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中生物情境化教学的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1

基于高中生物情境化教学的策略研究

杨娟

云南省大理市巍山县第二中学672401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育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点特点的不同,通过建立师生间、认知客体与认知主体之间的情感氛围,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让学习者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其激活学习者的情境思维,从而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活动。

为了促进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提高教育教学效能,教师需从教学要求和教材内容出发,引入、制造和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亲身去经历、去观察、去聆听、去感悟、去思考、去表达,以激发起足够的学习兴趣。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的应用方法和过程,有以下几点: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在课堂一开始就创设一个好的生物情境来提高学生的兴趣,是这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

例如,在讲有丝分裂过程时,以一个简单的小故事比喻染色体行为。间期:从前,有一对孪生姐妹(DNA复制,蛋白质合成)。前期:她们感情非常好,无忧无虑地生活在一起,由于太快乐,吃得比较多,都变胖了(于是形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细胞核内的空间明显拥挤了,她们不得不拆掉老屋,重建家园(核膜核仁消失)。幸好找到一个大吊床,成为她们暂时的栖息之地(纺锤体)。中期: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姐妹俩意见发生分歧,一个要去东边盖,一个要去西边盖,双方僵持不下,停留在细胞中央。看,孪生姐妹正在努力挣脱(赤道板上排整齐)。后期:最后,姐妹们六亲不认,分割家产,连一起穿的漂亮衣服都撕破了。从此,孪生姐妹各奔东西,再也不能称之为姐妹了(形成子染色体移向两极,不再称之为姐妹染色单体)。末期:孪生姐妹分开后发现自己的力量太小了,想重建家园并没有那么容易,于是,她们又结识了新朋友(非姐妹染色单体),一起建立了新家(核膜核仁重新出现)。都说冤家易解不易结,建成新家之后,她们仍与原来的姐妹永不往来,分裂成两个子细胞,吊床不再需要了。此番历程特别辛苦,染色体又恢复了原状,变瘦了,纺锤体、染色体消失了。这样一下子就调动起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运用到了语言情境,教师的语言应该生动形象、有感染力。

二、课堂进程中创设情境

如何在45分钟的时间内始终保持学生的积极性是摆在所有教师面前的难题。根据教学内容和课标的要求,合适有度地创设情境是解决上述难题最有效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来创设不同的情境:

1.利用具体的实物或模型创设实体情境。这是在生物课堂上运用得最普遍也是效果最明显的一种创设情境的方法。对于内容抽象难懂的,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实物模型或者动画而创设出实物情境提高学生对细胞器的感性认识。例如,在讲《DNA结构》时,我除了展示双螺旋模型,也展示了一根绳子。再比如,在讲《植物的向光性》一节时,教师可以利用教室窗台上的植物创设情境。

2.利用游戏或角色扮演创设模拟情境。例如,在讲《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时,对于其中氨基酸及其种类这一知识点,我是这样进行的:黑板上画一个人体简图,再对应写一个氨基酸通式(类比),氨基酸有一个中心碳原子可以看成是人体躯干,相应的氨基羧基可以看成是人的两只手,氢比作人体的下肢,那么第四个基团“—R基”就是人体的头部。很明显,人跟人最大的区别在于头部不同,而决定氨基酸种类的也是第四个基团“—R基”。把脱水缩合比作学生排队,这样形象直观,学生记忆深刻。

3.利用“问题串“创设推理情境。例如,在《基因突变》一节中,关于基因突变我提出了以下问题:(1)由于碱基对的改变,是否一定会引起蛋白质的改变?(2)基因突变都会遗传给后代吗?频率都相同吗?(3)性状改变一定是基因突变引起的吗?(4)基因突变常发生于什么时期?为什么?(5)基因突变的不同形式,如类型、数目是否是3的倍数、位置、是否连续等,对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量和顺序的影响相同吗?以问题串的形式,让学生通过推理就很透彻清晰地把基因突变这一难点突破了。

4.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或经验问题等创设情境。如在讲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教学片段时,我这样创设情境,激发思考:假如你是一位蛋鸡养殖场的技术人员,随着冬季的来临,日照时间越来越短,鸡的产蛋量也越来越少,你将采取什么措施提高产蛋量?学生讨论,发表看法,教师总结点拨:措施——增加光照时间。

三、课堂小结创设情境

课堂小节是一节课的画龙点睛之笔,但往往越临近下课学生的注意力越容易分散,所以通过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基因在染色体上》一节中,最后通过“这节课如何体现类比推理”这个问题将整节课的内容串联起来,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情境教学在实际应用上,补充并优化了当前学校的教学方式。情境的运用,吸引并维持着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通过积极思维寻求解决问题的良策,从而形成了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用情境教学法,因为知识有许多类型,有些类型与环境关联较少,有些类型的知识与周围环境有关,甚至无法从环境中分离出来,必须在真实的情境中才能得到知识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