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 1

体育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蔡金玲宋苏菊

蔡金玲宋苏菊(乌鲁木齐市第十中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心理不健康则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人的体质,同时对促进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体育锻炼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心理健康发展,必须以正常健康的身体,尤其是以正常健康发展的神经系统和大脑为物质基础。体育锻炼能促使学生身体正常、健康地发展,为心理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体育运动实践业已证明,人体健身锻炼大都是全身性的,体育运动既能健身又能健脑。所以运动绝非单纯地局限于健身强壮肌肉、灵活肢体的体表塑造作用,它更有健脑健身心的内在调节功能。

体育锻炼能促进认识能力的发展体育锻炼的各个运动项目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在运动或高速运动中要求运动者既能对外界物体(如球、器械等)做出迅速准确的感知与判断,又能迅速感知、协调自己的身体以保证动作的完成。这样长期的运动便能促进人感觉、知觉能力的发展,提高人的反应速度,提高人的直觉判断能力,使人变得敏锐、灵活;有些运动项目还能充分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记忆能力,如围棋、象棋、国际象棋等;而体操、跳水、花样滑冰、健美操等运动项目对幼儿感知和思维发展有重大的作用。

体育锻炼能够产生积极的生理和心理效应,增强体质,减低抑郁、焦虑、紧张、困惑等不良情绪,缓解疲劳,从而促进身心健康与提高身心发展能力。相关的研究也发现,科学的体育锻炼所产生的生理和心理效应是良好的、积极的,适度的体育锻炼能够促进身心健康,当今,国际上掀起“快乐体育论”的思潮,强调运动乐趣在学生学习兴趣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对某种行为有快乐感,即产生爱好和兴趣。“人类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因此学校提倡快乐体育,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力争在提高身体健康的同时促进心理。

心理学告诉我们,心境是一种较稳定、持久,而且在一段时间内会影响人全部行为的情感体验。良好的心境对人的行为具有增力作用,如作了一件即使非常平常的事情,也会感到愉悦、高兴,得到心理上的满足。相反,消极的心境会使以往做来很有兴趣的事情变得索然无味、厌倦和烦躁。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使机体产生极大的舒适感。在各种运动项目中,去感受运动技术动作的力量感、美感、节奏感和韵律感,从而陶冶情操,开阔心胸,激发生活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形成豁达、乐观、开朗的良好心境。因此体育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各种体育活动,自觉地、有目的地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指导,全面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