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对预测妊高征的临床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彩色多普勒对预测妊高征的临床价值

邓燕梅韦德湛宁浩杰王玉莹

邓燕梅韦德湛宁浩杰王玉莹(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广东佛山528000)

【摘要】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测定孕妇的子宫动脉、螺旋动脉及脐带动脉血循环的变化,以期发现一种早期预测妊高征(HDP)的方法及预测预后。方法对(200)例正常孕妇中孕期(16-28周)开始检测,以彩色超声显示其频谱图,测量5个以上形态一致频谱,取平均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PI)、收缩期峰值流速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之比(S/D)值。结果发展为HDP(37)例,与其余正常孕妇比较,二者子宫动脉、螺旋动脉及脐带动脉PI、RI、S/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动脉、螺旋动脉、脐动脉PI、RI、S/D与HDP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孕妇子宫动脉、螺旋动脉及脐带动脉PI、RI及S/D值,对于预测HDP及围生儿的健康状况,均有临床意义。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妊高征子宫动脉螺旋动脉脐带动脉

【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7-0165-02

HDP是产科常见病之一,是孕妇及及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妊娠20—26周是胎盘发育成熟的关键时期,而临床上子痫前期的发病也多在孕20周以后,所以本研究重点探讨在此时期中各项指标变化来预测HDP的发生发展。胎盘血供循环状态主要由子宫动脉及其分支构成,检测其及其分支螺旋动脉各项指标可了解子宫、胎盘、胎儿循环有无因血管痉挛出现异常改变以及病变程度。此外,脐带动脉阻力变化也与胎盘血供相关。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在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产科进行围生期保健且无慢性高血压、心、肝、肾等合并症的正常孕妇(200)例。根据发展成HDP与否,分为正常妊娠组(163)例,HDP组(37)例;年龄(20)~(35)岁,平均(29)岁。两组患者均无内、外科合并症,均为单胎,孕周、年龄、孕产次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检查方法

采用美国GE公司(LOGIQS6)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选择3.5~4.0MHz,对孕妇在妊娠中期(16—28周)进行彩超检测。脐动脉血流检查:孕妇仰卧位,必要时取侧卧位,胎儿相对安静时用彩色多普勒测量距离胎盘附着点5cm范围内的胎儿脐动脉,探头频率3.5MHz,取容积小于2mm,脉冲多普勒取样线与脐动脉之间的夹角60°,获取5个清晰无干扰的脉冲频,测得胎儿脐动脉收缩末期最大血流速度和舒张未期最大血流速度之比(S/D)和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并求平均值。探查胎盘床中央及周边螺旋动脉血流、子宫动脉血流。子宫动脉通过髂血管而定位,血流速度波形在其分支前获得。彩色多普勒可清楚显示子宫肌壁多根螺旋动脉进入胎盘床,声束与受检血管尽量平行,角度<60°。获得满意的特征性频谱后冻结图像,在获得清晰的多普勒信号后,测量5个以上形态一致的多普勒频谱,取其平均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为避免多人监测所引起的误差,本研究固定1人监测。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所有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子宫动脉血流特点

HDP组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S/D、PI、R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对比(x-±s)

组别例数S/DPIRI

对照组1631.83±0.290.87±0.310.42±0.19

HDP组372.55±0.581.12±0.370.61±0.33

p值<0.05<0.05<0.05

2.2脐动脉血流特点

HDP组脐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S/D、PI、R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脐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检测结果(x-±s)

组别例数S/DPIRI

对照组1632.20±0.310.91±0.080.59±0.69

HDP组372.98±0.371.30±0.190.69±0.10

p值<0.05<0.05<0.05

2.3螺旋动脉血流特点

HDP组脐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S/D、PI、R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者螺旋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检测结果(x-±s)组别例数S/DPIRI

对照组1631.53±0.100.30±0.070.28±0.05

HDP组372.18±0.270.53±0.300.39±0.10

p值<0.05<0.05<0.05

3讨论

正常成年妇女未孕时子宫动脉是高阻低流型血流状态,正常妊娠时,孕妇体内各系统均发生一系列适应性变化,其子宫血管的生理性改变表现为“血管重铸”,使血管腔扩大,由非孕时的屈曲状逐渐至足月时变直,血管增粗,管腔扩大,血流速度增快,尤以舒张期为显著,成为低阻高血流状态,平均血流速度由非孕时的32.50cm/s,升高到妊娠中晚期的63.76cm/s。本研究显示:HDP组子宫动脉、螺旋动脉的S/D、PI、RI值均高于正常妊娠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原因可能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子宫螺旋动脉平滑肌细胞增生现象比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更为明显,由于子宫螺旋动脉平滑肌细胞增生导致的动脉管腔狭窄,血管内径可缩小至正常的二分之一,甚至完全闭塞,从而导致子宫动脉阻力增高。并且,妊高征患者滋养层细胞对螺旋动脉的侵蚀不完全,仅限于蜕膜层,基层动脉没有被侵蚀,仍保持其肌纤维结构[1],加上其全身小动脉痉挛,子宫动脉表现为管径狭窄,循环阻力增加导致舒张期血流速度明显减小,呈现高阻力低舒张期成分的特征,致使收缩期与舒张期流速比值(S/D)、RI、PI值明显增高,这使胎儿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会造成胎儿宫内窘迫、生长发育受限、早产、死胎等不良围产儿结局。另外,脐带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也至关重要。脐动脉血蕴藏着胎儿、胎盘循环的大量信息,因此可通过对脐动脉血流信息的了解来推断胎盘功能及胎儿宫内情况。脐动脉血流阻力是目前临床常用的评价胎盘血流灌注情况的重要指标,常用S/D作为血流阻力测定的指标。文献报道显示,胎儿胎盘循环变化主要在妊娠14周后发生,正常脐动脉在孕早期无舒张末期血流,随着孕周增加,胎儿心输出量增加,绒毛间循环建立,舒张期血流逐渐出现,至孕中期才出现舒张末期血流[3]。因此,孕早期脐动脉血流测定对临床无指导意义,故本研究中未检测妊娠早期的脐动脉血流。本研究发现:HDP组脐动脉S/D、PI、RI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可能为孕妇胎盘三级绒毛干内小动脉数目明显减少,管腔闭塞甚至消失,胎盘床绒毛动脉发生纤维性增厚及粥样硬化性改变。整个胎盘床的血液灌注量减少,因有效交换面积减少而导致胎儿与胎盘循环障碍。

本研究结果显示,HDP不仅有子宫及胎盘的循环减少,还存在胎儿及胎盘的循环障碍,所以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动脉、螺旋动脉、脐动脉血流参数可以预测妊高征发生与发展,这对妊高征的治疗和监测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GuzinK,Tomruks.TuncayYA,eta1.TherelationofincreasedUterinearterybloodflowresistanceandimpairedtrophoblastinvasioninpre—eclampticpregnancies.ArchGynecolObstet,2005,272(4):283-288.

[2]周爱领、张晓艳、孙桂平.子宫动脉、螺旋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预测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1):1319-1320.

[3]JauniauxE,JurkovieD,CampbellS,elaLDopplerultrasonographicfeatun!.softhedevelopingplacentalcirculation:correlationwithanatomicfindings.AmJObstetGynecol,1992,166:585-587.

[4]林其德.妊娠高血压综合病因学研究进展与展望.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8:471-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