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及水污染检测技术剖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水环境及水污染检测技术剖析

潘影

陕西环境监测技术服务咨询中心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当前我国水环境污染现状,并对水质的检测技术和污染检测指标进行了全面探析,以期为后期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水环境;水质污染;检测技术;检测指标

一、现阶段我国水环境污染现状

简单来讲,所谓的“水污染”其实指的是水资源受到的污染,而这里的水资源既包括天然可直接利用的资源,也涵盖不可直接利用的资源,而经大量调研数据分析可知,在当前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的产业时代背景下,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市场规模也在逐渐扩大,从某方面来讲,这种发展趋势虽然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但与此同时各种环境问题也层出不穷,其中由于工业污水的大量不规范排放,导致当下城市的水环境结构遭到了严重破坏,从目前来看,在中国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城市水域都受到了污染,城市总缺水量比例也在逐年上升,保护水环境的生态平衡刻不容缓。

二、水质的监测指标以及检测技术

(一)水质的一般指标及检测技术

从某方面来讲,在对水质进行监测的过程中,全面掌握和了解一般指标的检测内容和检测方式不仅能明确当前水环境的污染程度,与此同时还上述检测数据还可作为水环境污染问题防治和处理的数据,从而为后续水质管理人员各项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具体来讲水质的一般指标和检测技术主要有:

其一,水温。目前来看在进行水质检测的过程中,常用的水温检测技术手段有颠倒温度计法、水温计法和热敏电阻温度计法,其中由于水温计法在测量过程中具有可根据需要随时调换摄氏、华氏计量方式以及使用时间长的优势,因此是水温测量中应用最频繁的一种检测技术;

其二,溶解氧。现阶段在进行水质检测的过程中,常用的溶解氧检测技术手段主要有四种,即——叠氮化钠修正法、修正碘量法、高锰酸钾修正法以及氧电极法;

其三,电导率。当前在进行水质检测的过程中,为从根本上保障电导率检测技术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确保其检测设备的先进性是极为必要的,而通常来讲,平衡电桥式电导仪、电阻分压法电导仪以及电流测量法电导率仪是应用最为频繁的几种设备;

除此之外,在对水质进行检测的过程中,一般指标除了包含水温、电导率以及溶解氧外,ph值、色度以及浊度的测量数据都可作为水质监测数据,用以为水资源管理领域工作者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水质的污染程度指标和检测技术

根据相关数据调查可知,在进行水质监测过程中,对水质污染度进行监测从某方面来讲,不仅是促进和谐社会、推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此外在保证人们生命健康安全等方面也发挥了显著优势,具体来讲水质污染程度指标和检测技术主要包括:

其一,生化需氧量。生化需氧量也被称之为生化耗氧量,通过对其数值进行检测可有效地了解当前水环境中含有的污染物数量,而检压法、库仑法、五天培养法以及微生物电极法是现阶段应用最频繁的几种检测技术;

其二,化学需氧量。从某方面而言,为确保数值检测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通常来讲水样指定为一升,即通过检测1L水中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来对其污染物含量进行判定,目前常用的检测技术主要有光催化氧化法、重铬酸钾法以及电化学分析法等;

其三,有机物质总量。有机物质总量也被称之为总有机碳,在对其进行检测时,通过燃烧的方式来把水样中的有机物全部氧化,从而获取先关有机物的总量是现阶段检测人员的检测技术手段。

(三)水质中污染成分指标及检测技术

目前来看,在当前工业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的产业时代背景下,部分企业在进行废弃物排放过程中,往往未对排放物进行处理而直接投放到城市水环境中,从而不仅导致其内含量大量的重金属离子,如镉、汞、铅、铬等,此外氰化物、矿物油的排放在一定程度上也对严重破坏了周遭的生态环境,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埋下了巨大的隐患,故此为从根本上提高检测质量和检测效率,工作人员需根据不同类型的污染源采取不同方式,如:

其一,通过利用吸收光度法、双硫腙分光光度法以及示波极谱法等检测水质中的镉含量和铅含量;

其二,通过利用冷原子吸收法、冷原子荧光法、双硫腙分光光度法等检测水质中的汞含量;

其三,通过利用硫酸亚铁铵滴定法、二本碳酸二肼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等检测水质中的铬含量;

其四,通过利用硝酸银滴定法、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等检测水质中的氰化物含量。

三、结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工业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周遭的生态环境却遭到了严重破坏,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污水排放量的不断增加,城市水环境受到了严重污染,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与此同时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故此加强对水污染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龙海燕.水环境与水污染检测技术探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12(8):30-30.

[2]张保见.水污染处理中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应用[J].广东化工,2017,44(4):93-94.

[3]赵新红.水环境及水污染检测技术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12(9):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