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循证护理在肝性脑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探讨循证护理在肝性脑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勤

(安徽省铜陵市立医院安徽铜陵244000)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肝性脑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肝性脑病患者,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病死率等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病死率等临床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经对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肝性脑病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措施后,可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予以临床推广。

【关键词】循证护理;肝性脑病;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5-0233-02

引言

肝性脑病是一种由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症。目前随着循证医学研究不断深入,常规护理已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而循证护理这一新型的护理模式逐渐受到护理人员广泛重视,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运用现有最新、最可靠的科学证据为患者服务[1]。本研究以在我院随机选取的40例肝性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循证护理的价值,并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做以下报告: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性脑病患者40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为35~72岁,平均年龄为(51.21±4.63)岁。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则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措施,其具体措施如下:

1.2.1寻找致病因素循证支持:诱发肝性脑病的高危因素可按照结果的严重程度分为低血糖、缺氧、严重感染、不当用药、高蛋白饮食、水电解质紊乱和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宜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减少蛋白质摄入量,及时清楚肠道内积血,保持大便通畅,给予便秘患者灌肠以酸化肠道,降低氨的产生;确保患者体内水电解质保持酸碱平衡,若患者处于肝硬化失代偿期,通常会伴有大量腹水和水肿,因此护理人员必要时应给予利尿剂治疗;同时,护理人员要做好患者皮肤和口腔、管道以及会阴部位的护理,协助患者定时拍背翻身,定期进行消毒隔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基础护理措施,以避免出现继发性感染,

1.2.2护理安全管理循证支持:住院期间,由于肝性脑病患者可能会出现昏迷、幻觉、焦虑、狂躁、忧郁、判断力缺失、不安及定向障碍等原因,极易发生的安全事件主要包括跌倒、压疮、滑脱、导管、坠床等。患者护理:患者入院后要及时进行压疮、坠床及跌倒评估,并做好评估结果记录;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解释清楚潜在的危险事件,以提升患者的危险防范意识;针对病情严重的患者要增加巡视次数,并选派专人看护,正确使用相关防范用具;在病房内和医院各处粘贴警示标识,给予患者佩戴身份信息腕带,病情严重者要加强翻身,以避免发生褥疮;同时要清楚病房内的尖锐物品,防止误伤患者;另外,护理人员还要定期检查患者管道情况,确保正确置管,预防出现意外拔管事件。

1.2.3脑水肿护理循证支持:脑水肿通常是由低氧血症和内毒素血症所引起的,其护理的目的是为了降低颅内压,消除危险因素[2]。患者护理:限制水、纳的摄入量,并保证输液量均匀输入,床头适度抬高,加速回流脑静脉;同时,给予高流量吸氧,保持正常体温,适当使用冰帽保护脑细胞,密切观察临床表现,以避免脑疝的发生[3]。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死亡率等临床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两组患者采取相关护理后的住院时间、死亡率等临床效果数据均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采取相关护理后,实施循证护理模式的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死亡率等临床效果上均明显优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经比较(P<0.05),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请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

3.讨论

肝性脑病的发生大多有诱因可循,通常肝功能损害越重,肝性脑病的程度就越深,死亡率也就越高。随着经济和生活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肝性脑病患者的护理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常规的护理模式目前已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只有通过及时的治疗和恰当的护理措施,才能控制肝性脑病的恶化,尽早治愈患者的病情。而循证护理的实践为深入细致地开展护理活动创造了基础条件,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了重要的解决方案和措施。本研究表明,实施相应护理后,采取循证护理模式的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死亡率等临床效果均明显优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死亡率为零,经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肝性脑病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有效缓解肝性脑病的恶化,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予以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胡雁.正确认识循证护理,推动护理实践发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6(9):714-717.

[2]徐道振,周霞秋.病毒性肝炎临床实践[J].转化医学2016:289.

[3]保志军,马雄,邱德凯.轻微肝性脑病的诊断方法及评估[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6,13(11):878-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