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自动化中故障处理模式的分析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配电自动化中故障处理模式的分析比较

雍辉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芜湖县供电公司241100)

摘要: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信息通信网络的进步,电力系统也在不断的更新变化,电力系统的自动化也照着智能化的方向前进。而与此同时,配电自动化中也出现了不少的故障问题,本文便通过对这些问题经过有效的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对配电自动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故障处理

前言

众所周知,电力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我们正常生活必不可少的资源,配电网需要进一步的改造并且逐渐实现其自动化的发展,从而使得供电的可靠性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高。也因此,对于配电自动化中故障的处理就变得至关重要了。在目前情况下,故障处理的模式主要包括了两种,即基于主站监控的故障处理和基于系统保护的故障处理,本文便对配电网故障存在的问题作出了简要的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配电网自动化的概念

配电网自动化的概念在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开始被提出,但是在目前,配电网自动化以及相关的技术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充分将信息技术电力设备完整的融为一体的配电自动化系统,能够有效将相关的监测以及保护的工作进行相关的结合,从而使得供电的可靠性得到相应的提高,并且能够在正常情况下使得供电的质量能够得到明显的提高,并从而直接与客户构成更为紧密的联系。配电网自动化的实现对于供电系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首先,它能够为供电质量提供一定的保障,同时使得供电的可靠性得以大大增加。当配电网在正常状态下进行运行时,能够形成优化的配网运行模式,在提高可靠性供电的基础上使得用户在进行用电时的可靠性得到有效的保障。其次,它能够满足相关的设备的运行需求,以及相对高端的电器的用电需求。最后,它能够保障配电网得以更加经济且相对安全的运行,使得线路的损耗得到最大程度的降低。同时,它能够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逐步实现提高效率的目标。

2配电自动化的功能以及弊端

配电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使得供电的可靠性得到大大的提高,大大提高供电质量。此外,它可以满足高端家电的需要,并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高一定的保障。配电网自动化技术能够提供多种多样的功能,其中包括了查找故障、排除故障、恢复供电的地区,以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和并使得供电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具有实时监控功能的配电网自动化技术、设备监控系统,我们可以明确反应设备的运行状态,一旦电力系统的一部分出现问题,该监控系统可以快速了解问题所在,及时发现问题,避免安全隐患的存在从而导致意外,供电系统的安全性也因此得到极大的提高;电力系统的监控功能还能对相应的电压进行有效的监测,看是否有过载电路,如果感应到电路过载,系统会自动调整电压,使得电压得到稳定,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利用监控系统有利于用户及时发现测量过程中相应的故障的存在,避免在我国电力资源损失,以为杜绝电力防盗的现象发生,不让公共权力资源财产损失;配电自动化技术来保证电路运行始终保持最佳状态,也使得用户的管理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配网自动化技术主要是由于其设计存在不少缺陷以及性能上的缺点,而这些缺陷主要表现在:系统结构设计不科学同时缺乏系统性、主控端的实际情况和功能不匹配,此外,沟通能力小,不能满足系统用户分配网络的需要,没有更新,无法同步运行的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先进;忽视了自动化技术和设备的整体功能,电源仍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只注重系统功能的某些部分,机智没有考虑如何使配电自动化技术的整体功能发挥作用;系统结构的配电自动化技术的网络成分复杂,其中有许多类似的系统功能,功能重复的经常出现,并能进一步提高电能可靠传输,在设备类型的选择也存在不合理的现象,这也直接导致了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经常发生故障,使得运行的效率大大降低。

3配电网自动化技术中的故障处理模式

当前的配电自动化技术还存在许多着许多的缺陷,也正因此,改变现状对我们来说也变得至关重要。使得技术设备的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完善和提升,以确保进一步提高电力传输的稳定性。配电自动化技术的设备结构具有很高的复杂性,包含许多中性点,没有设置接地线。其传输功率不大,在电能传输过程中存在诸多局限性。电源结构主要包括两种模式:辐射网络和环形网络。由于供电系统本身的不完善,导致系统故障的发生,有时在操作过程中,如果电路中的故障不及时解决,将无法保证电力供应的稳定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也正因此,我们必须找出处理故障更为正确的方式,在一般情况下,常见的处理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3.1控制核心电路

对于主控电路模式而言,在电力系统的各开关必须设置在馈线终端,一旦系统发生故障,馈线终端可以及时了解故障信息,监控可以记录和之前相比,对电路的故障信息确认后。它主要依靠控制核心电路完成故障电路的清除,可以在较短的事件内进行供电的恢复,使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3.2将故障区域进行相应的隔离

在系统保护的模式下,系统能够对故障区域进行有效的感应,与此同时,还能降安全区域以及存在故障的区域进行有效的隔离,避免两者之间的影响,同时也确保了安全区域能够实现正常的供电,使得电的稳定性得到有效的提高。

3.3判断故障电流

首先对相应的合闸时间进行相应的确定,同时也要对电流检测的时间进行明确,当信号传送到系统开关后,不能立即进行相应的合闸。在合闸操作完成之后,必须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才能发现故障电流的存在。如果没有及时发现故障电流的存在,那么说明这些故障在其他区域存在,此时,进行相关标志的设定,便能直接实现故障区域的有效隔离。除此之外,还可以对相关的重合次数也进行设置,当开关次数与重合的次数相等时,说明故障的区域已经得到有效的隔离。

结语

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电力系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常生产生活的用电量也在不断的上升,也因此,人们对于电力系统的关注度也变得越来越高。而如今,配电自动化技术已经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使得它的安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希望本文对配电自动化系统故障的研究能使得今后电力系统得以更加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刘源.配电网自动化中的故障处理模式及比较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3,(34):78.

[2]古晓威.配网自动化中故障处理模式的分析比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09):127-128.

[3]赖晓明,叶在福.配电自动化故障处理模式[J].电气时代,2004,(06):90-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