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体育游戏进行主教材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巧用体育游戏进行主教材教学

付勇

付勇

摘要:体育游戏是体育课堂教学中经常运用的教学手段,也是体育教学内容的重头戏。如何运用游戏来进行教学和开展活动,是每个体育教师都必须考虑的。本文主要就如何巧用体育游戏进行主教材教学强化体育课堂教学效果阐述了体育游戏的意义和实用性,并探讨了如何挖掘和利用体育游戏。

关键词:体育游戏;主教材;教学

作者简介:付勇,任教于广西北海市合浦县实验小学。

随着学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大众体育的迅速发展,体育游戏以其鲜明的特点和特殊的功能,在学校体育、社会大众体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广阔的运用前景。特别是人们对体育游戏功能的认识不断深化以后,体育游戏已成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群众性活动的重要方式之一。

让快乐走进体育课堂,让体育课充满乐趣,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是巧妙运用体育游戏,充分发挥体育游戏的教学功能。

一、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意义

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体育游戏在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中占了很大比重,即每一堂体育课都基本是贯穿在体育游戏教学中。每周三到四节的体育课、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学生自发组织的游戏,使体育游戏内容得到不断的创新和实施,并逐渐成为广大学生增强体质、娱乐身心、陶冶性情的重要活动之一。但现在许多学校的体育教学变得越来越正规化、竞技化、功利化、短效化,导致以运动技术、运动技能为主线的体育课逐渐失去应有的乐趣和地位,使得体育教学逐渐失去魅力、失去学生、失去吸引力……,体育教师也逐渐失去激情、失去动力……,学生也失去了想象力和表现力……,严重阻碍了体育教育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使体育课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原来举足轻重的地位,出现了严重的“失衡”现象。

体育教学的特点决定了教学时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使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参加练习,承担运动负荷,并形成和运用动作技能,掌握运动技术。学习者良好的生理技能和心理状况是实施这一过程的必要条件,而体育游戏正好是这一条件形成的重要手段。体育游戏在运动技术、运动技能教学中的正确运用,不但能改善教学气氛,使单调枯燥、死板机械的技术练习变得生动有趣、活泼,而且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丰富体育教学内容,从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二、体育游戏要立足“巧”字,主动融入主教材

中小学体育主教材很多都是从体育游戏中发展过来的。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逐渐成为运动技术、技能教学的基础,是不可欠缺的教学环节。体育游戏本身就融体力发展、智力发展、身心娱乐于一体,它既是游戏的组成部分,又与体育运动的发展密切联系。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中,应尽可能考虑让游戏服务于主教材。

实践证明,学生喜欢的大都是游戏性的运动项目,所以教师必须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征,在进行主教材教学时,有目的、有选择地穿插运用游戏式教学。这样使学生能预见性地接触主教材、体验主教材、学习主教材。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游戏练习时,应该预先设计、调整教学目标,循序渐进地进入主教材的传授学习,抓住时机(即学生的学习兴趣、练习热情、参与程度)及时强化主教材的教学要求和学习要领,建立快捷、有效的直观教学理念,使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完成主教材的学习任务。

比如,在篮球的投篮技术教学中,可利用移动中的篮筐、桶或篓来让学生练投,这样的练习会更加有趣味。还有,在运球技术教学中,可选用运球中“保护与破坏”的游戏:学生在教师规定的活动范围内,每人一球,在运球过程中主动破坏他人的球,并力争保护好自己的球不被破坏。这样的游戏方式加大了练习的难度,增添了练习的趣味性,有效的巩固了运球技术,提高了学生的控球能力。

另外,“折线运球,急停急起”,“一人运两球接力”等游戏都能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在田径教学各种跑的技术训练中,可采用趣味十足的“弧形跑”“圆形跑”“十字接力跑”“转身冲刺跑”“背向起跑”等游戏来进行训练,这样的练习更有针对性、强化性和巩固性。在投掷类的教学中,可让学生进行投轻物或投准、投高、投远等游戏性的投掷比赛,这些游戏比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投掷技术的掌握能力,练习起来也趣味无穷。

所以在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必须善于运用游戏,在体育运动各个项目的基本技术教学中都可以配以丰富的游戏活动,实现教学目标。关键在于如何把一些基本技术创编到生动活泼的游戏中,使其具有游戏的特点,符合学生的学习口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中达成和巩固动作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体育游戏要合理搭配,有机实施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合理分配主教材与游戏内容,必须根据学生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组织体育教学,同时还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选择不同的游戏教材。在考虑到学生人数、年龄特点、性别差异、身体素质、训练程度、兴趣爱好、环境气候等因素后,合理地运用体育游戏的时效性、技术性和育人性,遵循游戏的目的性、趣味性、新颖性和安全性原则,最大效能地发挥体育游戏特有的实用性作用。

比如,体育教学选择主教材和体育游戏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生长发育的特点,注意在游戏活动和主教材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姿势,全面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骨骼生长。应避免长时间单纯的非对称练习和静止用力练习和避免过量负重练习。在开展力量性、对抗性游戏时,应控制一定的强度和时间,做到适量、适度。教师在进行体育游戏和主教材教学时,根据学生在肌肉力量和耐力、心肌、肺活量等方面的生理特点,控制好运动量和强度,合理安排游戏时间和休息时间,使学生在学习中既有兴趣又不易疲劳。

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同身体各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一样,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教师在对学生的力度、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方面的练习中,在主教材中融入体育游戏时应抓住学生身体素质发育的“敏感期”,全面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在游戏中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身体,同时也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比如小学生的小学阶段心理特点是活泼、好动、好玩、自控能力差、形象思维占优、喜欢集体活动、表现欲强等。所以教师对教材的选择和教学中,既要注意使学生活泼好动,又要使其开动脑筋;既要其学习体育知识技术,又要培养其思想品质;既要其克服困难,锻炼意志,又要让其享受到参与游戏的快乐。

游戏运用于技术教学要注意把握好时机,一般来讲,在动作掌握的开始阶段尽量避免使用游戏形式,但相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游戏式的技术技能教学更适合他们。高年级学生在动作技能基本形成以后的巩固和运用阶段,可大量使用游戏形式,以便在变化和提高难度的情况下使学生的动作技能得以巩固发展和提高。

例如,在进行主教材为跑、跳内容的教学中,中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是游戏形式的竞赛跑和竞赛跳。不管什么方式的游戏,都能刺激学生的兴奋欲望,并最大限度地激发的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个个都跃跃欲试,要求一比高低,想让比赛结果立马见分晓。多数学生在练习中追求的是结果,而不注重过程。此时教师必须有意识的设计和组织好教学,注重一下学习过程,强调主教材内容地重要性,游戏的目的等。比如可以用语言讲解或亲自示范,让学生明确掌握动作的重要性,制定侧重动作练习的严格的游戏规则,要求学生在游戏中必须尽可能完成学习内容和练习。这样一来,学生为了得到参加游戏这个机会来一展身手,表现自我,大都会在游戏中有意地去注意自己的动作,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完成每一个动作,从而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

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提出了以目标的达成统领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去达成课程学习目标。本着“新、奇、活”的教学原则,启动学生学习的动力,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带给学生更多的运动乐趣,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必须不断地去探索、去创造、去更新。让快乐和轻松走进体育课堂,为体育课赢得更多的学生,使课堂教学更切合学生的需要。

作者单位:广西北海市合浦县实验小学

邮政编码:536100

参考文献:

[1]刘福林等.体育游戏[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7.

[2]蒙俊红.体育教学心理学[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3]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全员培训教材编委会.体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WittilyUsingSportsGamestoImplementMainTextbookTeaching

FUYong

Abstract:Sportsgamesarefrequentlyutilizedinsportsteachingandtheyareanimportantpartinsportsteaching.Howtousegamestoimplementteachingactivityisaproblemeachsportsteachermustconsider.Thispaperexpoundsthemeaningandpracticabilityofsportsgames,discusseshowtousethemtoimplementmaintextbookteachingsoastoimprovetheteachingeffect.

Keywords:sportsgames;maintextbook;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