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7-17
/ 2

提问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王淑玲

王淑玲(山东省平度市职业教育中心山东青岛266700)

摘要:问与答是语文课堂最具生命力的所在,恰当的提问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课堂提问存在一些不良倾向,针对这种情况,我就运用语文课堂教学提问艺术来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出了四点看法。

关键词:课堂提问兴趣积极性提高能力

自二十世纪末本世纪初新语文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语文课更重视课堂提问了。问与答是语文课堂最具生命力的所在,恰当的提问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发现课堂提问常有以下几种不良倾向:(1)提问的目标不明确,没有新意,盲目性、随意性较大,课堂环节松懈,学生懒洋洋无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较差。(2)提问的时机把握不准,有的教师问题提出后没有给学生独立思索的时间,有的甚至先叫起学生再问问题,学生答不准就反复追问,浪费了不少时间。(3)提问的质量低。有的教师提问,答案即在问题之中,无须学生回答,缺乏启发性;有的提问零乱无序,没有逻辑层次,纯属信口说出,缺乏设计;有的问题本身矛盾,脱离了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经验。针对上述现象,我就运用语文课堂教学提问艺术来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一、激起波澜,产生兴趣

教师的提问要触及学生的心理,使学生产生疑虑之情、困惑之感,从而激起感情上的波澜,产生较强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因素,它可以打开感情的闸门,点燃灵感的火花,开拓思维的空间。学生有了兴趣,才会精神振作,积极地去思考问题。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新意,出乎学生的意料,能激起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如我在讲授《报任安书》一课时,先告诉学生这篇课文是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写给他的朋友任安的,然后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们能从这封信里知道任安给司马迁去信的内容吗?这个问题是学生意想不到的,于是他们怀着极大的兴趣去阅读课文。通过认真阅读,学生一方面进一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另一方面培养了自己逆向思维的能力。在讲授《哈姆雷特》一课时,通过课文分析,学生了解了哈姆雷特的性格特点。到这里人物形象分析可以结束,但我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就不能拘泥于教材的结论和说法,应引导学生在通读全剧的基础上对哈姆雷特大胆发表自己的评论或看法。于是我提出:“‘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你的心中,哈姆雷特是一个怎样的人?”让学生展开争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使学生逐步养成独立思考、善于分析、敢于表达的良好习惯。并且我还有意识地向学生提供了一些关于《哈姆雷特》的不同说法,让学生自己去选择和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开启心扉,主动探索

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动脑,现代教育不是“奉送”知识,而是让学生去“索取”知识,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要使学生达到“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的境界。教师的责任就是将教材中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揭示出来,开启学生的心扉,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诱发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例如我在上《孔乙己》一课时的提问:“凡是读过鲁迅小说的人,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鲁迅先生在他所写的小说中最喜欢孔乙己。他为什么最喜欢呢?他是怎样以成功之笔来塑造这个艺术形象的呢?当我们读悲剧时,眼泪一般总是会情不自禁地夺眶而出,可是我们读《孔乙己》,眼泪却流不出来,这又是为什么呢?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剧,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那么,《孔乙己》小说所写的悲剧,究竟是哪一种悲剧呢?”这样提问便形成了使学生“急盼”、“渴求”的心理状态,孜孜以求,加速思维。

三、网络探究,理清结构

一问一答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比较常见,这种简单机械的问答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因此教师可设计出一套套的疑问网络,让学生入乎其中而又出乎其外,课堂效果非常好。如我在讲析茅盾的《风景谈》开头部分时,在听配乐朗诵的基础上,投影展示了这样一组问题:文章主要反映了解放区军民的战斗生活和崇高的精神境界,而猩猩峡外一带的沙漠地区当时并不属于解放区,作者为什么要把它作为第一幅“风景画”写进来?我们又如何为这幅画命名?作者是怎样描绘这一幅“风景画”的?又是怎样“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的?接着我按小组让学生自由讨论,然后旁敲侧击、提示点拨,从标题“风景”切入,追问学生:这一段落中有几个“风景”字眼?它的上面用了什么标点符号?具有什么含义?能不能说“风景”就是“文眼”?作者为何极力叙写猩猩峡外沙漠的单调、平板?学生的思维被激发了,课堂气氛相当活跃,我趁机讲解了“风景”的具体内涵、文眼在文中的作用、文章如何点题、如何采用先抑后扬手法等问题,还复习了标点符号引号的用法,然后顺理成章地分析了这一部分的写作思路:先写自然景观,次写人的活动,最后议论,揭示题旨,圆满地完成了教学。此外,还可针对课文中学生容易忽视的细节、语句进行提问,如:作者为何要提《塞上风云》这部影片?“长方形猩红大旗”有没有其它深意?……并让学生课后联系作者的写作意图、背景细细思考,发挥再创造能力,想到了哪一步就是哪一步,具体答案留到课余辅导课师生讨论,学生往往易进入积极思维状态,能顺着教师的思路分析解决问题。这样一来,整篇课文通过多个问题的解决,也就能理清整个结构。设计一些有容量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可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四、浅入深出,峰峰迭起

《学记》讲:“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也就是说问题设计应先易后难,符合学生实际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想象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努力钻研教材,设计好课堂提问的序,即条理性,使一个个问题由浅入深依次逐个解决,犹如长江大河,一浪推一浪,解决前一个问题为解决后一个问题打下基础,后一个问题的解决又是前一个问题解决的必然结果。搞好提问设计的顺序为课堂教学的成功进行作了一个有效的准备。正如钱梦龙老师所说:“先问一些比较易懂的问题,让学生尝到解决问题的乐趣,再逐步加大难度,这样,同学们就好像登山一样,过了一个高峰,又有另一个高峰在自己的面前了。于是他们登高的乐趣就越来越浓,课堂气氛就越来越活。”如教学《祝福》一课时,就祥林嫂的悲惨结局,我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1)祥林嫂的肉体是怎么死亡的?(2)祥林嫂的精神是怎么死亡的?(3)哪些人逼死了祥林嫂?(4)哪些封建观念逼死了祥林嫂?这样由浅入深、层层追问、环环相扣,在紧凑入境的问答中解决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集中火力,突破难点

我国古代提倡“善问”与“善待问”。《学记》说:“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又说:“叩之以小则小鸣,叩之以大则大鸣。”问缘于疑,发问即质疑,要问有道须疑有方,不能什么都疑、什么都问,提问有难易、轻重之别。对于语文课文中较难理解的重点、难点问题,要集中火力,运用抽象、概括、推理等认知方法大设其问或反复设问,以达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目的。我在讲授散文《雨中登泰山》时,对雨中泰山景象进行了大量设疑:“你们看到的雨中泰山是怎样的景象?走过岱宗坊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怎样一幅奇景?”……“尽管黄锦、白纱的美景引人入胜,但雨大起来了,不得不拐进王母庙后的七真祠。为什么叫七真祠?祠中最传神的是什么?怎么传神?”……我用投影把雨中泰山的美景和一系列富有艺术情趣、层层递进的设问语言同时展示给学生,实现了教学内容的转换和课堂整体安排的完美结合。课堂教学的实践证明,高质量的提问,只有在关键时刻提出,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对教学中一些非关键的问题,教师对其稍作发问,不必细究。

此外,教师的提问还要做到明确具体,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思维方式认识、分析、解决问题。总之,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必须在备课时多下工夫,通过不断实践和总结经验,使课堂提问真正能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解创新能力。只在这样,才能体现提问的内在价值,实现新课程体系的教育理念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