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态度引发医疗纠纷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服务态度引发医疗纠纷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李培燕

李培燕

(桂平市中医医院广西桂平537200)

【摘要】目的:探讨服务态度引发医疗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6月我院普内、普外患者800例,加强服务态度管理(观察组),同时选择2013年6月至12月收治的患者800例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回顾医疗纠纷及护理质量情况。结论:观察组医疗纠纷率为0.02%,对照组为0.25%,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析服务态度引发医疗纠纷的原因,并针对性防范,可提高护理质量,防范不良事件发生。

【关键词】服务态度医疗纠纷原因分析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1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3-0049-02

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成就卓著,医疗科技也随之有较大飞跃,公众健康要求、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医学模式也从传统“功能制”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制”转变,护患关系引起各级部门重视[1]。向患者提供全方面、细致的身心护理,是现阶段对护理工作的重点,除技能性操作,护理人员整体素质、职业形象、服务态度均为关键内容。但在临床实践中,存在护患纠纷风险,服务态度的是否良好,是应对护患纠纷的重要方案。对引发医疗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针对性防范对象,是保障和谐护患氛围,维护患者权益,推动医院和社会发展的保障,本文选取要相关病例,就上述内容展开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至6月我院普内、普外患者800例,加强服务态度管理(观察组),同时选择2013年6月至12月收治的患者800例行常规医护(对照组)。护理人员共30名,年龄18-45岁,平均(28.5±2.7)岁。学历:中专11人,大专15人,本科4人;职称:主管护师5人,护师8人,护士17人。两组患者在一般情况、疾病种类上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各科常规管理,观察组分析服务态度引发医疗纠纷原因,制定针对性应对方案,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2.1常见诱导医疗纠纷因素(1)语气不佳:部分护理人员临床任务重,工作负荷较大,加之继续教育、业务学习、家庭因素、进修、环境因素等影响,易有负性情绪产生,若未采取措施及时缓解、消除,在日常工作中,与患者接触时,说话易强硬、生冷,态度不耐烦、简单,增加纠纷几率。(2)未掌握娴熟操作技巧:年轻护理人员,实际操作经验缺乏,部分操作单独执行时,易有误差、偏漏发生。如输液、采血无法一针见血,未熟练掌握医疗器械,对突发局部慌乱应以,增加患者及家属不满感,引发纠纷[2]。(3)沟通技巧缺乏:患者有检查和自身疾病方面的疑问时,护理人员含糊其词,不能圆满解答,不理睬患者或者敷衍,地点方式未注意,并就问题设身处地为患者妥善解决,增加纠纷发生风险。

1.2.2防范措施分析(1)建立良好印象:a体态语言:着装端庄,整洁;化淡妆,保持清新、精力充沛状态;b主动接待:态度和蔼可亲,语言自然亲切,对患者称呼合理选择,主动搀扶行动不便者,使患者感到被重视和关注,加快安全感和使紧张感消除。c善用礼貌语言:亲切对待患者,使其感受到被尊重,在护患交往中,以礼貌用语合理使用,促使良好护患关系建立。“您好、打扰了、对不起、请”等为常用礼貌用语,年轻护理人员有偏漏、差错出现时,应主动道歉,后请上级护士解决。(2)沟通技巧的娴熟应用:护理人员与患者在临床交谈时,需重视语气的掌握,在严肃的基础上,语速适中、声音恳切响亮、咬字清楚。使患者感到亲切又被理解。面带微笑,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不良情绪。语言坦然而真诚,多用解释性语言,患者需求示满足或不理解时,可向医生请教,与患者交流,达成共识。暗示性、刺激性、消极性、伤害性语言禁用,以免对患者情绪造成影响,使护患沟通受到妨碍。

1.3统计学分析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组间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医疗纠纷率为0.02%,对照组为0.25%,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临床情况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总结良好服务态度的外在表现:(1)认真负责:对患者需求充分考虑,急患者所需,认真做事,给患者满意答复,针对不属于自身岗位的服务,需与相关部门主动联系,就患者疑难问题切实解决,尽量办好。(2)积极主动:就护理工作规律进行掌握,将护理工作在患者提出要求前自觉完成,做到助人为乐、事事深想、处处主动,向患者提供方便。主动为患者提供服务,打招呼,消除患者陌生感。(3)热情耐心:工作不管压力多大,任务多繁忙,都需保持不厌烦、不急躁,镇静对待患者。意见虚心听取,部分有情绪的患者,需做好解释工作,避免发生争吵。护理人员面对的患者较多,有外在或潜在问题存在,需让患者知晓,共同解决,协助配合,争取信任。(4)细致周到:就患者心理善于分析和观察,懂得从举止、神情上对患者需要进行了解,就护理时机进行把握。工作尽量完善、全面,使患者消除顾虑,增加主观能动性,促使疾病尽快恢复。(5)文明礼貌:善用礼貌用语,服务语气恰当,是对护理人员素质和个人修养的具体体现,除使患者感到心情愉悦,受到崇高礼遇,也使护理人员更文明,更专业,更值得信任,保障各项工作顺利进行。(6)尊重患者:最好表达尊重的方式是礼仪,眼神礼仪、微笑服务、仪态礼仪,身体语言的细微改变,以增强护理人员形象。应对患者心理进行揣摸,耐心解答问题。应尊重患者,增加自律能力,耐心说服,心平气和,表达共情能力,善用共情技巧。

对护理人员素质要求:(1)稳重、沉着性格:护理人员态度、言行、表现易对患者心理活动有直接影响,进而对病情起到程度不一的干扰,需全身照顾,维护患者尊严。注重言行举止,将心情转入主动安慰、同民用工业、理解患者心理环境中,树立患者占胜疾病信心,营造良好护患关系,提高配合的积极性。(2)精湛的护理技能和丰富的知识:临床以人为护理对象,若护理人员未娴熟掌握业务,操作规程不正确,专业知识缺乏,可增加技术风险。理论基础扎实,并对病情变化进行掌握,及时抢救,可使护理人员业务水平充分发挥,提高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3)观察能力敏锐:护理人员专业知识需扎实,观察力敏锐,对常规护理技巧及抢救技巧熟练掌握,突发事件可及时处理,具较强敬业精神和高度工作责任,促使护理工作圆满完成。(4)运用法律自我保护:护理人员需对国家法律、规章制度、法规进行掌握,如《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合理的护理人员,除操作常规需娴熟掌握外,还需对各项管理规定遵守,对国家法律法规了解,就自身工作潜在问题较为熟悉,更好的对自身责任进行履行,做好合法权益的保护,为患者负责,提供优质服务。

综上,服务态度,即临床工作中,卫生工作者对服务对象,即患者的心理倾向。为服务者在言行举止方面的神态,对服务质量有直接反映,良好服务态度是优质服务的基础。护患纠纷,易对当事人和医院产生消极影响,在对护患纠纷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需对实质问题进行查找,除使当事人对自身失误正确认识,吸取教训,还需避免护患纠纷扩大化,将消极影响降致最低,全面保障患者权益。本文结果与上述研究一致。

参考文献

[1]牛羚.浅谈护患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健康大视野,2012,20(11):524.

[2]彭锦绣,唐乾利,王粤湘.从医疗服务态度探讨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4:26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