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做”数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6-16
/ 2

动手“做”数学

管芳芳

管芳芳山东省诸城市实验小学262200;张志华山东省诸城市密州路学校262200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有一句数学名言:“学习数学的唯一方法是‘做’数学。”什么是“做”数学?“做”数学就是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从事数学练习和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当前研究表明:人们在学习时,如果仅靠听和看最多能吸收30%的新知,如果动手做的话,可以达到90%以上,儿童在孩提时自己亲手制作的玩具,可以终身不忘。

目前,新一轮课改要求我们教孩子动手“做”数学,那么如何引导小学生像数学家一样探究数学呢?

一、动手“做”数学的理论依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组织、引导下的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课程标准》还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在数学思维积极活动参与下,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的探索、研究活动,让学生在实验与操作活动的过程中理解数学、学会数学。让学生借助有实际意义的工具为中介地“做”,来获得知识。

动手“做”数学教学形式由灌输变为主动建构,应该说是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教学模式。真正意义上的“数学活动”是引导学生“做”数学。

二、挖掘教材上“做”数学的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做”数学的机会

动手“做”数学是当前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在学习数学中,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思考、探索,主动获取数学知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可以有效地实现《新课标》提出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方面的课程总目标。苏教版教材设置的“数学活动”、“课题学习”、“数学实验室”等栏目,青岛版教材设置的“综合应用”等栏目。

如教学四年级“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我主动向美术老师学习剪纸,课前要求准备蝴蝶标本和家里的窗花,课上教学生“剪窗花”,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对称之美,再引领学生观察美丽的蝴蝶标本,寻找生活中的数学对称图案,学生们兴趣盎然,对称的重难点在体验生活数学的美妙中迎刃而解。让学生在“做”中“学”,学后能“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思考,更好地感受知识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体验。

三、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

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在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做”数学,体验数学,让数学成为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在“做”中得到的体验是经验,是常识,这还不是数学,还需要进行“提炼”。只有这样,才能将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这种“提炼”需要教师适时引导,精心点拨。

在五年级新学期刚开始的一天,我有意安排学生做了一次“测量学校后操场面积”的实践性作业。关于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学生是早就掌握了的,但学校操场的形状不太规则,两边是个半圆,中间是长方形,需要学生对两边的半圆进行探究。我首先对他们进行分组,他们自己带来了大量的测量工具,有米尺、绳子、软尺等等,在整个数据测量、收集的过程中,学生们非常活跃,他们使出浑身解数,互相合作,有的小组找来了高年级的课本,查阅圆的面积公式,有的小组干脆进行切割,将两边的半圆进行了详细的分解……。事后,我从各小组撰写的作业报告中发现,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与,他们是那样的投入,大有将“毕生所学”全部用尽的豪气,学生们在实践操作中提取着旧知识,大胆摸索新知识,不断提出猜想、质疑,体验着成功的快乐,收获着知识。

四、经历“再创造”的过程,引导学生像数学家一样进行探究

伟大的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指出:“数学是一种活动,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实行‘再创造’”如果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于学习的内容就不可能真正的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

其实,学生在“做”数学中,碰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在所难免。恰恰就是这些障碍容易激发学生再创造的欲望,这些潜在错误的“暴露”,让学生自己去探求“为什么?”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整理、归纳、提升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教师再加以及时引导能使学生修正概念,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如在测量学校后操场的面积时,学生们就深刻了理解了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的现实意义,从而更有效地掌握了它们的本质区别。

数学知识千差万别,我们不能苛求所有的数学知识都让学生动手去操作,但在数学教学中适当让学生“做”数学,学生在进入问题解决和与其相关的有意义的实践操作中,不断进行猜想、探究、“再创造”,建构自己的知识系统,体会和领悟数学的思想、方法,从中锻炼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合作探究意识,积极发展数学思维。

陶行知指出“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孩子们并不缺乏创造的潜能,只要给他们动手做的机会,课堂就会成为智慧飞扬的天地。“做”数学很值得我们思考、研究和践行,让我们一起引导孩子做数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