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两先两后"课堂教学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浅谈"两先两后"课堂教学设计

房东

房东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宜州市区实验高中

摘要:"两先两后"学导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倡导"先学后教、先练后导",目的是根据学科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学识基础,合理、恰当地创设情境、设置教学步骤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为达到这一目的,教学设计至关重要。本文将从学导目标的制定、授课时间分配、情景引入、先学后教、先练后导、以学定教、以学定备、练习指导、布置课前预习等八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的探讨。

关键词:两先两后学导过程教学设计

"两先两后"学导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主张"先学后教、先练后导",强调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实现从"以教师为主"到"以学生为主"的转变,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两先两后"课堂教学设计,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先学后教,先练后导

研究表明,长期的认知领域的学习,首先要激发学生求知的需要。动机与学习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动机以增强行为的方式促进学习,而所学到的知识反过来又可以增强学习的动机。在某种程度上讲,提高学习动机的最适宜的方式,重要放在学习的认识方面,依靠富有成效的"先学、先练"获得的成绩,增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使学生主动"先学、先练、先探索",做到自学充分。

先学后教,就是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因此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先学、先练、先探究。践行先练后导时,要注重实际效果,培养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

课前预习了解教材的过程也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若注意课前预习了解教材,上课时就会有的放矢,很容易理解本节课老师所讲内容,使学习更容易。学生在课前预习了解教材过程中会不断发现问题,有些问题一发现就能解决,有些问题需要前后进行知识联系才能解决,有些问题可能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自己也无法解决,对于这样的疑难问题,要告诉学生,一定要在书上作标记或记录在笔记本上,以便课堂上和老师同学们一起解决或课下和同学们及老师一起解决。

教师要巡查课堂,激励学生主动探究。通过先学先练,把新知识面的应用容易出现的问题、或做题技巧方面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同时对这些问题的设计要立足于学生的现有水平,让学生能根据这些具体问题,有目地进行同桌或小组互动交流,积极开展"兵教兵"互教互学活动,学生之间自主合作相互帮助解决问题,做针对性的学习,做针对性的讨论,讨论解决问题,挖掘学生的潜力,鼓励学生主动去探究知识。

老师应有个人的人格魅力,安排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抓住学生获胜的心理来指导学生学习这样才能吸引学生更好的学习。在先学先练过程中,学生一定要有问题。有些同学根本就没有参与同桌或小组互动交流活动,而是空谈,做了其它事,装腔作势,摆花架子。作为老师,就要有应对措施,设置讨论问题时,应是起点低、多层次、必做和选做俱备,要关注后进生,使他们有事做。另外,学生主动参与度一定要大,使优等生和差生都得到发展。这样,学生就会在先学、先练的同桌或小组互动交流活动过程中主动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扎实有效,不流于形式。(用时约10分钟)

二、以学定教

以学定教,就是根据学生先学、先练的效果,依据学生反馈收获,起点不能过低或过高来确定教学;老师引导、更正、讲授知识时,要有针对、有策略地让中上生、后进生回答及展示,并准备纠错,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存在的问题,让每一位学生达到最优化的发展。

在以学定教讲解问题时,老师要用普通话教学,教态亲切自然,言简意赅,层次清楚,应变和调控能力要强,体现出教学机智,引导更正,更要能熟练、恰当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辅助课堂批改或讲评,可以既较全面地抽检全班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反馈信息,可以增大知识的信息量减轻课外负担,又节省大量时间。

在以学定教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评价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学生分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在学生中反复巡查,学会细心的倾听学生的发言,尽可能多的收集到学生暴露出来的疑难问题,以学定教;教师既要视时端正不会学的学生的学习态度,又不能做分散学生注意力的动作,尽量不打断学生的学习活动,同时要把握好学生讨论的时间,在讨论的起始阶段,原则上要求讨论的时间不宜过长。学生刚开始讨论时,可能会在讨论发言的积极性上,讨论问题的积极性上和讨论问题的效果上出现一些问题,这是很正常的,但是要不断引导学生讨论的方法,并用心地做好讨论的评价,使学生有成就感。班上集中反馈时,学生能够认真倾听各组代表发言,教师能够即时点拨评价,以学定教,使课堂活而不乱。老师不要直接讲自己备好的问题,而应当先问一问学生自己发现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要采用学生相互帮助的方法解决,老师只能引导补充,并作评价,最后老师再把学生自己没有发现的问题解决一下,以学定教;面向全体,培优辅差,重视给中差生创造、展示的机会,促使全班共同进步,调动学生合作讨论的积极性。

在以学定教教学中,学生在理解教学目标要求时,哪些能懂哪些不能懂,老师基本上应该心中有数。(用时约10分钟)

三、以学定备设计

以学定备,就是根据学生现有的基础,分析、预计学生的学习情况。班里有多少个学生学习有困难,最可能会在哪些环节、哪些知识面上出问题,如何采取对策,即如何引导学生学习最有效,如何设计学习任务、要求,如何设计课堂练习题才能最大限度的暴露学生在上课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等等,是这个"两先两后"教学法的关键之处,也是一个难点。

备课时,要备课堂发展的可预见性和可控性。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来讲课,做到"两个明确":一是明确讲什么(学生自学互教后,仍不能掌握的内容),二是怎么讲(不就题讲题,善于归纳总结上升为理论)。

师生讲解问题环节,学生以学习组为单位向全班同学和老师汇报讨论的情况,学生回答不出或回答不完整的共性问题由老师讲解。这个环节的关键是学生会的老师不讲,学生能说明的尽量让学生讲,老师要尽量做到不讲、少讲、精讲。这个环节的另一个关键是如何抓住纲性知识,也就是平时说的牵住知识的牛鼻子;本节课要学的新知识方面的问题或讲解或练习,如果问题是纲,那么就纲举目张。

四、学生练习指导

这个环节的关键是把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纲性错误给以纠正和讲解;让绝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应用关键项知识(重点、考点、难点)。要把握好信息量适度,学生负担合理,使学生学习松弛有度,同时对这些问题的设计要立足于学生的现有水平,让学生能根据这些具体问题做针对性的先学,先做针对性的讨论,这两方面的问题就构成了"两先两后"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的基本要求。(不少于15分钟)

五、课前预习设计

众所周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告诉我们课前预习的重要性。预习作业设计是先学先练的重要环节,预习作业应建立在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参与学习的基础上,能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课前给全班或是学习小组布置针对下节课的思考练习,上课后老师安排一定的时间开展小组综合讨论,交流每个人预习的成果,自然过渡到新课堂,老师适时引导点拨,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在课堂上他们就一定会更加积极主动地结合老师的讲解去获取答案,从而加强课堂学习的效果。因此,课前何时预习、预习什么、预习多少,哪些是重点、难点,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当堂课后下节课前约5分钟布置)

参考文献:

1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06月

2周思宏刘会良教育探索与实验中国致公出版社2001年12月

3谢仲卿."两先两后"课题研究推广指导中心http://www.lxlhk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