的不约而同,众人的言行,导致最后连默尔索自己都觉得自己多余了,“仿佛我是一个多余的人,是一个擅自闯入的家伙”。

2.二者对社会(人、事)的态度

从作品中两个人物的表现来看,《沉沦》中的“他”可以说是“被动下的主动逃避”,而《局外人》中的默尔索是“主动脱离下的无效反抗”。两个人的表现可以从以下方面了解:

(1)“他”,在被动下的主动逃避

《沉沦》中的“他”是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留学日本,当时较发达的日本独有的民族优越感致使他的留学处境极度压抑。在充满歧视和凌辱的环境里,他感到了极度的孤冷。对于日本人的歧视,作为一个中国人,其内心里充满了悲愤,他把这些人看成仇敌,并且在思想上决定复仇,行动上却是无能为力,这样的他只有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慰藉。但是作为一个人,他又有内在的感情需要,他渴望爱情,而又不得爱情,终于他越过了“道德”的界限,他偷看房东家女儿洗澡,去了平生最嫉恨的妓院。同时,作为一个受过中国传统的儒家教育的人,他为自己所产生的邪念和对女人的幻想又感到了极度的自责和恐惧。他自身有着较深的自卑和多疑,其极度渴望与同学交往,与身边的人交流,但是他又不知道如何去融入这个圈子,以致拒绝交流。另外,他渴望忠贞的爱情,而不得爱情的苦果让他产生了恨意。

这样的环境,这样的为人处世的态度,让他压抑得不行,终于他停止上学,搬到了梅园,远离“尘世”,过着近似闲僧一样的生活。

(2)默尔索,主动脱离的无效反抗

在传统价值观念主导的社会里,默尔索的言行是一种自我的行为,并没有被其所处的这个社会所认同。可以说相对于这个社会而言,默尔索的行为是一种主动脱离,而其另类的行为是对这个约定俗成社会的一种反抗,但是因为其力量的弱小,他的反抗是无效的。

在《局外人》这部作品里,传统价值观念下的行为模式是什么?无非就是母亲死了要哭,娶一个女人要说爱她,作为一个男人要有雄心壮志并在事业上要小有成就,要对神父谦卑而且忠诚,作为一个死囚要忏悔等等一系列约定俗成却能够被社会以及人们所接受的行为。但是默尔索却没有。他在母亲死得时候不仅没有哭,而且表现得出奇的冷静,并在母亲下葬的那天觉得乡村的风景很美,反倒有点埋怨母亲下葬这件事情妨碍了他欣赏风景;对待一个把他当作朋友的朋友,他觉得怎么样都行,觉得做不做朋友都无所谓;对于大家都很是尊敬的神父,他几次拒绝见面,不仅反驳神父的观点并且还对其发怒..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个社会以及人们所无法容忍的,即使他心里是很爱他的母亲,即使他认为人不应该演戏,应该真实地活着,即使他认为说爱是毫无意义的。

(3)二者的反抗本质不一样

《沉沦》中的“他”在学校里的日子,对于“他”来说“热闹是属于他们的,而与自己无关”。看见同学们“一个个都同春来的燕雀似的,他也很希望他的同学可以跟他说说闲话,然而他们却都是自家管自家的去寻欢乐了”。同时,他心里还是非常感激有时候不知有何目的跟他说笑的同学,想同一个人谈几句知心的话,只是大家都同他疏远罢了。从这些可以看出,他是想做“大众人”,但是在民族歧视的环境下他无法做到。

默尔索对于发生在他周围的事以及他身边的人,即使是与他有着亲密关系的人,他的母亲,他的女朋友,默尔索也始终以一个局外人的态度去对待,对身边由传统价值观念所规定的行为模式不以为然,这点从前面其对社会的态度——主动脱离下的无效反抗中可以得知。即使默尔索最后被判了死刑,当他听到自己的判词时,他也固执地认为当庭人对他的感情是尊敬的,即使他即将死去,他也觉得他过去曾经是幸福的,并且依然觉得“我现在依然是幸福的”。

这是“他”与默尔索最根本的不同,从前面我们可以看出:对于这种社会同化,或者说是他们各自所处的社会现实,《沉沦》中的“他”是想融入的,只是那个歧视他的社会抛弃了“他”;而《局外人》中的默尔索是根本不想融入他所置身的那个传统价值观念根深蒂固的社会,根本不想做“大众人”。最终,“他”在极度凄凉的状态里选择了自我放弃,跳海自杀。默尔索无力的反抗,被控告是“怀了一颗杀人犯的心理埋葬了一位母亲”而被判了杀头,即使他自己仍然觉得很幸福。从这两个人的命运看,社会终究是抛弃了他们。作为多余人,他们的生命是没有春天的。现实社会需要和它一致的人,人与其所处的社会关系应是和谐一致的,而不是分裂矛盾的。

参考文献

[1]郁达夫著.沉沦.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

[2]加缪著.局外人(柳鸣九、丁世中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