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网络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4-14
/ 1

试论网络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何喜全

◆何喜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741000

一、互联网的特征

1.受众广。大部分的职校学生都有过上网的经历,绝大部分学生都拥有QQ、Msn、Email等电子工具,他们通过这些电子工具或者聊天或者玩网络游戏或者获取信息等,甚至有少数同学利用网络来做些违法乱纪的事情,严重损害了当代学生的形象。

2.信息量丰富。互联网的信息异常丰富,小到个人之事,大到国情民风,从天文到地理,从人文到科技,可以说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3.时效性强。互联网传递信息的速度非常快,往往一个事件刚刚发生,就可以通过网络传遍世界各个角落。各种各样的信息层出不穷,信息更新的速度前所未有。

4.交互性。互联网的一个特点是,即使远隔千山万水,即使彼此互不相识,也可以通过网络相互结识,并将彼此的想法、意见、情感等因素交互传达,从而加深双方之间的相互了解,这已成为吸引学生的重要原因。

5.虚拟性。互联网在网上构筑的是一个虚拟的现实世界,尽管现实情况纷繁错杂,但是,互联网依然可以建构一个不真实的世界。现在,通过网络可以实现购物、交易,甚至实现网络结婚等行为。

二、互联网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1.正面影响:(1)知识通过互联网加快了传播速度,使得互联网成为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主要渠道,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知识权威的垄断。

(2)互联网的存在拓展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改变了青年学生的认知方式。传统上,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主要是师生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和交流的渠道非常狭窄而且有限,容易使教师限于固有思维,也不利于学生提高能力,而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信息网络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同时,青年学生感知周围世界并对周围环境进行分析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网络信息的获取使得学生能更全面、更真实地观察世界并做出合理判断。

(3)网络技术的发展,拓展了学生创业和就业的空间。

(4)网络的高度开放性和平等性使更多的学生能够通过网络接受知识和观念,降低了教育的成本,提高了教育的普及率和综合社会效益。

2.负面影响:(1)网络信息传播的开放性和无国界性,使当代学生面临着西方意识形态的全面渗透。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和文化侵蚀加剧,会造成学生原有的稳定的传统文化的分裂和趋异。同时,各种封建迷信、腐朽思想以及色情、暴力等内容的网络垃圾会造成学生是非观念模糊,积极向上的心态日渐消弥。

(2)网络使传统的交流、沟通方式产生变化,人际交往行为减少,人际关系淡化,甚至会造成个体的孤立化,导致人际交往能力的下降,个人容易产生紧张、孤僻,难以应对突发的事件。

(3)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淡化了青年学生的道德责任,导致学生违法和不道德的行为增多。

(4)由于网络游戏、娱乐功能的开发,使得很多学生沉迷于网络而不可自拔。

(5)网络中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规模、影响的地域范围或是媒体的表现形式等方面都超过了以往的大众媒体,给人们提供了自由度的同时,也使得国家管理社会的难度加大。许多源于民众自发抗议很快就会形成有组织的集体活动,即使是对媒体和舆论予以高度控制的国家和地区也不能避免。

三、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1.观念创新,要破除两种观念,确立重视网络领域的思想政治工作。面对网络的迅猛发展,很多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老师会出现两种心态或者观念:一种是把网络的负面作用无限夸大,视网络为洪水猛兽,坚决抵制学生上网;还有一种想法是选择逃避,认为既然不能利用网络,那就逃开。这两种观念都是错误的,网络确实存在负面影响,但是凡事都是有两面性的,作为思想政治辅导员,更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负面影响要避免,正面影响也要发挥。另外,面对网络逃避也不是办法,问题始终要解决,逃避只能令解决事情变得更困难。所以,这两种想法都要破除。对于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把网络看成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一个必须给予足够重视的阵地,在头脑中真正树立网络领域的思想工作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观念。

2.制度创新,要将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处理。首先,应该制定学生上网的网规网约,可以要求学生共同参与制定,以便制定出的规章更贴近学生、更有利于执行。近年来,我国相继制定出了《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法规,但是以青少年为对象的网络法律法规相对空白,应该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其次,要把网络作为一个平台,开设网络平台,利用BBS、EMAIL等方式加强和学生的联系,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把握学生的思想变化规律。

3.方法创新,要多头并进。首先,要提高教育者素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信息素质教育,适应网络时代要求,教育者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教育的实效。其次,借助网络技术研究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新理论,通过实践的不断摸索,积极探索网络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及时追踪网络时代发展需要的教育理论体系。再次,加强对学生进行网上心理健康的教育。网上心理健康教育能使学生把握自己的行为,避免不利现象的发生。最后,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调查发现,许多学生之所以上网是因为“寂寞无聊”,通过上网可以解除压抑或者苦闷。因此,要积极开展各种校园活动,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进来,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进而增强他们的认知、交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