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融合新媒体新技术的实践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1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融合新媒体新技术的实践探究

艾木拉古·努尔

新疆喀什市第七小学艾木拉古·努尔

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有效融合,使教学呈现方式、学习方式、互动方式等慢慢出现了变化。本文将“二维码”技术融入学科教学中,并与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结合,从而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融合新媒体新技术的实践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新媒体;新技术;实践探究

教育信息化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进行改变,深度融合就是和学科进行融合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的内容、资源、结构以及实施进行有效融合。而“二维码”具备信息处理精准、快捷,以及信息含量大等优点,将其与信息技术课程进行深度融合,对课程教学进行大胆创新。

1创新课程模式

教育改革过程中核心素养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依托学校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学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学生通讯员进行有效培训,从学生角度在公众平台上对学校、班级所举办活动的推文进行公布,以更好的促进微信校本课程的应用和开发。学生对相关课程内容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在对图像、文字、音频等内容的积累技能进行掌握的基础上,可以快速的对美篇、秀米等技巧进行掌握。由于实践素材的相关微信推文具备众多亮点,可以引起学生的巨大反响。例如:对微信推文进行编辑以及推广时,有的学生会对自动生成“二维码”的美观程度进行质疑。所以教师对“二维码”主题教学进行设计时,可以对跨学科主题进行有效整合。利用草料“二维码”在线生成器与信息技术教学中网页浏览、发微博、网上查找资料等内容进行结合,对校园花草树木的“二维码”进行制作。首先,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对校园花草树木进行有效观察以及收集;其次,通过网页浏览以及资料查找等方式对所用到的资料进行收集,以对生动有趣的微信推文或者是材料卡进制作;再次,利用在线生成器对带有自身个性的“二维码”资料卡进行设计以制作;最后,将打印过塑的“二维码”在对应的花草树木上进行悬挂,同时教师以微信公众平台为基础,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对花草树木的特征、名称、习性等进行探究。这样可以对各学科之间存在的连接点进行找寻,进而对跨学科主题进行设计,在各学科之间构建相应联系,对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有效创新。

2全面的学习评价

课堂是开展教学的主要场地,而学习评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快速成长,还可以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以及教学质量。但是在落实学习评价过程中,会受到时间、方式、条件等方面的影响。而“二维码”的运用可以开辟出新的学习评价渠道。例如:家长与学生对“二维码”进行扫描,对学校的微信公众号进行关注,相同班级的学生或者是家长可以建立一个班级圈,在圈内学生可以对作业进行上传,同时可以进行教师点评、家长评价以及学生的互评以及自评。随着公众号的关注数量不断上涨,学生提交作业数量的不断增多,学生就会对同学作业进行讨论。针对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反馈,教师在进行评价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至少一个优点进行明确,如果发展学生存在相应不足,就需要在指明不足时,对相对应的改进意见进行指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课堂活动的评价“二维码”进行应用,从而对课堂教学中的知识、技巧、技能等进行总结与反思,课后对作业评选的“二维码”进行应用,通过投票评选出优秀作业,并对其进行展示。“二维码”的应用不仅可以对课堂教学进行延伸,还可以对学习评价中的自主性以及实用性进行增强,提高学生自身的评价能力,并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学习方式的自主选择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起点、记忆能力、学习方式、接受能力等都存在着相应差异,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很难对学生之间的差异进行考虑,很难做到因材施教。而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教学、学习方式的变革创造的机会与空间。利用“二维码”能够对信息进行储存的优势,帮助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例如:对画图软件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前对教学内容进行扫描,并在扫描件中对相关知识点的讲解“二维码”进行附带,然后通过各种渠道传送给学生,而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电脑对自身所需要的教学内容进行自主选择,进而为学生创造一个个性化、独立学习的空间,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碎片化学习,也能够和爸爸妈妈一起研究,营造出和谐的亲子共学环境。对相应的问卷调查进行提前发送,以对预习反馈情况进行汇总。这样有利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随着“二维码”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开展碎片化学习,让学校与家长共同帮助学生进行学习,从而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有效变革。

4结束语

总而言之,“二维码”的应用标志着新的生活、学习方式。虽然我国“二维码”技术还处于探索阶段,但是“二维码”在教学中的应用探索与实践,可以为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提供新的方法与思路,为课堂教学的良好开展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浅析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J].孟潜,陈增照,李静等.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20).

[2]互动二维码助力课堂教学玩转“大数据”[J].何其钢.发明与创新(教育信息化).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