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开发学生情感因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积极开发学生情感因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盛校珍

(吴江盛泽二中吴江215228)

【摘要】:在生物学习的过程中,除了智力因素与学生学习有关之外,非智力因素,尤其是学生在生物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对学生的学习也有相当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情感因素在生物教学中现状的分析,着重讨论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开发学生生物学习中的积极情感因素,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效地进行生物教学。

【关键词】:情感因素生物学习课堂效率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两大因素在发生着作用。一类被称作“智力”因素,它包括一个人的记忆、思维、想象能力等;另一类被称作“非智力”因素,他是指一个人的情感、兴趣、意志、性格等。人的记忆、思维、想象能力是在一定的情感、兴趣、意志、性格的支撑下进行的,非智力因素发展得好,智力因素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非智力因素是提高学生智力与学习效果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学习动力的源泉。因此要想提高生物课堂的效率,激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关键。因此,本文将着重讨论在生物教学中如何积极开发学生学习中的情感因素,更有效地进行生物教学。

1、情感因素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研究人员发现,积极的情感能创造有利于学习的心理状态,而消极的情感会影响学习潜力的正常发挥。当人处于某种消极的情感状态时,认知活动自动停止;即使不停止,认知活动也不会有实际的效果。

影响学习的情感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学习者的个别因素,包括焦虑、抑制、自尊心、学习动机等;第二类是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情感因素,包括移情、课堂交流等。

2、生物教学中情感因素的现状

西方学者研究表明,认知和情感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解决情感的问题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然而,在我国的生物教学中,情感因素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2.1生物学习的动机不明确是阻碍学生生物成绩进步的一大因素。

家庭成员和社会对一些小学科的认识存在偏差或错误,他们思想上不重视,从而造成孩子认识的偏差,认为小学科中考不计分,学不学无关紧要,从而影响孩子的学习态度。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强调学习生物的重要性,同时结合身边的实际,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无论学习、工作、生活都离不开生物,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从内心深处对生物产生一种强烈的学习欲望和责任感。

2.2学生对生物学习不感兴趣

学生对生物学习不感兴趣是因为教学知情脱离,重知轻情现象在当前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生物教师在课上只是,照本宣读或划划课本内容。尽管很多教师意识到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实际上采取的还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掌握书本内容为目的的传统教学模式。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的认知活动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因素,当情感因素受到压抑甚至抹杀时,人的自我创造潜能就得不到发展和实现。只有用真实的,以及对个人的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的态度,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然而,传统教育片面强调知识和智力,严重忽视与学习活动及创造潜能发展相关的情感因素,从而导致学生的被动与盲从,导致认知和情感的分离。上课教师只是机械的传授,知识成为师生交流的唯一纽带。教师和学生之间这种畸形的,单一通过知识发生联系的关系,必然导致课堂教学中师生缺乏情感的交流,教学常常陷入一种硬梆梆,无生气的状态;导致学生上课参与意识不强,学生对生物缺乏兴趣等现象。

2.3焦虑紧张、缺乏自信成为影响学生参与课堂交流的主要障碍。

大多数研究表明,焦虑对学业成绩、水平考试成绩、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自信心、自尊心都存在负面的影响。站起来回答问题时有“冻僵”的感觉;甚至根本说不出话,只是沉默不语等等。导致焦虑的因素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与学习者个性特征有关的因素。如学习者的自尊心强弱程度、冒险精神、心理宽容程度、社交场合的心理反应等方面的差异使学习者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第二,与文化差异有关的因素。如,某一学习者与周围的学习者没有认同感,则焦虑程度往往较高。第三,与学习活动形式和教学方法有关的因素。如用测试、竞争型的课堂活动方式,容易诱发学习者的焦虑心理;教师与学习者之间交流形式和内容也可能导致焦虑,过于严厉的纠错往往使学生焦虑不安。

2.4对自己的价值和能力缺乏信心。

学生的自尊心的强弱直接影响他们的语言学习效果。自尊心强弱取决于个体过去的体验,周围的人(父母、老师、同学、朋友等)对他们的评价以及他们对自己的评价。要加强学生的自尊心必须承认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个性,而且应该保护他们的权利和情感。马斯洛指出一个人要身心健康地发展,不仅需要满足生理需要(吃、住等),还需要满足社会需要(即社会对他的积极的评价)。因此,教师应避免对学生做出过多的负面评价,相反要学会欣赏学生,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他的长处和他自身的价值。要主动了解每一个学生,善于倾听他们的想法,并给予鼓励和赞扬。

3、生物教学中情感因素的开发

要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强化情感因素对学习影响的意识,重视学生情感的解放和情绪的表达,以真诚、接受、理解的态度对待学生,以合作者的身份平等地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这样师生之间不仅通过认知结构发生交流,而且还通过情感内容发生交流。几年前本人就在两个平行班内做过实验:采取相同的教学方法教授同样的内容,唯一不同的是:在甲班上课时,对于学生所犯的错误我是进行批评;而在乙班,我更多的是微笑和鼓励对待学生的错误。结果一段时间之后,乙班的学生课堂表现积极活跃,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而甲班的学生则上课沉闷,不敢开口讲话。问其原因,则说害怕答错了被老师批评,没面子。由此可见,如果教学做到知情合一,那么课堂教学就有可能摆脱目前这种师生缺乏情感交流与沟通、机械传授语言知识的沉闷的课堂气氛,出现一种学生积极参与并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崭新的课堂气氛。我们只要留意我们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只要他们感兴趣的事,他们就会津津乐道,很投入,所以学习也是如此,首先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自然就会“亲其师,信其道”了。

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一旦发现焦虑的心理表现,就应根据造成学生焦虑的原因对症下药,帮助、引导学习者采取措施克服焦虑,如给那些容易产生焦虑的学生更多的表扬、鼓励;允许学生在使用语言时犯错误;尽量减少学生之间的竞争;采取适合不同个性学生需要的课堂活动形式;及时给予奖赏等等。

综上所述,情感因素对生物教学的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解决情感问题有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当然,生物教学效果的好坏,并不单单取决于情感因素的开发,还取决于教材、教学大纲、教学环境、教师行为等因素,情感方面的问题只是生物教学中的问题之一。但是我们应该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不断开发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积极影响,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汪忠、刘恩山.生物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7

[3].红日《中国学生心理咨询》[Z],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