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呼吸机治疗麻疹肺炎20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7-17
/ 2

无创呼吸机治疗麻疹肺炎20例分析

李积杰

李积杰

(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急诊科810000)kPa;PH值分别是(7.15±0.67)、(7.24±0.64)、(7.38±0.34)。每组值的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通过无创呼吸机治疗麻疹肺炎,可以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麻疹肺炎疗效

【中图分类号】R197.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1-0044-02

Theclinicalanalysisofnon-invasiveventilationtreatmentin20patientswithMeaslespneumonia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clinicaleffectofnon-invasiveventilationtreatmentin20patientswithMeaslespneumonia.Methods:20patientswithMeaslespneumoniaweretreatedwithbi-levelpositiveairwaypressure(NPPV),thepositiveinspiratorypressurewas1.0~1.5kPa(8~14cmH2O),thepositiveexpiratorypressurewas0.2~0.5kPa(2~4cmH2O),thenthePEEPi,PEF,RR,HR,SaO2、PaCO2、PaO2,PHlevelpre-treatmentand2h,24hpost-treatmentwererespectivelycompared.Results:pre-treatment,2hpost-treatmentand24hpost-treatmentPEEPiwasrespectively0.94±0.25、0.67±0.19、0.36±0.15;PEF(L/min)wasrespectively80±12.3、134±17.8、163±21.5;RRwasrespectively27.5±4.7、21.1±4.7、17.2±4.0;BRwasrespectively113.5±13.4、97±13.4、81.4±5.6;SaO2wasrespectively(80±4)%、(83±6)%、(92±2)%;PaCO2值分别是(7.79±0.3)、(7.52±0.5)、(6.79±0.3);PaO2wasrespectively(6.03±1.03)kPa、(7.33±0.26)kPa、(7.72±0.83)kPa;PHwasrespectively(7.15±0.67)、(7.24±0.64)、(7.38±0.34)。Conclusion:Thetreatmentofmeaslespneumoniawiththenon-invasiveventilationcaneffectivelyimprovethepatient'sclinicalsymptoms,alsowithgoodsafetyandstability.

【Keywords】non-invasiveventilatormeaslespneumoniaclinicaleffect

麻疹是一种麻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其常见并发症为重症肺炎。麻疹肺炎初期症状为发热、流涕、咳嗽、畏光、眼结膜充血等。患者病情严重时,甚至会引起死亡。麻疹患者常在冬、春季发病,并发症较多,且发病患者年龄跨度大,社会影响严重[1]。我院对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确诊的20例麻疹肺炎患者进行了面罩的双水平正压气道辅助通气(NPPV)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详情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例麻疹肺炎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2例,年龄介于12-48岁之间,平均年龄37±2岁,女性患者8例,年龄介于15-47岁之间,平均年龄35±3岁。所有患者全部给予控制感染、化痰、吸氧、解除支气管痉挛、患者病情特别严重时通过给予糖皮质激素纠正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失调,以及支持对症治疗。

1.2诊断标准

麻疹肺炎依据《传染病学(第三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临床诊断标准进行诊断[2]。包括:1、流行病学资料;2、麻疹各期的临床表现如皮疹特征、麻疹粘膜斑、皮疹消退后的色素沉着等。3、咳嗽、气短、肺部有湿啰音等。4、X射线扫描显示肺部感染灶。5、患者血标本检测麻疹病毒IgM抗体为阳性。

1.3治疗方法

医用仪器:美国伟康公司Esprit型呼吸机;广东宝莱特医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M型多功能无创血压、心电、经皮氧饱和度监护仪。所有患者在正规治疗同时进行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呼吸机模式为NPPV,治疗时IPAP、EPAP从低值逐渐开始增大,以患者感觉舒适为标准。吸气压(IPAP)调节为2~5cmH2O之间,呼气压(EPAP)调节为14~20cmH2O之间。通气频率设置为12~20次,上呼吸机前须向患者说明呼吸机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医生需指导患者进行呼吸配合,并指导患者在不良反应出现时,通知医生拆除呼吸机。例如出现进食、呕吐、咳嗽、咳痰等不良反应时。所有患者皆使用口鼻面罩连接。患者通气时间依据病人耐受情况而定,通常为每日15~24小时。对治疗前、治疗后2h、治疗后24h患者的内源性的呼吸末压力(PEEPi)、最大的呼气流量(PEF)、呼吸频率(RR)、心率(HR)、SaO2、PaCO2、PaO2和PH值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数据采用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使用t检验比较分析计量资料之间的差异,统计结果以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3讨论

无创呼吸机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日趋完善,应用范围也日趋广泛。是目前治疗各种疾病引发的急、慢性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尤其是对危重的肺炎患者,呼吸机辅助呼吸帮助他们度过危险期[3]。为后续的病因治疗争取有效时间。麻疹肺炎是呼吸道传染病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麻疹病毒会引起呼吸道炎性反应,导致呼吸道炎性分泌物增加,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并发其他病毒、细菌感染,导致重症肺炎发生[4]。麻疹肺炎病情严重时,甚至会引起死亡。无创呼吸机治疗能够使患者肺泡处于开放状态,提高患者肺胞呼吸末氧浓度和功能残气量。改善肺的顺应性,减少呼吸肌做功、纠正低氧血症、改善患者呼吸肌的疲劳。为药物治疗麻疹肺炎争取时间,从而大大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糖皮质激素的应用,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出现[5]。我院对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确诊的20例麻疹肺炎患者进行面罩的双水平正压气道辅助通气(NPPV)治疗结果显示,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由此可以证实,采用无创正压通气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心率、呼吸频率,改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显著减轻患者的痛苦,使医院的医疗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减轻患者痛苦,缩短疗程。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过程中,我们发现,正确设置无创吸呼机气参数值与治疗结果密切相关[6]。因为麻疹肺炎与肺泡、肺间质病变有关,患者主要表现为换气功能障碍,因此若呼吸机压力设置过大,患者会难以耐受,压力过小则治疗效果不明显。因此无创呼吸机的吸气压力、呼气压力以及吸氧浓度都与必须根据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个体差异和病情进行调整。值得注意的是,NPPV模式呼吸机并不适用于所有患者治疗,若治疗后患者血氧饱和度改善不理想,呼吸频率不能控制在30次/分以内,经过评估,必要时需进行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机治疗。甚至患者病情恶化时,尤其是呼吸道分泌物较多、感染较为严重,年龄较大,自主呼吸较弱,且病情反复发作的患者,不应勉强其继续使用无创通气,应该及时采用有创呼吸机进行通气治疗,以免延误患者病情[7]。

综上所述,采用无创的双水平正压气道辅助通气(NPPV)治疗麻疹肺炎患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稳定性和安全性良好,患者痛苦小,可以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因此面罩的双水平正压气道辅助通气(NPPV)治疗麻疹肺炎值得在临床上大量推广和应用。此外,麻疹肺炎病情较为凶险,患者预后不良,且病死率与其严重程度有密切关联[8]。因此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救治时,应及时进行X光、CT检查,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以提高患者的存活率,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孙春锋,缪小芬,陆健.成人麻疹肺炎的X线表现分析[J].放射学实践,2006,21(4):353-355.

[2]刘亚军,唐笑军,刘成军,等.麻疹肺炎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2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2(22):1711-1712.

[3]胡静,王璨丽,罗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与防治对策研究[J].重庆医学,2010,39(11):1347-1349.

[4]徐武秀,张红,张丹茹.麻疹并发重症肺炎20例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0,9(7):581-582.

[5]王新华,鲁新玲.麻疹患儿合并重症肺炎使用呼吸机治疗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2009,15(3):124-124.

[6]丁凌.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8):16-17.

[7]成骢,赵伟,姚文虎,等.麻疹并发重症肺炎35例临床分析[J].现代医学,2009,37(5):360-361.

[8]李朝凤,范春红,夏萍,等.麻疹并发间质性肺炎患者的护理[J].现代医学,2009,37(6):46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