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学习成为享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8-18
/ 2

让语文学习成为享受

杨春霞

杨春霞

〔摘要〕新课堂教学是一缕阳光,她照亮了孩子的一颗心,是一丝春雨,她滋润了孩子的心田,是一粒爱的种子,她会在孩子的心中萌芽,是一剂可口的良药,她会使朽木逢春催发新芽,是一片冰心,她传递人性、唤醒良知。课堂充满人文气息,文而不野,雅而不俗,活而不乱,情趣盎然。课堂要有书卷气,也要有翰墨香。孩子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和能力,更重要是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自然而然地包融其中。他们的思想得到自由,思维得到自由,是人世间最美的花朵。孩子在这样的课堂里,学习语文成为一种享受,课堂成为孩子们精神成长的乐园。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享受快乐

新课程标准首次提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再把教科书视为“金科玉律”,而只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可以根据本地、本校、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重新取舍,重新整合。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教师要注重在生活中选取合适的教材,并把它融入教学之中,使教材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享受快乐的语文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让语文学习成为学生精神历程中的一次愉快旅行,是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

1以情励学,以趣激学

课堂上教师应该与孩子们一起走进课文所呈现的情感世界,和孩子们一起用深切的感情朗读课文,用真切的感情品味亲情,用教者体验的亲情感化孩子,用文中描写的亲情感染孩子。再用孩子领悟的亲情感悟课文。让孩子学得有兴趣,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高尚的情趣。以趣激学,用幽默、机智的语言创造出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孩子们如沐春风。新的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感受和再现作品的情思美感,体验语言的节奏感、音韵感,从而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2导读品味,受到美的熏陶

新的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感受和再现作品的情思美感,体验语言的节奏感、音韵感,从而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台湾的蝴蝶谷》一文语句生动形象,富有诗情画意,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发现、品尝。引导学生根据一群色彩斑斓的蝴蝶在山谷中飞舞的多媒体画面齐读“每年春季,一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把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导读细细品味文章的语言美。让学生画出句子中表示蝴蝶动作的词,再辨析“飞过”、“穿过”、“越过”有什么不同。学生借助画面及师生的互动表现,感悟语言的美,学生品味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受到了美的熏陶。学生经历了审美体验,受到了情感文化的熏陶,自然也提升了自身的人文素养。课堂成了孩子们精神成长的乐园。

3感悟语言,点燃智慧的火光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孩子心灵的工具。”我们只有善于驾驭语言,力求达到杜甫所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界,才能让语言描述犹如春风化雨滋润“花儿的心田”。儿童是天生的创造者!每个儿童身上,都潜藏着创造的天赋,或文学的、或艺术的、或科学的……教育的全部艺术在于激励和唤醒,在于让儿童发现自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不是使他们成为什么样的人。教育就是解放,解放儿童的身心,让他们自由地学习、快乐地学习。也只有快乐,才能催发儿童对学习的激情,催生出生命的智慧和创造。学习需要刻苦,但绝不需要痛苦。每个孩子的幼小心灵里都闪烁着智慧的火光,只要我们注意去“点”,它就可以燃起来,发出光和热。意识到这一点,语文课堂才能真正成为孩子精神生命成长的乐园!例教《乌鸦喝水》这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帮助学生理解、感悟语言。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反复朗读中,掌握诵读的技巧,挖掘课文的思想内涵。课本剧表演,给学生提供了动手、探究、表现的机会,直观教学化静为动,使学生感受其中的奥妙,避免了抽象的讲解,实实在在地把课堂还给了学生,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光。

4用快乐塑造孩子的快乐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让学生快乐地投入学习中,该是多大的成就啊!于是我把游戏引进课堂,用快乐来塑造孩子们的快乐。例如,在“识字”的教学中,我用找“朋友”、玩“魔方”的游戏,让孩子们巩固对生字的认读;又如,在“拼音复习”的教学中,我创设了“拼音王国”的情境,让孩子们在通往“拼音王国”的旅途中,通过克服重重困难、过关斩将的形式巩固对拼音的认读与书写。在“复习巩固和园地训练”中,我一般是采用竞争激励机制,让学生们乐于去做,去争,去胜,增加他们的成就感,树立自信心。我喜欢让学生来“登山夺旗”、“智力大比拼”、“闯关快乐行”等。把学习的知识按难易程度设置成一蹬蹬阶梯、一道道关卡,让学生去爬、去闯关。一些新课的学习我也经常利用“闯关夺旗”的游戏形式来进行。新授课前,我一般都安排学生自己先预习。利用早读时间,给同学们一个能力展示的机会。(谁愿意把自己课下学到的知识展示给老师和同学?)孩子们的表现是不一样的,不论是什么都是可喜可贺的。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我喜欢让学生自己和自己比,只要和自己比,有进步就是可喜的,只要尽心尽力去学、去做、去争、去抢就是最棒的。

作者单位:河北省临西县第一完全小学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