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教学模型在《口腔正畸学》实训课中的应用

/ 2

自制教学模型在《口腔正畸学》实训课中的应用

王菲王黎丽任旭

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

【摘要】实践教学在口腔医学教育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充分发挥实训课的作用,强化实践技能训练,使实践教学更接近临床实践,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一直探索的课题,本文就自制教学模型在《口腔正畸学》实训课的应用进行了阐述,以便更好地创建临床模拟情景,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造条件。

【关键词】口腔正畸学;临床操作能力;实践教学;自制模型

《口腔正畸学》是口腔医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临床专业课程,在口腔医学专业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口腔医学专业教学的特点是由临床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共同组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学生在牢固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是否具备了较强的临床操作能力,同样是检验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成为一名合格口腔医生的必备条件。这种实践能力的养成需要通过大量的反复的实践操作训练才能具备。所以实践教学在口腔医学教育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临床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是口腔临床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口腔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种是通过校内实践课的训练;一种是通过临床的实践操作。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临床实践操作训练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临床实际操作来提高尚不熟练的临床操作技能;另一方面,学生临床操作技能的不熟练,又会使患者拒绝合作,使得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有所减少。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只有从加强校内实训课训练入手,创造更多的模拟临床的教学情境,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际临床操作能力。这些途径相辅相成,只有在校内实训课中打好基础,才能在临床实践中获得更多的锻炼机会,使临床操作能力有较大的提高。目标明确后,我们的任务就是设立与临床操作相近的实验项目,设置与临床实际相似的教学情境,突破教学实训内容与临床操作相去甚远的问题,使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固定矫正技术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粘固托槽、固定弓丝、做各种牵引,是临床最基本的操作技术,在各级院校使用的教材中,实训课中均设置了粘固托槽的实训项目。但在实训操作中,均选用石膏模型模拟患者口腔进行训练,此种操作对后续操作训练尚存在一些弊端,为此,我们在这个项目的实训课的设计上做了一些新的尝试。

将记存模型实训项目、固定矫治器的弓丝弯制实训项目、托槽的粘结实训项目、可摘矫治器的制作、错合畸形分类考核等项目进行整合,实行整体设计。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印模材、分离剂、自凝塑料、自凝牙托水、粘结剂、托槽、定位器、持托槽镊等。

1.2拓展材料:持针器、结扎丝、圆钢丝、镍钛记忆丝等

2.方法

2.1制作工作模型在实训课中尽可能采取两个学生为一组,互为患者制取印模,灌注石膏模型,按照模型修整机修整法制作记存模型。石膏模型脱模后,如印模完好,将印模腔内涂分离剂后,调拌自凝塑料在稀糊期灌注入印模内替代常规的石膏灌注模型,灌注过程中注意避免自凝塑料形成气泡,放压力器中加压排出气泡,待自凝塑料凝固后脱。用微电机修整出现在唇、颊、舌及合面的气泡并修整模型适当的厚度,用标准的橡胶石膏模型底座注满石膏,将修整后的模型前庭沟与橡皮托的边缘平齐,按照橡皮托底座成形法制作记存模型,此模型也作为后续实训课的工作模型。此操作将临床常用的两种记存模型的制作方法涵盖其内,不同之处为将自凝塑料作为了模型材料。若具备教学用的硅橡胶错合畸形阴模,涂分离剂后,也可以将稀糊期的自凝塑料灌注入阴模腔内形成自凝塑料材质的工作模型。

2.2自制石膏材质的记存模型可作为工作模型继续使用,学生在其上制作各种活动矫治器的固位及施力部件。由于非统一模型,且是自己的口内实际情况,学生学习制作活动矫治器的热情较高,收到良好的效果。

2.3粘固托槽及带环将工作模型上合架,并将工作模型上的第一恒磨牙邻面片切、修整,练习各种分牙方法,选择合适的带环及器械粘固带环。根据所选托槽的种类,确定托槽粘固的正确位置,按照在口腔内粘固托槽的实训步骤进行清洁牙面、酸蚀牙面,使用釉质粘结剂粘固托槽。

因为各大专院校均将石膏模型作为实训课的工作模型,由于石膏模型的吸水性,在粘结托槽的操作过程中多省略了清洁牙面、牙面酸处理等步骤,且多使用氧化锌或熔蜡作为粘结剂,造成托槽粘固不牢,在学生操作固定弓丝的操作过程中,无法施力,托槽易脱落。

2.4弯制各种固定弓丝用0.5mm直径的圆钢丝弯制带有第一、二序列弯曲的上下颌匹配的唇弓各一个,及弯制与工作模型匹配的带有小圈曲、垂直开大曲、欧米加曲、带圈垂直闭合曲等装置的弓丝,并将各种弓丝结扎固定于模型上的托槽及颊面管内。反复练习结扎固定的方法,“8”字结扎法,体会各类颌间牵引的受力方向。

2.5去除托槽及带环使用去带环钳去除带环。使用去托槽专用钳或霍氏钳去除托槽,清除遗留牙面的粘结剂。学会处理脱落托槽组织面遗留粘固剂的清理方法。

2.6学生相互间口内前牙实操训练

3.结果

通过将自制的自凝塑料错合畸形模型应用于《口腔正畸学》实训课,极大改善了固定矫正技术操作训练的局限性,使各种临床常用的矫治技术操作在实训课堂进行训练得以实现。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缩短了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的适应期。

4讨论

本设计方案不同于常规操作之处在于:

4.1错合畸形的同学制取印模并灌注模型,灌注模型的材料采用自凝塑料而非常规的石膏,通过加模型底座制作成为标准的记存模型。学生操作的模型为自制模型而非统一的标准模型。使用学生自己的牙模进行实训操作,极大提高了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其次,使用自凝塑料灌制的模型便于长期保存和频繁使用,随着积累,模型可以积少成多,用于课堂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辨识机会,理解错合畸形分类,用于错合畸形治疗方案的设计及讨论,也可以抽取任意模型进行考试,用途及其广泛。同时,购买成品错合畸形模型的成本昂贵,自制教学模型可以为教学节约大量开资并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

4.2实训粘固托槽多使用标准牙的石膏模型,使用氧化锌或熔蜡粘固托槽,托槽粘固强度有限,学生无法将弯制的各种固定弓丝结扎固定于托槽上。而使用自制的自凝塑料模型,可按临床常规粘固托槽的方法进行粘固,强度高,训练弓丝结扎技术时不易脱落。同时由于使用的是不同种类的错合畸形,学生在固定弓丝的时候,可以体会到弓丝不同的受力大小及方向,对牙齿移动的方向及位置进行初步体会。同时由于托槽粘固有较大强度,可以训练多种结扎方法,进行各种方向的牵引。也可以在此模型上训练正畸治疗结束后,去除托槽及清理牙面残留粘结剂的操作,极大限度地将临床常用技能在教学课堂得以训练,实现将临床操作技能与实训技能培养的有效衔接。提高学生生产实习操作的熟练度。

基金项目:以上文章系课题<“问题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在高职口腔医学专业《口腔正畸学》的应用》课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