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的几点尝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的几点尝试

蓝水娣

福建省上杭县官庄中心幼儿园364209

近几年来,早期阅读越来越被人重视,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阅读越早,对智力发展越有益。儿童的早期阅读是发展幼儿的思维、记忆及语言等各方面能力以及儿童语言教育的一个有效组成部分,因此各个幼儿园的早期阅读课开展得如火如荼,形式也多种多样。我园主要以“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能力”作为导向,试图通过阅读素材,在研究中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从而提高农村幼儿的阅读能力。我们还创设相应的阅读环境,让孩子在阅读中生活,在阅读中学习,在阅读中成长,从而达到快乐阅读的目的。

现就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谈谈在早期阅读活动中的几点尝试。

一、开展调查,分析幼儿及家长对早期阅读的认识现状

为了了解孩子的阅读习惯、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我们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向家长进行摸底。调查结果显示:90%的家长都已认识到亲子阅读的重要性,但在他们的心中早期阅读等同于早期识字认读;只有8%的家长具有初步指导幼儿早期阅读的意识,当然没有每天固定的阅读时间,偶尔读一下而已;仅有3%的孩子有上图书馆和书店的经验。

从家长填写的调查问卷看来,我们决定先将阅读研究的重点放在“如何带领家长进行科学有效的亲子阅读活动”。在家园研讨交流会上,我们首先从早期阅读的理念和方向目标出发,并以自己孩子如何开始早期阅读,如何受益于早期阅读为例等这几个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接着,以PPT演示文稿带领家长们认识什么才是真正的早期阅读,我们该如何走出早期阅读的误区,并和家长互动模拟了一次快乐的阅读教学活动,让家长们亲自体验了一次阅读活动的过程。

会后,家长们对早期阅读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同时也深深体会到我们要将孩子们培养到我们想要的目标那样,是必须有一个长远的过程和计划的。要保持孩子们对阅读的兴趣,作为教师和家长必须要有耐心和毅力。

二、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幼儿在阅读中生活

在开始阶段,我们深深意识到阅读环境对培养幼儿阅读兴趣的重要性,向幼儿提供含有较多阅读信息的教育环境,不仅能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还能巩固其阅读效果,让幼儿在丰富的阅读环境中充分感受书面语言,主动去探索、发现、获得成功。

在环境创设中,我注重阅读区与日常生活的整合,不仅拓展了幼儿的阅读时间和空间,还丰富了幼儿的阅读内容。充分利用和发挥汉字的作用。环境中出现文字,既是幼儿直接感知文字的需要,也是在幼儿的听说活动中自然渗透文字的需要,同时,可以帮助幼儿实现口语与文字、口语与实物等的自然联系。如:在所有适合贴挂字卡的实物与活动区,都有相应的文字出现,室内的“门、窗、钢琴、风扇、饮水机等”,室外的“班标、教具室、厨房、办公室”等等。让孩子在与文字环境交互作用中时时处处和文字自然接触,让文字渗透到我们的一日生活环节中,促使幼儿自然了解文字的意义,养成良好的认字习惯。根据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和家长共同收集大量的有具体意义的、生动形象的阅读材料,班级阅读区与表演区相结合,幼儿可挑选最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或者讲出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故事情节,或者在墙面上张贴故事背景,让幼儿和墙面环境互动,张贴阅读区规则和良好阅读习惯的文字和图片,孩子懂得收放图书,自由选择阅读材料,自主阅读。

此外,我们为了更好地开展阅读活动,让幼儿受益,家长们还购买了大量的绘本图书,使班级的绘本图书更加丰富。

三、以绘本为依展开导阅,让幼儿在阅读中学习

每一本绘本都要有一个精彩的故事,每个故事的背后还有故事,每个故事还可以延伸渗透到五大领域,让孩子获得更多的知识。但这需要我们老师不断的挖掘、探索经过商讨,我们以《鼠小弟》为例展开我们导阅之路。《可爱的鼠小弟》系列,在内容的设计上,图文并茂,简单重复的语句加出人意料的情节。这套书看着很简单,每页几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话,每页几个动物,色彩也很单调,基本是单色,但是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却能读出不同的乐趣和理解。刚开始,可能通过它来认识各种各样的动物,动物的个头大小,动物的轻重,重复的语言、节奏,一切都是那么符合小孩子的世界,渐渐地孩子可能就更侧重故事情景,小小的情景里却也蕴含着潜移默化影响,而故事最后往往还有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尾。

每周末的图书借阅,顺序阅读,像小背心这样几本书情节联系能串起来的书起到了意向不到的效果。孩子看第一本《鼠小弟的小背心》时愿意把小背心借给伙伴,看到《鼠小弟的又一件小背心》时坚决不把背心借出去,看到背心最后还是坏了伤心地哭了,看到《又来了!鼠小弟的小背心》情绪又有了不同的反应…通过同一件事情我们不仅看出孩子心智成长的进程,同时感受到了早期阅读的特殊教育意义。

四、在引导中不断反思,让幼儿在阅读中成长

在集体阅读活动中可以看出孩子们自主阅读的能力较弱,对书面的表达只能用简短的语句概括。对幼儿阅读的培养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对刚开始接受早期阅读活动的幼儿,我门必须采用多种办法和途径,如让幼儿想一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解决呢?多提创设性的问题。看图说话的形式也是比不可少的,教师的提问和引导尤为重要。作为一名教师,在阅读活动的时候,用什么样的方式提问,才能达到提高幼儿阅读水平的效果,是需要我在设计每一个活动的时候细细反思的。一个成功的提问,既要让孩子有思考的空间,也要让孩子用完整的语句表达出来。

在一段时间的引导后,我们发现,孩子们正在慢慢地学会阅读,并且乐于阅读交流了。如:研讨课《好饿的小蛇》,在这样的阅读基础上展开,孩子们己有了初步的阅读能力,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兴致勃勃地看、思、讲,课堂上轻松愉悦地完成了阅读,在第二次研讨上,孩子们更是展开想象,将故事拓展的更有趣了:好饿的小蛇吃了梨子,变成了梨子蛇;好饿的小蛇吃了甜甜圈,变成了圈圈蛇;它还吃下了烤鸭,变成烤鸭蛇……孩子们的思维被小小本书激活了,敢想,敢说,快乐交流,大胆参与表演,课堂上妙趣横生。

五、亲子阅读,与幼儿在阅读中共同成长

转变家长教育观念,让家长和孩子一起爱上阅读是我们的目标。在家长工作中,我们首先要求家长为孩子创设一个书无处不在的环境,让孩子有书读、想读书、主动读。其次要求家长每天为孩子读故事,用阅读温暖孩子的心灵,也提升我们自己的素质,和孩子一起走进阅读。再次要求在节假日带孩子逛逛书店和图书馆,体验感受书、选书、购书的乐趣。经历买书、借书的过程,提高阅读的兴趣;还可提醒幼儿仔细观察图书的摆放和整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鼓励家长们在亲子阅读活动中,家长用图文进行记录,记录阅读书目,写写阅读心得,尝试做亲子阅读档案。由于家长们的文化水平及家庭环境、工作环境的不同,家长们参与面不是很广,但班级阅读氛围的增进,家长们在互相影响下,都慢慢有了亲子阅读的习惯。

总之,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是个长远的过程。早期阅读的培养,不但能发展幼儿的智力,还能提高思维、想象、个性等综合素质,孩子的阅读习惯、阅读兴趣、和自主阅读的能力都能得到明显提高。我们将继续以幼儿为主,让他们在阅读的世界里自由地想象,想说、敢说、会说,体验阅读带来的乐趣,为幼儿形成终身学习的基础与动力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