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师生交往中教师的能力和技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8-18
/ 2

也谈师生交往中教师的能力和技巧

张萍

张萍

〔摘要〕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向交流的过程,教师的言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本文以生动的实例阐述了师生交往中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和技巧。

〔关键词〕师生交往教师能力技巧

教学是一种双向的过程,教师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学生,所以教师要具有与学生交往的能力和技巧。这些能力和技巧也是有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必备素养。在心理学上,交往的含义是指一种至少有两个人参加的信息互相交替发出和接收的循环过程。交往中信息交流主要是通过言语性和非言语性的形式进行。言语性交往即为讲话和听话,它是人们交往的最重要的形式和工具;非言语性交往则是通过目光、表情、手势、身体动作及操作活动、人际距离等形式进行信息的交流。在教学中,两种交流形式的作用是等同的,即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中,需要同时协调两种交流方式,才能获得正确的信息和一致的效果。

做一名合格的教师除了掌握本专业的课堂知识外,还必须具备与学生交往的能力和技巧。师生交往中教师的能力包括教师的情感品质、交谈和倾听的能力以及良好的言语品质。

1师生交往中教师的情感品质

师生交流应以真诚的态度,非占有性温暖和适当的同感心来创造一个在沟通上感觉舒适和安全的环境,并帮助学生向着教师期望的目标努力。

1.1真诚。真诚需要以恰当的方式自我开放地说出。例如学生有早恋倾向,往往使得教师束手无策,教师可以说:“我上初中的时候也喜欢过班上的一位同学,我们俩很要好,但毕业以后各忙各的事,这段感情也就成了回忆,倒是我因此耽误了学业,没有考上好学校。都怪我那时太小,不明事理。”这样的谈话容易使学生放下包袱,达到教师期望的目的。

1.2非占有性温暖。非占有性温暖即教师以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表达对学生的关怀,以鼓励学生将感觉表达出来,而非以行动表现出来,就是让学生感觉真实和坦然。例如有学生学习非常吃力,但又胆小内向,不敢向别人请教或不敢让人知道,因此非常苦恼。教师应以温和的态度说:“我看你最近闷闷不乐,是身体不舒服吗?还是哪一部分没听懂?”这样学生会感到教师对他的尊重,而非怪他退缩和沮丧。这种非评论性的无条件的表达方式会使教师成为学生最有帮助的人。

1.3适当的同感心。适当的同感心指教师尽力去体会学生的感觉和经验,也即主动移情。正确使用移情的方法是问自己“这种情况下我会怎样?我需要什么?”例如有学生因考试过分紧张而导致成绩与愿望相差甚远,因而沮丧。教师可以说:“我很理解你此刻的心情,能把我当作朋友谈一谈你的感受吗?或许我能帮助你。”学生听后会接受建议,并会促成一次真诚的交流。

2交谈与倾听能力

2.1观察判断学生的发展情况、心理变化。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的情绪、言行的观察,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能促进师生的正确交流。有时教师会发现个别学生经常发呆,或独来独往,有经验的教师就知道学生是有了心事或感到孤独,需要心理上的引导和安慰。教师可以轻轻地问:“需要我帮你的忙吗?”如果不需要就轻轻拍一拍他的肩或微笑一下,学生也会准确得到你传递给他的信息———老师在关注我。

2.2了解学生需要。“上帝给了我们两只耳朵一张嘴,就是要我们多听少说”。所以,要达到交谈的目的,首先要让学生消除顾虑,教师要采取鼓励性谈话,给学生以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以便了解学生的真正需要。例如我曾发现一名学生一直个人卫生较差,也不与同学交流,就想告诉他要搞好个人卫生,要与同学主动沟通,但又不知道怎么开口,就问“你爸爸妈妈最近好吗?”。结果他沉默了一会儿,低声细语地说母亲在他很小时就与人私奔了,爸爸爱喝酒,他还不会洗衣服,更怕同学笑话他的身世,所以就躲着大家。我庆幸没对他说“让你妈给你洗一下衣服”。

2.3非言语性鼓励。非言语性鼓励是指用目光接触、点头、微笑及非提示性语言“哎”、“哦”等,表示倾听或鼓励,学生会感受到你在关注他,在仔细倾听。

2.4适当的重复或明知故问。例如,看到学生从餐厅出来,对他说:“你吃过饭了?”,学生回答:“吃过了!”这一问一答似乎是废话,却拉近了与学生的关系,联络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2.5封闭性或开放性交流。最常见的封闭性问题是要求学生回答“是”与“否”的问题,虽然效率高,易于回答,但对师生交流无益,一般不采用。开放性交流是允许学生做出广泛的、不受限制的回答,其作用是要求发挥教师的理解和倾听能力,培养学生表述能力,准确反馈交流信息。例如课堂小结时,教师可以说:“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这便是开放式交流。

2.6课间闲聊。课间闲聊是师生交流的良好契机。在轻松自在地环境中才能真正了解学生,比如“这几天感觉学习状态如何?”,“这段时间过的怎么样?”。切忌教师冷漠相对或聊一些对学生无益的话题,例如教师在教室周围转悠而不与学生靠近,或牢骚其他老师或学生的不是,这样会降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3教师的言语品质

言语是师生交往的重要手段。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因此教师在工作中切忌消极性言语,提倡积极性言语。

3.1消极性言语。

3.1.1简单化言语。所谓简单化言语即生硬且缺乏耐心的言语。例如学生问问题时,教师说:“这个问题和例题一模一样,你回去看看例题就懂了。”结果学生看了例题还不懂也不敢再问了。

3.1.2伤害性言语。虽然教师应有师道尊严,但也要尊重学生,尤其在人格上师生是平等的。伤害性言语包括:①缺乏礼貌的言语。如教师当众叫学生的侮辱性绰号。②直接刺激的言语。如“你连这都不会!”“你真笨!”,瞪眼、藐视等等;③把不好的真实目的告诉学生。如“这次是为了照顾你才给你评上的优秀!”④把不满情绪直接表露出来。例如对做错题的学生皱眉,学生回答错问题时表情愤怒,见到成绩差的学生没有好脸色等等。__

3.1.3消极暗示的言语。暗示对人的心理、生理都会引起很大的作用,而且有时作用大的惊人,它可以使人精神振奋,信心倍增,干劲十足,也可以使人萎靡不振,丧失斗志,甚至致病,或者死亡。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就是最好的例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若不注意语言、表情、动作,对学生进行了消极暗示,会极大地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例如有些教师情急之下对学生说:“就你这样,我看将来也没什么希望!”还如,有位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苦思冥想做对了一道题,兴高采烈地给老师看,但老师看到时却皱眉说:“真的是你做的?”这些都会无意间对学生造成伤害。

3.2积极性言语。

3.2.1关切的言语。闲聊时问问学生家住哪里,有几口人;学生生病时问问好了没有,感觉是否舒服等等;这些看似无聊的问题却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倍感亲切。3.2.2解释性言语。对学生的问题,用热情的态度、委婉的语气给予真诚的帮助和解释,那怕是有悖常理的想法或事情,也要认真地、耐心地不加评论地等待阐述,再给出中肯的建议和意见。切忌小题大做或当头棒喝。

3.2.3鼓励性言语或夸奖。教师会随时发现学生的长处,并及时给予真心的肯定。例如当面告诉学生上课回答问题积极,或者皮筋跳地好,或者课间操动作有活力等等,这样可以赢得学生的好感。当然,真心地平和地批评也是鼓励。切忌,夸大其词地表扬,学生会觉得老师是虚伪的。

3.2.4礼貌性言语。尊重的需要来自两个方面,自尊和尊重他人。学生的礼貌来自教师的身教言传。一位待学生礼貌的老师必然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学生也会变得彬彬有礼。例如教师面对学生的问候,报以点头或微笑,会使学生的问候行为增加。

众所周知,“钦其师,信其道”,而师生交流是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善于培养师生交往的能力,善于运用师生交往的技巧,注意自己的言语品质,就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反之,则不利于教育教学工作。所以,教师在工作中应不断学习和提高师生交往能力和技巧,在有声和无声中传递爱心,使教育教学变成艺术,则教师就是幸福的艺术家。

参考文献

1沙莲香.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8

2吴增强.高中生心理辅导指南.上海科技出版社,2007.9

3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三级).民族出版社,2005.7

作者单位:甘肃省张掖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