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

王亚

王亚

江苏诚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江苏省南京市210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项目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较为常见,其施工受到的影响因素众多,若选择的施工技术不当将会直接削弱施工效果,导致工程质量达不到预期标准,严重威胁建筑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将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及主要应用策略加以探析,以期全面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优势能够最大化的展现出来。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势头一片大好,各种先进的、现代化的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使得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都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然而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致使蜂窝、裂缝现象时有发生,极大的影响到工程的整体效益。对此,必须要加强施工技术的选择以及工程质量的控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致力于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提供方方面面的支持和保障,将工程的质量隐患扼杀在萌芽之中。

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一般来说,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主要包括基础、梁、柱、楼板这几项内容,其应用有助于减轻建筑自重,扩大建筑内部空间,增强建筑的稳定性,建筑的使用性能相对的也会更高。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明确相关技术要点,严格按照施工流程操作,每道工序都力争做到准确、到位,这样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必然会效果更佳。

1、连接滚压直螺纹套筒

建筑工程中使用的钢筋型号和规格有所不同,对于直径较大的钢筋通常不能直接应用于施工之中,需要进行特殊的处理,比如说用滚压直螺纹套筒来连接钢筋,一方面能够提高钢筋的机械性能,另一方面能够改变连接段内的曲线形状,以此来控制钢筋接头的应力,防止接头的断裂。

2、避免柱筋移位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应用比较容易产生柱筋的移位现象,这会破坏建筑的稳定性,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为了防范柱筋移位,可以将水平钢筋牢牢固定在楼板顶面,用箍筋将高出层面的部位绑扎并固定,不失为一种预防位移的有效方法。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柱筋移位以后先剔除钢筋底部的混凝土,再调整柱筋位移,使之恢复到设计方案上规定的位置,最后用箍筋加固。

3、梁柱箍筋、节点的施工

不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都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即节点关键处设置的钢筋密度过大,给混凝土浇筑增加了困难,使得蜂窝、孔洞屡屡出现,节点处钢筋和混凝土无法紧密连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但是钢筋密度过小就会影响到结构的强度,所以要更改传统的施工方法,通过运用箍筋来替代钢筋,制作钢筋笼,将梁筋和钢筋笼分别绑扎起来放入柱模板内,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防止箍筋被破坏,其与支座之间的距离应控制在50mm以内,以增加箍筋的抗剪能力。

4、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

在进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保护层施工时,应该确定保护层的厚度与设计方案达成一致,以提高该结构的耐久性,防止开裂现象。可是在实际施工中经常会产生误差,这是因为钢筋保护层的施工难度相对较大,施工单位制作的箍筋往往小于设计要求,虽然施工效率大幅度提高,但是保护层的性能却显著下降,无法发挥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保护作用。针对这些问题,在实际工程中,施工单位应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梁柱箍筋的高度要略微小于规定要求的2cm左右,这样既可以保证梁柱面筋和钢筋牢牢绑扎到一起,施工效率也比较高;其次,切忌一味的增加钢筋保护层的厚度,这会削减梁柱截面的抗弯折强度,必须对保护层厚度设计不当的影响予以充分的把握。

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具体应用策略

1、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要想保证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质量,必须要做好充分而完善的准备工作,这是施工得以顺利开展的必要前提条件,需要准备的事项有:第一,按照设计方案制定采购计划,提前调查市场,对材料和设备的性能、型号、价格做到心中有数,择优选取合适的材料和设备;第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详细说明施工流程和各个环节的操作要点,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提供指导和参考;第三,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能够掌握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所需的关键技术,认真负责的履行施工指责,进而出色的完成施工任务。

2、控制轴线定位

为了保障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的效率以及施工的精密性和准确性,必须进行轴线定位。施工人员还要选出建筑轴网的基本控制线,再使用经纬仪将控制轴线的距离测量出来,以此为依据来计算轴线距离,对轴线定位进行科学的控制。在轴线定位的过程中要注意保障主轴线网络的合理性,准确的定位建筑地面的标高基准点和水平控制基线,并且做好工程记录。在完成整个定位放线工作后,还要进行复核,由监理单位和业主进行共同核实,将轴线复核记录填写清楚。

3、钢筋工程的施工

钢筋使用之前要仔细检查钢筋的质量,对钢筋的表面进行除锈,然后将其调直、切割,制作成各种各样的长度和规格,下料时要与钢筋翻样单进行对比,确保下料顺序与钢筋数量都与翻样单完全相同。钢筋的焊接应交由专业的焊接人员负责,要在焊接之前进行可焊性试验,接头的错开距离也要合理计算,还应在焊接完成后进行抽样检测,以便及时发现焊接质量问题并予以弥补,从根本上杜绝钢筋工程的质量问题。在进行钢筋绑扎之前,先要对图纸进行熟悉,对设计图纸和配料表进行检查,根据下料表来检查成品的心头和尺寸,然后再进行钢筋绑扎,杜绝松扣、缺扣和漏扎的现象。

4、模板工程的施工

在混凝土施工中还需要用到模板工程这种临时结构,应该保障楼板模板、梁模板和柱模板的施工质量。楼顶木板的施工主要是搭设拉杆和支架,再将纵横木楞安装上去,对柱顶标高进行调频,铺设横板块。在连接的过程中应该对模板的平整度、对角线和尺寸进行检查,并保障与预留孔和预埋件的正确位置。应该对底模横楞、钢管排架的标高进行复核,保障梁跨度不小于4mm,而且注意柱头模板和梁口之间的连接。按照要求来布置水平拉杆。柱模板的施工要注意保障柱根部位置的准确性,并对预埋件和柱筋的留置进行检查。

5、混凝土工程的施工

混凝土工程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该项工程的施工质量不达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都会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对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严加控制。首先,在施工之前彻底清理模板和钢筋上的杂物和积水,对模板实施封闭操作,在钢筋保护层处垫上垫块。其次,大批量制备混凝土之前先要进行配比试验,确定原材料的最佳配合比,并适当添加外加剂,促进原料的充分反应,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再次,混凝土浇筑要保持连续性,浇筑中尤其要防范预埋孔洞的堵塞以及钢筋和模板的变形,要及时加以调控。最后,混凝土的养护通常在浇筑过后的12h以内,养护时间为7~14d,定期洒水,确保混凝土的表面湿润,并在表面覆盖塑料薄膜用以保温。

结语:综上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相对复杂,需要注意的问题多种多样,在具体施工施工中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进行轴线定位,同时在钢筋工程、模板工程和混凝土工程的施工中严格控制各道工序的施工质量,以达到提高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质量的目的,这样建筑工程的功能就将稳定的发挥出来,能够更好的为建筑用户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邵淑红.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9).

[2]叶春.工业厂房框架结构施工中质量问题的预防和控制[J].住宅与房地产,2016(12).

[3]周承杰,王涛.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时应注意的若干问题[J].天津科技,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