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南淝河滨水空间满意度调查及优化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19
/ 2

合肥南淝河滨水空间满意度调查及优化策略研究

何晶晶

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合肥230001

摘要:南淝河作为合肥的母亲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在新的历史阶段承载着激活城市活力,提升城市品位,创造城市价值等重要作用。本文以南淝河沿线居民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深度访谈,运用定性与定量的评价方法对南淝河生态,交通,文化感知和空间使用四个维度进行需求评价。引入公众参与与社会学分析,为南淝河未来滨水空间规划提供有力支撑。

英文摘要:NanfeiRiverisbeencalledthemotherriverofHefei.Withthedevelopmentofthecity,NanfeiRiverbecomesmoreandmoreimportantinactivatingthelifeinthecity,improvingthetasteofthecity,creatingthevalueofthecity.Thisresearchdiddeepinterviewsurveyswiththeresidentsalongtherivertoknowtheirfeedbackaboutthewaterfrontenvironment,space,transportationandcultureidentity.Andusesthequantitativeandqualitativemethodtoanalysistheresult.ThisresultcanbeapowerfulsupportforthefutureNanfeiRiverplanning.

关键词:南淝河;滨水空间;访谈;满意度调查;公共参与

1.研究的背景及目的

南淝河背景历史介绍。城市规划策略,国家规划方向。南淝河是合肥名称的来源,也是合肥的发展源头。随着合肥城市的发展,推进南淝河两岸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特色滨水区成为当前全市的重要工作。南淝河由典型的工程型河流向生态型河流转型。建设部门将以更高标准、更广视野和更大格局推动两岸的规划建设工作。本次调研以访谈法为主。

2.研究方法

2.1访谈内容的设计

在访谈前需告知访谈者来意,及访谈的用途。访谈提纲设计分为背景,对南淝河感知及沿线空间使用三个方面。

背景问题包括,A1您的年龄是?A2.您现在的职业是什么?A3.您是居民或是访客?A4.您在河边的居住时间?A5.您有孩子吗?

对南淝河文化感知包括:B1.您知道南淝河么?如果知道或经过提示知道B2.您心目中南淝河是从那一段到哪一段?B3.您觉得南淝河有什么特色么?B4.有什么特色的公园与景观么?B5.有什么特色文化活动与文化场所?如果经过提示仍然不知道B5.如果知道有这么一条会考虑去河边走走么?B6.有觉得其它城市体验起来较好的沿河景观么?

河流沿线空间使用包括问题,C1.您去河边有什么样的活动?如果有,C2.是什么样的活动?C3.您觉得沿河哪些区域最舒适?(岸边、河堤、广场、步道、桥等区域)C4.您对南淝河两岸的环境品质最直观的感受是什么?C5.您如何到达河边?需要多久?C6.结合您参观的其它类似滨水区,您觉得好的滨水空间应该是怎样的?C7.您对未来南淝河的更新改造有什么建议?如果没有,C8.为什么不去南淝河呢?C9.增加什么样的设施能更吸引您?C10.觉得南淝河现存的什么样的问题?C7.您对未来南淝河的更新改造有什么建议?

2.2调研位置

本次调研选择在早晨与傍晚对南淝河东二环之西二环范围内人口较为集中的广场、亲水空间、桥梁、小区、重要建筑等14个空间节点进行走访,并对相关人群进行访谈。(详见图1)

2.3调研数据

本次调研人数总计29人,其中男女比例及年龄分布较为均衡,学历以本科以上人群为主。单独访谈时间在15分钟以上。

3.结果分析

3.1对生态满意度

调查发现,大部分居民对河水水质都给予差的评级。对于沿岸植物种植,一环以内居民大多表示满意,尤其以环城公园段及庐州公园段居民为多。生态品质亟需提高。建议改善水体水质,整改污水入河,对填埋垃圾进行生化分解。

3.2对历史文化感知

访谈中22人不知道南淝河的名称,26人不明确南淝河具体起始与流向,5人不能区分南淝河与环城河。在包河公园的采访中,笔者问:“您了解南淝河的范围么?“采访者回答”就是环城路这一圈么?“反应出南淝河文化辨识度低,及市民对老城区环城公园普遍评价较高。90%的受访人表示不了解南淝河的历史文化,南淝河现有设计无法体现南淝河及合肥的特色。建议加强挖掘河流对城市的文化意义,发掘文化场所,进行表示指引设计,策划沿河文化活动。

3.3对交通可达性评级

总体而言交通可达性尚可,沿河公共交通系统较为匮乏。选择骑车出行的人70%,骑车20%,公交10%,总体来说大多数受访者表示到达南淝河沿岸较为方便,由于安全性原因,大多数老人和小孩倾向于在堤岸上道路行走。建议改善河流亲水性和完善公共交通系统。

3.4对空间使用评价

访谈中跑步的多数市民表示,沿河步道不连续,跑道较少,沿河跑步存在一定安全隐患。青少年及家长表示,缺少篮球场等供青少年使用的公共设施。半数城市中心居住的老年人表示,沿河景观较好的地方缺少座椅、公共厕所等配套设施。而南淝河快速穿行人群表示绿化种类较为单一,缺少花卉等景观性较强的植物。建议增加步道连续性与曲折度,根据使用人群增加配套设施,增加花卉小品的沿河景观。

4.调研结论

调研得出南淝河生态感知上存在水质污染严重,生态多样性低,建设活动对生态破坏明显等问题。建议加强水环境整治力度,丰富生态多样性,划定生态保护区域。交通及安全问题主要为步道连续性差,机动车非机动车车行混杂,滨水区域安全性差。文化认知方面,南淝河存在严重的文化认知度低,缺乏文化场所,缺乏文化活动等问题。应当增加沿岸文化场所,策划沿河文化活动,挖掘文化潜力,打造文化品牌。空间上沿岸活动单一,缺乏停驻点,配套服务设施不足。建议增加驳岸类型,增加滨水开放空间,增加配套服务设施。遵循南淝河城郊示范段景观设计原则和功能定位,并重点对河道景观空间进行分类规划。

比起问卷调研方法,访谈法准确灵活,能深入了解居民所感所想。南淝河作为合肥的“母亲河“,其滨水景观对城市发展的意义重大。由城市的市民进行公共参与,为河流把脉定位,体现了南淝河滨水景观规划以公共生活为价值取向,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参考文献

张梦玺,丁绍刚,何娇娇,等.南京秦淮河滨水景观满意度调查--以中华门到雨花门段为例[J].现代园艺,2014(10):76-77.

陈世平,乐国安.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01,24(6):664-666.

南淝河景观设计组.城市滨水空间环境塑造——合肥南淝河环境景观设计概述[J].安徽建筑,2002(1):28-29.

宫明军,于一凡.合肥市南淝河城郊示范段景观设计[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1(7):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