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中舒适护理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手术室护理中舒适护理应用

张冠英

张冠英(辽宁省锦州凌海市人民医院121200)

【摘要】目的对在手术室护理当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方法以及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将400例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针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采用舒适护理方式针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同时,还要将所得的试验结果记录下来。结果将手术完成一天之后,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而言,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明显要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手术完成24小时之后,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而言,舒适护理组患者的满意度以及镇痛需求明显要高。结论在术后护理当中舒适护理具有十分明显的镇痛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舒适护理术后护理术后镇痛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2-0210-02

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进步,近年来,手术治疗的方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手术可以对患者的病情予以彻底的改善,同时还可以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显著提升。然而由于很多风险因素存在于手术的过程当中,所以对患者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必须要针对手术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从而促进手术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的降低[1]。现在,临床上对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采用舒适型护理的方式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并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收税的顺利进行。本文针对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予以选取,回顾性分析舒适型护理在其手术过程中的实施情况,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400例需要进行妇科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在18—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22±2.33)岁.随机的将4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患者各有200例,采取常规护理方式针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采用舒适护理方式针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在病情、年龄以及性别等方面,两组患者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采取常规护理方式针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采用舒适护理方式针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

1.2.1将与患者的沟通工作做好

对患者疼痛予以缓解的必要手段就是进行术前的宣教工作,护理人员本身必须要将旧有的看待疼痛的观念改变掉,积极的然后患者说出自己的疼痛,喊出自己的疼痛,从而不会对其正常的休息和治疗产生影响。与此同时,还要不断的促进患者对医护人员信任度的增加,从而能够保证实现良好的手术效果[2]。

1.2.2促进患者痛苦减少的有效方法

医院必须要将舒适的环境提供给患者,保证病房的整洁。将比较遮光的窗帘安装在病房,避免病房之内有强光照入。同时,还要将手术后的护理工作做好,促进患者痛苦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在手术之前。医护人员必须要对患者进行积极的访视,让患者能够对相关的病理知识得到充分的了解,促进其治愈信心的不断增强,并能够将患者的注意力很好的分散掉,避免病人将自己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疼痛当中[3]。

1.2.4术后护理

在手术之后,医护人员要让患者保持舒适的体位,将床头摇起,方便患者下床进行各种活动。在患者下床的时候,医护人员还要注意使患者保持伤口处的轻松状态,可以采用用手将伤口按住的方式,坚决避免由于用力过猛而将伤口撕开。

1.3统计学方法

对数据库的录入及统计分析都是利用SPSS16.0软件来进行。其组间构成比较用卡方来进行检验,组间疗效比较用等级资料的秩和进行检验分析,两组均数比较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200例观察组患者当中,有120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有38例患者比较满意,有22例患者一般满意,有20例患者不满意,达到了90%的护理满意度,在200例对照组患者当中有82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有30例患者比较满意,有40例患者一般满意,有48例患者不满意,达到了90%的护理满意度,达到了76%的护理满意度,详情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注,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医护人员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对传统的护理观念予以改变,对术后的人性化护理予以充分的重视,对患者为疼痛的程度进行正确的评价,并将对患者疼痛的预防和缓解措施制定出来,从而促进患者在手术之后疼痛的尽可能减少。将舒适护理方法运用在手术之前以及手术之后可以有效的促进患者疼痛的减轻,与此同时,患者的疼痛感还与患者自身的性格、对自身病情的了解程度、对医护人员的信任程度以及病房环境等很多因素具有关系[4]。

镇痛技术在临床当中的应用就是使患者的疼痛感得以减少。然而一旦出现不恰当的运用镇痛措施的情况,就会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皮肤瘙痒以及呼吸困难等各种症状。所以舒适型护理方式在临床当中的应用受到了普遍的重视。

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理念,舒适护理并没有规范化以及模式化的护理内荣,而是一种基于医护人员责任心以及爱心的新型护理模式。护理人员必须要对这种模式进行全面的认识,不断的对新的护理知识进行学习,从而促进自身业务素质的不断提升,不断的改进护理工作环节以及护理工具,并对相关的护理技巧予以充分的重视[5]。

综上所述,将舒适护理运用在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当中,可以有效的促进手术应激反应的降低,极大的改善患者的心理以及生理状况,从而可以创造良好的手术条件以及患者康复条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卓燕.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舒适护理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7):165.

[2]洪小美,陈丽锋.舒适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19-20.

[3]谢凤娣,张彩霞.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2,33(11):208-209.

[4]邹翠兰.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3):274-276.

[5]汤瑞华,甄俭辉.舒适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5):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