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体会

李伟文1庚美玲2

李伟文1庚美玲2

(1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安流人民医院514437)

(2广东广州市从化区人民医院514437)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82例确诊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常规西医治疗组(对照组)和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组(观察组),每组各4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经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后,显效34例,有效4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能够取得理想的疗效,且操作简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辨证分型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3-0348-01

反流性食管炎(RE)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因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导致食管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或溃疡等炎症病变。临床主要表现为反酸、烧心、胸痛、吞咽困难、吞咽疼痛等[1],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常规西医治疗主要采用抑酸药和促胃肠动力药,但临床疗效不理想,且容易复发,笔者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满意,现将相关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82例确诊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反流性食管炎相关诊断标准,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并经胃镜检查确诊,排除消化道溃疡及癌变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着对照组,每组各41例,其中观察组男性24例,女性17例,年龄23~79岁,平均年龄(43.6±1.9)岁,病程1~10年,平均(4.3±1.2)年。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9例,年龄21~80岁,平均年龄(43.5±1.9)岁,病程1~12年,平均(4.8±1.4)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即给予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气郁痰阻型方用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方药组成:茯苓12g,制半夏、厚朴、郁金、紫苏梗l0g,陈皮6g,甘草、桔梗各5g。肝胃郁热型方用左金丸加味,方药组成:乌贼骨、白芍各15g,浙贝母、延胡索、川楝子各10g,青皮、甘草各6g,黄连3g。瘀血阻络型,方用血府逐瘀汤,方药组成:当归、干地黄、桃仁、川芎各10g,红花、丝瓜络各6g,甘草5g。上述中药温水煎服,早晚各服1剂,30d为一个疗程。

1.3疗效评价标准[2]

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胃镜检查食管黏膜炎症消失,无胃内容物反流现象;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减轻,胃镜检查食管黏膜炎症好转,胃内容物反流减少;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改善,胃镜检查食管黏膜炎症无改善,胃内容物反流有反流现象。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如表1所示,观察组患者经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后,显效34例,有效4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组别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观察组(41例)34(82.9)4(9.8)3(7.3)92.7﹡

对照组(41例)25(61.0)5(12.2)11(26.8)73.2

注:﹡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近年来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其治疗原则是减少胃内容物反流,降低反流物的刺激性,改善食管下段括约肌的功能,胃肠动力药、制酸剂、黏膜保护剂联合应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具有一定的疗效,但疗效尚不理想,且停药后复发率较高[3]。随着祖国医学的发展,中医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发挥着一定的优势。

反流性食管炎属中医“吞酸”、“吐酸”、“噎证”、“胸痹”、“食管瘅”等范畴[4],病因主要与饮食不节和情志失调有关,其基本病机为肝胃气滞,胃气上逆,此疾病位在食管,但与肝、脾、胃相关[5]。因此,在中医辨证分型基础上施治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本研究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7%,略高于张燕梅[6]的研究结果(90.0%)。气郁痰阻型患者应以疏肝理气、开郁化痰治疗为主,对待肝胃郁热型患者以疏肝清热、和胃降逆治疗为主,对待瘀血阻络型患者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治疗为主。

综上所述,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能够取得理想的疗效,且操作简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彬彬,叶蔚.反流性食管炎及其并发症的中医辨证论治思路[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10):2275-2277.

[2]杨鸿,张传涛,杨蕻,等.和降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5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6(6):3-4.

[3]孙翠,陈兵.柴平汤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30例临床观察[J].国医论坛,2012,27(6):25-26.

[4]崔新富.脾虚胃弱型反流性食管炎62例中医药治疗[J].中医临床研究,2012,4(9):81-83.

[5]陈照基,陈世禧,甘子华.中医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0例[J].四川中医,2012,30(8):97-98.

[6]张燕梅.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反流性食管炎66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4):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