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中学生计算机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1-21
/ 2

如何提升中学生计算机教学

李冬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酒泉第四中学李冬735000

【摘要】:计算机教育的普及要从小抓起,中学是计算机教育普及的关键阶段。计算机学科对中学生来说,有一种油然而生的自发兴趣,要使学生的自发兴趣在时间和空间的考验中成为永恒或更加高涨,就需要教师的智慧了。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教学现状、学科整合、

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和操作要靠平时不断的反复练习,才能逐渐掌握和熟练,不可能像其它一些课程,学生通过期末突击也能通过考试等特点。教师完全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中学校计算机教学的特点,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不仅可以促进他们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而且可以逐步改变他们以往的一些不良学习习惯,带动对其它各门功课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有利于今后社会。中学计算机课堂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但是我们不能把枯燥乏味带给学生,要使学生们学习得有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随着信息时代快速发展,计算机已进入现代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和角落,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知识,成了现代人类的“热门”学科。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不懂计算机技术的人已经被称为“新文盲”。“电脑要从娃娃抓起”。因此,激发学生求知欲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明确当前中学计算机课程教学的现状:

1、缺乏专业计算机教师。虽然现在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拥有了具有计算机、信息电子等相关专业的专职信息技术教师,但是数量却极少,更多的还是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或转行,专业知识可想而知,教学上只能是现学现卖,更谈不上对其他老师的培训和指导了。

2、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兴趣点不一致。由于受家庭经济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间的水平差距非常大。少部分家中拥有电脑的同学已经能够非常熟练地操作电脑,有的甚至可以制作自己的主页、动画等,而还有相当数量的同学却仅会简单的打字、画画,有的连开机都不会,甚至还有极少数同学之前从没有接触过电脑。另一方面,许多对学习电脑知识表现出浓厚兴趣的学生,究其原因,主要还是被电子游戏所吸引。在很多学生的概念中,计算机就等于是游戏机。

3、对信息技术教育认识不到位。首先是学校方面。由于社会对学校办学质量优劣的评价标准是基于该校考试评价成绩的好坏,这就导致学校的精力都放在语、数、英等几门主要学科方面,从而忽视了其他学科的教育质量,这其中就包括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其次是家长方面。“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仍然是当前绝大多数家长的主要思想,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成才,而他们眼中成才的标准就是以后能不能考上名牌大学。加之出于对孩子沉迷电脑的担心,于是他们不支持甚至反对自己的子女花时间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学习上。

二、制定中学计算机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1、遵循实用性和通俗性相结合的原则。计算机技术复杂、高深、学生很难理解这些问题。为了使学生易于接受,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高深的专业术语通俗化,以简单、通俗、清晰的语言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知识。

2、遵循实践性和理论性相结全的原则。计算机科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特别注重动手上机实践。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重点应放在学生的上机操作过程,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掌握对计算机的使用。让学生在上机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

3、遵循娱乐性和知识性想结合的原则。计算机技术虽复杂、高深,但也充满无穷的乐趣。计算机中的各种娱乐软件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让学生在娱乐中理解计算机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潜在因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为“主动”、变“苦学”为“乐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学生亲自动手掌握了计算机技术时,会感到莫大满足和欢乐。

三、.利用年轻人好胜的心理,引入学习上的竞争。

首先,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上看,年龄在十多岁的中学生,大多有“争强好胜”的天性,但中不少学生在学习方面比较懒散,缺少竞争、好胜的劲头。对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采取多种形式,有意识的引入和组织学生们的竞争,激发他们在学习方面的“好胜心”。在具体形式和方法上,我们主要结合计算机操作的练习,先从简单的练习竞赛开始,比如“中英文打字”、“word排版”、等等比赛,以便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参与和竞争,对表现好的同学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通过组织多轮比赛活动,使更多的学生有表现的机会。在同学们逐步树立了学习竞争意识后,再结合课程的学习,不断增加比赛的难度和要求,将学习上的“竞争”经常化和深入化,因为在竞争过程中,脑、手、眼都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并且注意力要保持高度的集中,对学生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我校电教教研组曾组织过,计算机图形的“创意设计”竞赛,有一个女同学获奖后,非常的高兴、激动和自豪,她说:我从小学到初中,从未在竞赛中获过奖项,我做梦也没想到我会在这次竞赛中获奖,并且是一等奖。

其次,为了增加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我们对各种竞赛活动也进行了精心的组织和设计,使之充满趣味性,以吸引同学们的广泛参与。例如:在设计精神奖励的同时,适当地进行实物奖励,由学生自行担当比赛主持、评委、自行组织比赛,分组练习谁做得最好,谁当“老师”指导别人等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竞赛热情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逐步树立起来良好的学习竞赛氛围,也使得教学任务得以顺利完成。

四、做好中学计算机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机整合。

1、计算机教学能巩固和提高中学生的英语认识能力。计算机教学离不开英语。计算机的操作过程中,无处不是英语词汇的认识和理解过程。磁盘操作系统(dos)的第一个命令就是一个英语词汇,如复制文件命令“copy”就是汉语“抄写”的意思;磁盘格式化命令“format”就是汉语“格式”的意思;“视窗”操作系统(windows)也一样,中是没有复杂的命令,而是用鼠标(mouse)点击,但它的第一个程序也是一个英语词汇,如“开始菜单”就是“start(开始)menu(菜单)”。这样,学生可以在学习计算机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认识和巩固一些英语词汇,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认识能力。

2、计算机教学能巩固和提高中学生的汉语的拼音认识能力。计算机教学离不开汉字操作系统。汉字系统操作下的汉字输入法有很多,主要有区位码汉字输入法、拼音汉字输入法、五笔字型汉字输入法等等。在这些汉字输入法中,最简单、最适合中小学的莫过于拼音汉字输入法中的全拼汉字输入法。全拼汉字输入法的编码好为汉字的汉语拼音字母。如“汉”的输入编码“han”。中小学生对汉语拼音可以说是最熟悉的,他们在学计算机的拼音汉字输入法同时可以巩固和提高对汉字拼音的认识能力。

3、计算机教学能发展和提高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中学生的思维形式是从具体的动作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的逻辑思维。在计算机教育中,中文winkows9.x操作方便,图形界面美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这些具体、形象的图形界面来理解和掌握winkows9.x的一些抽象、高深的操作方法和设置方法,从而培养和提高中小学生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

总之,计算机教育是本世纪末教育的关键,是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工具。根据中学计算机课程教学的特点,对教学过程做了适当的改革,采取化整为零、分段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感受成功,并在学习过程中采取多种手段和个性化的教学安排,以鼓励学生。通过计算机教育,可以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在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使他们成为堪当重任的跨世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