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管结石并肝内胆管癌的诊治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肝胆管结石并肝内胆管癌的诊治分析

高飞

高飞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乌苏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新疆乌苏833000)

【摘要】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诊断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间肝胆外科收治25例患者定为研究组,观察影像学检查情况、治疗方法。并选择同期单纯肝胆管结石患者25例为对照组,对比性观察肿瘤标志物检查诊断肝胆管结石并肝内胆管癌特点。结果:经B超确诊9例,CT确诊13例,MIR确诊21例,MIR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两种检查,P<0.05;研究组CA19-9与CE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CA125、AFP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为降低漏诊、误诊率,应对长期反复出现胆管炎症状患者,考虑肝胆管结石并肝内胆管癌,并给予多重检查确诊。

【关键词】肝胆管结石肝内胆管癌诊治

【中图分类号】R65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1-0383-01

肝胆管结石并肝内胆管癌是临床较少见病变,但近年报道有增高趋势。病因不明,临床症状不典型,多以肝胆管结石症状为主,故易误诊为胆管石症。据相关文献统计,我国发生率为0.36~10%[1]。为提高对本病认识,降低误诊、漏诊率,特对我院收治患者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间肝胆外科收治25例患者,且经临床诊断及术后病理确诊为肝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患者,定为研究组,本组以男性患病居多,为20例,女性5例,仅1例为25岁,其余均为45岁以上,平均(56.24±3.57)岁。经病史询问,所有患者均有肝胆管结石病史,最短4个月,最长达15年,平均(5.22±0.64)年,其中18例有肝胆手术史,14例有1次手术史,3例有1次手术史,1例有3次手术史。并选择同期住院经临床检查及术后确诊为单纯性肝胆管结石患者25例为对照组,两组年龄、性别及病程等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1)符合胆管炎临床症状;(2)临床资料完整;(3)经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4)经手术治疗;(5)血清学资料完整;(6)术后随访满2年。

1.3排除标准

(1)合并其它肝胆病变;(2)转移性肝内胆管癌患者;(3)以原发肝内胆管癌为首发病;(4)患有影响超声、影像学或血清学检查指标患者。

1.2方法

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详细观察其临床症状、手术史、术前诊断、实验室指标、手术情况及术后随访情况。所有数据均输入电脑,建立资料库。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8.4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X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诊断

2.1.1影像学检查结果

研究组25例经B超确诊9例,CT确诊13例,MIR确诊21例,三种检查方法诊断阳性率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MIR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两种检查,P<0.05;B超与CT诊断阳性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三种影像学检查诊断阳性率对比[n,(%)]

检查例数阳性阴性

B超259(36.00)16(64.00)

CT2513(52.00)12(48.00)

MIR2521(84.00)4(16.00)

X2值12.21

P值0.002

注:B超与MIR对比,X2=12.00,P=0.001;CT与MRI对比,X2=5.88,P=0.015

2.1.2实验室检查结果所有患者行肿瘤标记物检查发现,研究组CA19-9与CE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CA125、AFP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肿瘤标记物指标对比

2.2治疗方法

25例均为联合检查,术前诊断准确率为21(84.00%)例。对术前明确诊断患者均行根治术治疗。对术前误诊或漏诊为肝胆管结石患者,于探查术中快速病理检查或术后病理确诊后,给予再次手术治疗。

3讨论

肝胆管结石并肝内胆管癌病因不完全明了,我国多数学者认为是结石反复刺激、胆管炎反复存在等原因引发,临床无敏感性诊断指标,且无典型临床症状[2]。本组研究显示,MIR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其它影像学检查,P<0.05。而沈宇学者[3]研究显示CT与MIR诊断准确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笔者认为可能为摄片技术、仪器设备或阅片等多原因导致,需进一步查找原因。本研究显示,研究组CA19-9与CE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可见两种肿瘤标志物可用于鉴别是否合并肝胆管癌。若肝胆管结石患者见CA199增高,无胆管梗阻或梗阻解除后仍然增高,应高度怀疑合并肝胆管癌。本组研究缺点为未进行远期随访,了解患者远期生存率等。但笔者认为,早期诊断,早期给予根治术治疗,定可延长远期生存率。同时也认为,单纯的影像学或肿瘤标志物检查均不能作为肝胆管结石并肝内胆管癌诊断标准,应以多种检查联合检查辨别,以提高诊断率。为降低漏诊、误诊率,应对长期反复出现胆管炎症状患者,考虑肝胆管结石并肝内胆管癌。

参考文献

[1]周少波,龚连生.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漏诊及防治(附52例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22(2):68-71.

[2]沈先锋,梅小溪.胡军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30例诊治分析[J].肝胆外科杂志,2013,21(1):31-33.

[3]沈宇.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的临床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外科学(硕士),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