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实现“无为而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实现“无为而治”

黄清

浙江省浦江县黄宅镇中心小学322200

摘要:改革创新成为时代的主题,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当代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课堂教学要促进学生的全面、持续、良性发展。本文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为例,提出教师在课堂中应有所“为”、有所“不为”,摒弃传统观念,创新思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无为而治数学课堂教学

作家克雷洛夫的寓言《杰米扬的鱼汤》中写道:杰米扬是一个热情好客的人。一天,有个朋友远道而来,杰米扬十分欣喜,亲自下厨做了最拿手的鱼汤。朋友喝下第一碗,感觉很不错。杰米扬劝他喝第二碗。第二碗下肚,朋友觉得有点多了。可是杰米扬没有觉察到,仍然继续劝朋友喝汤。朋友终于忍无可忍,扔下碗,转身离去。这个故事说明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就会引起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这在心理学上称为“超限效应”。

如果我们数学老师在课堂上也像杰米扬一样,不管学生是否乐意接受,一味地往学生脑袋里强塞知识,学生是不是也会像那位友人一样,逐渐对数学失去兴趣,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消退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甚至厌恶数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理解,掌握,探究,淡化教的痕迹。要摒弃一些传统的观念、方法,摒弃老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提倡以生为本、师生双赢以及体验学习。那么,教师如何正确处理“为”与“不为”的关系呢?通过教学实践,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着手:

一、“无为”的前提——以生为本

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他们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地开展数学思维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投入对知识的探索,让他们都在积极观察、实验和讨论中感应、获取知识,从而在情感上得到满足。

数学教学中的学生能够自我探索和创新。教师应鼓励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发现和提出的问题,并通过自己的调查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使教师处在“无为而治”的状态。比如我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新课导入时问学生:同学们喜欢玩套圈游戏吗?如果现在班上选取几位同学进行套圈比赛,你认为怎么站比较公平?学生回答众说纷纭,最终认为站成圆最公平。紧接着教师追问:你见过圆吗?你在哪儿见过圆?能描述一下吗?一直说下去能说完吗?要进行套圈比赛的圆肯定比较大,该怎么画呢?最后揭题:为什么站成圆形大家会觉得比较公平呢?这样把学生周围的数学素材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枯燥的数字,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生动有趣的东西。这样的导入教师轻松自然,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自然而然地主动投入了学习过程中。

二、“无为”的条件——师生双赢

虽然生与师在传统的定义上的角色扮演不一样,但是都具有平等的人格,教师应该避免使用一些带有强制性的词语或手段以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因此,学生以何种状态投入数学学习,比习得何种数学知识更为重要。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情景,学生在课堂上鼓足勇气站起来,但没有答对问题,老师只是简单地说了句:“不对,请坐!”这使得学生的自信心倍受打击,再也不敢大胆地站起来了。这说明,学生的自信心是非常脆弱的,在他的内心强烈需要老师的称赞而害怕老师的批评。老师应该努力营造开放的教学氛围,用商讨、合作学习的形式组织教学。这样,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发散思维。

三、“无为”的过程——体验学习

教师通过“有所为”,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数学教学过程中,使其逐渐体验和感受其所学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并进一步达到认识其原本的效果。新课程强调“体验式教学”,尤其是在数学概念教学时,老师告诉学生不要急于下结论,而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其观察、实验、归纳、类比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过分强调结论,学生只是一味地模仿知识和记忆;但如果老师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引导学生参与,就可以培养学生科学认知的能力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因此,可以说体验的过程比记忆结论更为重要。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等角色中“有所为”,在“指挥者、灌输者、独裁者”等角色上“有所不为”,这将使我们在数学教学改革的道路上遇见更多的风景。而这一路,关于“为”与“不为”的问题将是我们长期的课题,希望我们的教学可以处在“无为而治”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刘兼孙晓天《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0-121。

[2]杨庆余《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215-216。

[3]张启航杨永建《小学教学设计(数学、科学版)》.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3):31。

[4]邵瑞珍《学与教的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5-16。

[5]董奇编《儿童创造力发展心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17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