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教学整合的实践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1-21
/ 2

浅析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教学整合的实践与思考

黄金强

黄金强(德江县沙溪中学贵州德江565200)

1.实践与分析

为了解计算机课件应用于化学教学的现状,调研化学教师中研发课件的水平,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教学整合的研究,天津市教研室化学室组织了中学化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的征集和评比活动。从征集到的我市中学化学教师设计、制作的100多件课件看,其中近10%的课件在内容的科学性、技术的先进性、资源呈现方式的交互性等方面比较突出,主要特点可概括为:课件是教师自己设计、制作完成的,说明我们的中学化学教师不但掌握了媒体的应用技术,而且还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的制作、开发技术,避免了在课件制作中发生科学性的错误。

信息技术的应用存在着地域性差异从课件报送的地区来看,多数来自市区。究其原因,一方面原因是农村学校的硬件不足,另一方面原因是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不高。而主要原因还是教师的意识,没认识到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只是作为演示工具课件中相当一部分是教师利用Powerpoint或者一些多媒体制作工具,再利用各种教学素材,编写的演示文稿或多媒体课件。用来形象地演示其中某些难以理解的内容,或用图表、动画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和理论模型,或模拟演示某些实验现象,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这样,通过合理的设计与选择,计算机代替了幻灯、投影、粉笔、黑板等传统媒体,实现了以往无法实现的教育功能。但从另个角度来看,在这种教学情境中,学生也只有听、看,没有实际操作的机会,因此,仍是被动型的学习。

2.思考与探索

基于以上实践和分析,我们认为,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教学整合的契机点,应在于创建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多样化的教学环境。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主要有接受型和探究型两大类型,各有千秋,要根据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的不同而选择。对一些学习内容来说,个体学习的组织形式是必不可少的,接受学习也是必要的,对于有些需要研究、参与、合作、探究的内容和主题就必须采取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从而促进学生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对培养未来需要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教学方式应当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教学的整合,能有效地创建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多样化的教学环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

创设教学情境是教师为激发学生的情感与激活学生的思维所做的准备,目的是使学生进入一种特定的学习状态。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建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的对象;教师则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课堂的主宰。要实现上述目标需要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整合,创建最理想的教学环境,以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使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特性可归纳为: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视等各种信息传输手段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可以激发学习者兴趣,引起注意。化学多媒体软件在内容组织上采用大量的色彩鲜明、活泼有趣的音像画面,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多媒体的人机对话、界面友善、超文本、人工智能、可编著工具、方便的外设、虚拟现实等功能,可以使学习者沿着自己的思路,适应自己的需要去发展学习的过程,可以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可以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极大地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化学是一门从原子、分子水平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及合成的学科,有些概念、原理、反应历程很抽象、不可见、难理解、难解释,借助计算机可以模拟粒子运动、分子形成、溶解过程等增强其直观性。化学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有些有毒、有污染、有危险、常规条件下难反应或无法操作,可用计算机模拟操作。化学还是一门应用很广的学科,如化学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可用计算机制作的图像、摄像等,使学生贴近社会、贴近生活,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进入社会。这样的教学过程能加强直观性,突破教学难点,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它可以快速、逼真地展现事物发展的历程和思维的过程以及反映现实生活的实际场景,为教学提供了新型的学习资源环境和辅助手段,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

计算机网络特性有利于实现培养合作精神,并促进高级认知能力发展的合作式学习。合作式学习要求为多个学习者提供对同一问题用多种不同观点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的机会,以便集思广益。这不仅对问题的深化理解和知识的掌握运用大有裨益,而且对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合作精神的培养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有利于实现培养创新精神和信息能力。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包括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与信息加工能力)是未来社会所需的人才必需具备的能力素质。这两种能力素质的培养需要特定的、有较高要求的教学环境的支持,多媒体的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正好可以为这两种能力素质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环境。

3.应注意的问题

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化学教学,可以扩大信息时空,但不能以此增加课堂知识容量,减少学生的思维活动,强化机械训练。应注意教学技术与化学教学要自然的结合,明确使用教学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引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统摄整理,展示应用知识的过程和成果,实现师生、学生间的交流,实现有效的教学。

加强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研究;教师要在研究教学内容,研究学生的认知水平、经验背景和参与能力之后,选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要从教学需要的角度出发来使用计算机,而不是为了用计算机而用计算机。与此同时还应考虑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要在充分了解自己教学的基础上使用计算机,发挥计算机的长处,而不是抛开一切只要用计算机就行。例如用计算机模拟一些复杂的化学实验,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但模拟实验无法全面体现化学实验的作用,不能以此取代化学实验。微观图景跟宏观现象有着本质的区别,不能进行简单的类比,在用计算机模拟微观图景时要注意避免科学性错误。

注重教学设计;把教学设计作为灵魂教师的专长是对学科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教学生的了解。因此,一般不提倡教师编制软件,可提供教学设计,我们提倡教师采用现有的软件和网络。

注意激发教师在教学中自发地使用;目前计算机应用于化学教学陷入了两难的现状,既有的学校无设备或设备甚少,无法开展;有的学校设备充足,而教师无使用的积极性,或教师能使用的机会很少,同样也无法开展。因此,笔者认为在学校的管理机制上,要注意引导教师从实际出发,利用现有的设备,激发教师在教学中自发使用的积极性。以上所述只是基于我们的实践与认识,有关问题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化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