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针配合体针、夹脊针治疗中风后遗症13例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头针配合体针、夹脊针治疗中风后遗症13例疗效观察

顾洪艳

贵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贵州贵阳550000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头针配合体针、夹脊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13例疗中风后遗症患者,所选病例均为出院后来所在社区医院进行康复理疗的家庭病床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头针配合体针、夹脊针疗法,观察本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治疗后意识水平量分数、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前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头针配合体针、夹脊针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预后效果。

关键词:头针;体针;夹脊针;中风后遗症

[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andanalyzetheclinicalefficacyofscalpacupuncturecombinedwithbodyacupuncture,Jiajiacupuncturetreatmentofapoplecticsequela.Methods:13casestreatmentofsequelaeofstrokepatientswererandomlyselected,theselectedcasesarephysiotherapyandrehabilitationoffamilybedpatientswiththelaterwherecommunityhospitaldischargeof.Allpatientsweretreatedwithscalpacupuncturecombinedwithbodyacupuncture,Jiajiacupuncture,toobservetheclinicaltherapeuticeffectofthisgroupofpatients.Results:thetreatmentofpatientswiththetotaleffectiveratewas92.31%,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elevelofconsciousnessscoreandneurologicalscoresaftertreatmentbeforetreatment,and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Conclusion:scalpacupuncturecombinedwithbodyacupuncture,Jiajiacupuncturetreatmentofapoplecticsequela,therewasasignificantclinicaleffect,cansignificantlyimprovetheneurologicalfunctionofthepatients,improvepatientoutcomes.

[Keywords]scalpacupuncture;acupuncture;Jiajiacupuncture;strokesequelae

【引言】

本研究随机选取所在社区医院2013年4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13例中风后遗症患者进行详细说明,对比头针配合体针、头针配合夹脊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所在社区医院2013年4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13例中风后遗症患者作为主要观察对象,进行详细说明,所选患者男性5例,女性8例,年龄59-80岁,病程5-23d,平均年龄(49.03±3.21)岁,平均病程为(15.47±6.24)岁。本研究所选病例均符合中风后遗症相关诊断和治疗标准[1],且患者与家属自愿参加研究活动。

1.2排除标准[2]

本研究符合所在医院伦理委员会相关规范,病例排除标准为:(1)年龄超过80岁及非首次患病者;(2)合并严重感染及内科恶性肿瘤者;(3)无法耐受针刺治疗者;(4)合并严重肝肾、心肺功能损害者;(5)精神疾病或其他因素致无法正常沟通者;(6)无法定监护人者。

1.3治疗方法

本组患者接受头针配合体针、夹脊针疗法,详细操作方法如下:

1.3.1头针治疗

根据不同症状表现及病变位置,正确选择头针刺入区域,如感觉区、语言区等。采用28号毫针,患者取坐位(或卧位),局部消毒后进针,头皮与毫针呈30°夹角,迅速向皮下、肌层刺去,捻转2-3次每隔5分钟行针一次,每分钟大概捻转100次左右,患者局部有热麻后,留针20-30min。

1.3.2体针治疗

①上肢:取八邪、外关、曲池、合谷等穴位;②下肢:取足三里、昆仑、绝谷、阳陵泉、风市、委中等穴位行针,15min取针。针对合并语言障碍者,加刺玉液穴、金津穴、廉泉穴等穴位。合并面瘫者,则加刺下关、地仓等穴位。

1.3.2夹脊针治疗

本组患者接受夹脊针疗法,严格按照患者实际病情,为其正确选择夹脊穴位。若患者合并上肢瘫痪,则针刺其颈夹脊穴位,下肢瘫痪则针刺腰夹脊穴位。施针过程中要在相应夹脊穴位上加2-4组电针,采用中强皮伴侣进行刺激,时间控制在15min左右,留针30min。2组患者均每天进行1次针刺治疗,10天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隔时间为3天,治疗时间为2个疗程。

1.4观察指标

对本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判定标准为:(1)基本痊愈:患者自觉症状消失,患肢活动功能良好,生活自理能力较强;(2)显效: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好转,患肢活动功能显著缓解,可步行;(3)有效:症状、体征好转,无法下地行走;(4)无效:未达到上述治疗效果。总有效率=基本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同时,对本组患者治疗前后意识水平量、神经功能进行评分,意识水平量最高分数为10分,分数越高表明意识水平恢复越好;神经功能缺评分总分范围0-45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高;

2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

本组患者基本痊愈6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

13例患者治疗后意识水平量分数、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及表2。

3讨论

中风属于临床常见病,属于急性脑血管的范畴,对患者身心健康具有严重影响。虽然近几年中风诊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若忽视合理治疗干预,则易合并后遗症,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针刺疗法属保守治疗方法,对改善患者临床中症状具有积极作用。

祖国医学认为,脑中风应归到“痹证”和“痿证”中,为“本虚标实”之证,其中“本虚”是指阴阳偏胜、气机逆乱。而“标实”主要表现则为风火相煽、瘀血内阻。中医针灸疗法逐瘀通络、温经通脉,能够有效增加血管内部血液流量,降低血管阻力。针刺患者头部、体位及夹脊的等高度敏感区域,能够显著改善血流变学相关指标,对促进脑水肿消失具有推进作用。

社区医院是慢性疾病防控的主要阵地,在其内部开展疾病诊疗综合性干预,能够为慢性疾病患者的诊断、治疗、预防提供更多科学依据,是实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科学化、现代化管理主要途径。本研究选取的中风后遗症患者均来自所在社区医院康复理疗的家庭病床,对其开展头针配合体针、夹脊针治疗,结果显示:

本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2.31.%,且治疗后意识水平量分数、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2组差异显著(P<0.05)。上述结果与权威文献[3]报道结果相符,说明与头针配合体针相比,头针配合夹脊针疗效更为明显,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总而言之,头针配合体针、夹脊针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效果显著。头针配合夹脊针疗效更为显著的主要原因在于,夹脊穴能够通过经络系统联通五脏六腑,进而调节全身气血,促进偏瘫肢体功能的恢复。

参考文献:

[1]段本栋.针刺康复配合中药辨证施治治疗中风偏瘫90例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14(06):41-43.

[2]梁燕.头针结合体针治疗中风偏瘫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04(30):116-117.

[3]卢春玲,刘蕾,梁艳.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64例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4,35(11):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