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关键环节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关键环节分析

刘月

刘月

(玉溪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653100)

【摘要】目的:分析孕产妇的死亡危险因素,明确减少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环节。方法:分析2010-2013年我国包括城市与农村孕产妇死亡数据及资料,通过直线相关与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孕产妇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产科出血(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凶险性胎盘前置等出血)、妊高征、羊水栓塞、心脏病、肝病、产褥感染、分别为造成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城市孕产妇死亡率近几年显著升高,经直线相关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瘢痕子宫再妊娠比例(r=-0.662),避孕措施比率(r=-0.739),产前接受健康教育及检查比率(r=-0.469),分娩时由专业护理人员护理(r=-7.04)。以上因素均为产妇死亡率相关因素。结论:近几年我国孕产妇死亡多集中在大中型城市,根据孕产妇死亡相关因素,应普及产前检查与健康教育,严格控制剖宫产,加强阴道助产技术,分娩时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护理,做好围产期保健,减少我国孕产妇死亡率。

【关键词】孕产妇死亡率;降低;影响因素;关键环节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6-0282-02

孕产妇死亡指的是产妇从妊娠时其到妊娠结束之后的42天之内死亡,包括内外科因素、计生手术、葡萄胎死亡及异位妊娠等[1]。为分析孕产妇的死亡危险因素,明确减少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环节。分析2010-2013年我国包括城市与农村孕产妇死亡数据及资料,通过直线相关与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孕产妇死亡的危险因素,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减少孕产妇死亡率,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根据我国妇幼卫生监测委员会2010-2013年资料,分析2010-2013年我国包括城市与农村孕产妇死亡数据及资料,通过直线相关与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孕产妇死亡的危险因素。

1.2统计学方法分析

通过直线相关与Logistic回归分析2010-2013年我国包括城市与农村孕产妇死亡数据及资料。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结果

产科出血(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胎盘前置)、、妊高征、羊水栓塞、心脏病、肝病、产褥感染、分别为造成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城市孕产妇死亡率显著高于农村孕产妇死亡率(P<0.05),这与基层医院高危孕产妇多转诊到当地的中心医院有关。具体见下表。

表1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结果及不同区域比较

3讨论

医学、生殖、社会、卫生服务、环境、政策等相关因素都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相关因素,它们之间还存在着协调与交叉作用[2]。本次研究显示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凶险性胎盘前置、产科出血、妊高征、羊水栓塞、心脏病、肝病、产褥感染分别为造成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经直线相关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瘢痕子宫再妊娠比例(r=-0.662),避孕措施比率(r=-0.739),产前接受健康教育及检查比率(r=-0.469),分娩时由专业护理人员护理(r=-7.04)。以上因素均为产妇死亡率相关因素。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剖宫产是近年来引发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减少孕产妇死亡率,应配合先进产科设施,提高阴道助产技术。并积极引进如“导乐”助产的先进技术,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在患者满足自然分娩指证的情况下,尽量推荐其选择自然分娩,并积极开展产前检查与健康知识普及,保障母婴安全[3]。总之,近几年我国孕产妇死亡多集中在大中型城市,根据孕产妇死亡相关因素,应普及产前检查与健康教育,严格控制剖宫产,分娩时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护理,做好围产期保健,减少我国孕产妇死亡率。

参考文献

[1]李鹏城.徐依依.石淑华.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实施情况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1,12(14):109-110.

[2]冯占春.侯泽荣.贫困地区孕产妇住院分娩服务利用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1(18):2554.

[3]鲍卫华.周诗国.郭秀花etal.我国12省市、自治区妇幼保健项目实施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J].江西医学院学报.2011,44(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