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炎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护理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3

静脉炎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护理进展

冯慧玲

冯慧玲(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宜州546300)

【摘要】通过对静脉炎的发生原因、静脉炎的预防、静脉炎的治疗及护理等方面研究进展的阐述,为避免临床静脉炎的发生,降低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的满意程度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静脉炎原因防治护理

【中图分类号】R54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6-0098-02

静脉炎(Phlebitis)是血栓性静脉炎的简称,主要是指血管静脉发炎而造成血管内膜增生,使得血管官腔变窄,导致血液流动速度减慢。也会造成周围皮肤出现充血性红斑,有时还会伴有水肿等,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1]。因此,为了有效的降低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本文对静脉炎的发生原因、静脉炎的预防、静脉炎的治疗及护理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旨在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1静脉炎的发生原因

1.1药物作用由于在静脉给药过程中,药物的外渗或外漏,或是某些直接具有血管毒性药物的应用,造成血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损伤,甚至坏死,是静脉输液过程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2]。与药物的pH值、可滴定酸度、输注速度、用量以及温度等因素有关,同时,抗癌药物的毒性作用及高渗药物的强刺激性也重要因素[3]。

1.2机械作用对于静脉置管患者而言,在静脉置管穿刺后48~72h后,在穿刺点上方8~10cm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可达15%以上,其属于急性无菌性炎症反应,主要是由于各种机械刺激造成的静脉壁损伤而引起的炎症反应[4]。与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导管的选择以及穿刺肢体的活动程度等因素密切相关[5]。

1.3微粒因素造成的污染由于来源于输液器具、不当的配液操作环节和污染的环境中微粒污染,是患者静脉炎的重要诱因之一[6]。在配液操作中,由于安瓿的切割与消毒不当常产生玻璃碎片屑和脱落砂粒;加药针头不锐或进针角度不当;瓶塞质量差易切下橡胶碎屑;铝盖处消毒不严格、不洁净,都可带入蜡微粒;跨越启开的安瓿药液,易带入尘埃微粒等。另外,不合理的药物配伍也是引起静脉滴注不溶性微粒增加的因素之一[7]。

1.4患者自身的免疫状况对于患有糖尿病等系统性免疫疾病的患者而言,低下的免疫力对其其他疾病的治疗必定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皮肤黏膜防御能力降低的患者极易并发静脉炎[8]。

2预防措施

2.1合理设计药物滴注的次序对于药物作用引起的静脉炎,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药物的滴注次序来减轻抗肿瘤药物和高渗药物对患者血管壁的刺激性[9]。彭延云[10]选择120例注射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在注射完斑蝥素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后冲管,研究组患者在注射斑蝥素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前后冲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庞兰英等[11]通过对60例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注20%甘露醇患者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输注甘露醇后输注其他液体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为33.33%,甘露醇最后输注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为63.33%,由此说明,对于经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注甘露醇的患者,输液顺序搭配不当事静脉炎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之一。

2.2选择适宜的导管,掌握静脉置管技巧对于穿刺人员应在认真评估患者的前提下,选择患者的最佳血管进行穿刺,并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为其选择适宜的导管以减轻对血管内膜的刺激。龚卫红等[12]比较分析1650例患者静脉滴注速度和静脉血管选择对氧氟沙星注射致静脉炎的发生率,将患者按照静脉滴速和选择静脉血管的大小分组,结果表明,对于常规浓度下的氧氟沙星注射液,当静脉滴速调整至10~20滴/min时,选择较大的血管进行输注能够显著降低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在穿刺时还应做到动作轻柔准确,送管速度尽量适宜等[13]。

2.3严格无菌操作,控制微粒污染详细掌握消毒液的有效期限、使用方法和配置浓度,在穿刺过程中要密切注意周围的患者,保证无菌环境操作,已达到避免穿刺部位感染及控制微粒污染的目的。许青丽等[14]将122例PICC患者随机分为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行早期红外线照射的试验组,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静脉置管的成功率明显提高,无一例无菌性静脉炎的发生,即可说明对于PICC患者早期行红外线照射能够预防无菌性静脉炎的发生,并有效的提高患者静脉置管的成功率。向亚娟等[15]选择318例PICC置管后出现无菌性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及对照组,治疗1组患者采用喜疗妥外敷联合和合治疗仪照射,治疗2组患者采用喜疗妥外敷配合特定电磁波谱仪照射,对照组则只采用喜疗妥外敷,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治疗1组与治疗2组患者静脉炎的治愈率明显提高,分别达到97.2%和95.3%,且治愈时间明显减少。

2.4合理搭配饮食增强患者自身免疫力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皮肤的干燥清洁;为患者设计合理的饮食计划,适当给予补液,必要时可给予氨基酸或白蛋白等,以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能力。李园园[16]研究表明采用三通混合静脉补液能够有效避免人参剧吐患者静脉炎的发生,并能减少患者每天的输液时间。申芳丽等[17]采用自制的复方氨基酸酊剂对静脉炎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3治疗护理措施

3.1局部热敷法热敷能够有效刺激患者局部血管的充分扩张,进一步加快血流速度,从而使药物的浓度在单位时间内得到最大限度的降低,明显减轻由于对血管壁的刺激所造成的一系列损伤。崔虹等[18]通过局部热敷疗法预防盐酸莫西沙星所致的静脉炎,其研究发现患者在进行静脉穿刺之前采用热水袋持续热敷患者穿刺的血管局部,显著降低了静脉炎的发生比率,也使患者的疼痛感得到明显缓解和改善。

3.2红外线照射红外线自身会产生热效应,在缓解患者镇痛以及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势作用[19]。艾青霞[20]通过红外线辅助治疗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过程中,能够借助红外线的温热效应而使组织温度进一步升高,毛细血管逐步扩张,血液循环明显加快,物质代谢能力和组织细胞再生能力均不断增强;同时红外线照射对于患者疼痛状况的改善以及神经功能的恢复均表现出积极的促进作用。

3.3西药局部湿敷

3.3.1酒精湿敷酒精往往具有止痛以及局部麻醉和消毒防腐等多重功效,秦春霞等[21]采用酒精湿敷法预防左氧氟沙星所致的静脉炎,主要是充分发挥其扩张局部血管和增强血液循环的优势作用,进而使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得以及时的恢复和改善;与此同时,酒精自身易挥发的特性又可以带走患者机体的部分热量,通过局部皮肤温度的降低而发挥其冷敷的独特优势,通过低温状态形成而进一步增强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的抗损伤能力,从而尽可能减少患者静脉炎的发生。

3.3.2硫酸镁湿敷硫酸镁湿敷的高渗性往往表现出较强的收敛作用,能够使组织中的水分得到有效的吸收,血管痉挛和微循环障碍迅速消除,疼痛症状明显缓解。黄丽等采用硫酸镁湿敷对依诺沙星注射液所致静脉炎的预防和治疗过程中,其明显表现出对组织及其细胞保护的双重作用,且消肿止痛优势更为显著。曹岚等通过局部封闭加硫酸镁湿敷的方法治疗甘露醇所致的静脉炎,更是将硫酸镁湿敷法进行了优化。局部封闭疗法的结合更是使药物在患者静脉炎周围形成较高的浓度值,从而充分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及时达到理想的治疗目的。

3.4中药外敷我国传统医学认为,静脉炎是由于药物伤及经脉而形成的血淤症状,淤血稽留于患者经脉之中,从而雍遏不得行而化生热,郁热互结而最终形成病变。桑胜南[22]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采用中药紫草、当归、贯众、白芷、赤芍、红花、芒硝外敷治疗静脉炎,其疗效确切,效果显著,充分发挥了中药清热凉血和活血解毒以及消炎止痛等多重功效,对于患者血液循环的改善以及静脉再通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4小结与展望

通过对静脉炎发生原因的多方面分析和探讨,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尽量避免临床静脉炎的发生,对降低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的满意程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沈焕云,吴丹.PICC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8):107-108.

[2]甘庚兰.药物性静脉炎的护理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6):105-107.

[3]朱姝,黎贵湘,兰霞.高渗性药物致静脉炎的防治进展[J].护理与康复,2012,11(2):135-137.

[4]宋宇,王欣然,韩斌如.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防护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3):266-267.

[5]刘霞.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防治进展[J].西部医学,2012,24(1):192-193.

[6]陈清环,区妙兴,冯润金.超薄型无菌水胶体敷料外贴治疗PICC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2009,6(10):59-61.

[7]严春燕.青霉素与海西丁配伍致严重血栓性静脉炎1例[J].西部医学,2009,21(5):755.

[8]李润琴.输液性静脉炎发生原因及护理干预[J].实用医技杂志,2012,19(2):212-214.

[9]闫芳,崔秀云,宋慧敏.小剂量利多卡因静脉推注预防药物性静脉炎的实验研究[J].工企医刊,2011,24(3):6-8.

[10]彭延云.2种冲管顺序对预防斑蝥酸钠维生素B6导致静脉炎的效果评价[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1):1397-1398.

[11]庞兰英,杜芸,黎艳,等.经留置针输注甘露醇时输液顺序与静脉炎关系的探讨[J].医学文摘,2004,23(6):761-762.

[12]蒋亚玲,罗保平.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留置针所致术后静脉炎[J].湖北中医杂志,2011,33(9):49.

[13]张欣.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操作机静脉炎的预防措施[J].实用医药杂志,2011,28(5):434-435.

[14]徐青丽,陈红岚,郑雪芬.红外线照射预防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后无菌性静脉炎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62-64.

[15]向亚娟,罗蕾,郭琴.不同方法治疗PICC置管术后致无菌性静脉炎的效果比较[J].护理研究,2011,25(11):2971-2972.

[16]李园园.三通混合静脉补液避免人身剧吐患者静脉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4B):1266-1267.

[17]申芳丽,朱文飞.自制复方氨基酸酊剂治疗静脉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17):3318-3319.

[18]崔虹,王晓云.局部热敷对预防盐酸莫西沙星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08,7(3):43~44.

[19]邓惠玲,蒙叶平.50%葡萄糖配合红外线治疗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护理[J].现代医院,2010,10(7):101-102

[20]艾青霞.鱼石脂红外线在留置针所致静脉炎中的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8):2353~2354.

[21]秦春霞,黄万琪.酒精湿敷预防左氧氟沙星致静脉炎48例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5):122~123.

[22]桑胜南.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的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2010,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