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之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之策略

邓小蓝

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鸿都小学514021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性,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应致力于这一点。就如《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是新课改的重要目标之一,未来的文盲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

一、培养学生的自学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只要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就会产生强烈的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兴趣是推动学生自我学习的一种驱动力,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其自学能力。那么,语文教学中自学兴趣的培养都有哪些途径呢?

1.课前激发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自学兴趣,首先要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如能迅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能诱发他们的自学兴趣和求知欲,提高整堂课的效果。课前导入激趣的方法很多,如音乐歌曲导入、插图导入、对联导入、谜语导入、故事导入、影视导入、创设情境、设制悬念等等,无论用哪种方法,只要能刺激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强烈的兴趣就行。如教《紫藤萝瀑布》时,教师首先展示有关的图片,学生看得如痴如迷,然后老师加以引导,学生就迫不及待地翻书自行去了解了。

2.课中培养兴趣。在课堂上设疑是培养学生自学兴趣的重要手段,能够开启学生心智、激发学习动机、推动学生更有效地获取知识。只要“疑”设得好、设得精、设得巧、设到点子上,就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启发他们去大胆地释疑,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信心。所以,老师需要想办法把“疑”设到学生的“动情点”“兴奋点”上,让他们不由不发,不能不发,发而后快。在这一思维流程中,求异、创新的思维火花,也会随之迸发。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课堂上尤其要保护和激发差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和一般学生一起享受学习的乐趣。

3.课后增强兴趣。课后,我们仍可结合学习的内容,进一步增强学生兴趣,安排一些自课内所学向课外延伸的活动,使学生的自学兴趣延伸至课外相关知识的学习积累。比如在各种教学手段中,竞赛是一种能很好地刺激学生形成为自尊好胜而奋斗的自我提高内驱力的手段。教师恰当地在课后开展学习竞赛,能促使学生已经形成的学习动机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又如定期组织一些书法比赛、朗诵比赛、语文知识竞赛等活动,不但激发了学生自学语文的兴趣,也为语文学习增趣不少。

课前、课中和课后的语文活动形式灵活多样,只要教师因势利导、指导得法,就能使学生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广泛引发兴趣并乐于继续求异和发现,从而提高自学能力。

二、指点行之有效的自学方法

1.圈点法。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一边读一边思考,并且在个别地方作上相应的勾画圈点的记号,例如生字词用短直线“------”,疑难语句用曲线划出,“~~~~~~”,语言优美生动的句子、总括句或佳妙句,用小圈子“。。。。。。。”在下面圈出等等。全凭个人喜好,各人有各人的方法,但归纳起来一般可分成两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初读,即在读第一遍时,由于对文章还很陌生,阅读的重点在于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它的整体脉络,做到“哑巴吃汤圆——心中有数”。作标记时可以使用红、蓝铅笔和一套自己爱用的符号圈点,勾画出文章的要点、难点和疑点,为下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第二步,重读整理,即依据第一遍读时所作的各种符号复习要点,攻读难点,思考疑点。经过这番攻读,先前初读时勾画或圈出的难点、疑点此刻不再是疑难点,开始时确定的某些要点此时也可能感到不是太重要的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对初读标记加以整理。具体地说,该省去的省去,该增添的添上。重读并整理之后,学生便会感到所读内容的条理变得清晰,相关知识不但牢记在心,而且对所读的文章也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

圈点的方法使用方便、促进理解、易于检查、增强记忆、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又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眉批法。指导学生利用眉批法,在书本的上下左右空白处写上自己每次阅读时的感受与心得,主要解决评价文章的局部性问题,每篇眉批可写上4处左右。其中包括对文章肯定性、欣赏性的见解,还包括质疑性、否定性的揣摩,更包括疑惑性、拓展性的想象,均可以记下。比如遇到较为突出的优点,可用“生动形象”、“有力”、“好”等简短词语,所使用的语言最好能明确具体切实,并且具有针对性,同时可将这一部分文字用红笔标出,避免空话套话,以便与文章进行对照。下次阅读同一文章时,学生受到不同环境、心境的影响,他们定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收获。

3.范例练习法。虽然我们平时对学生进行了一定的学法指导,但这些指导往往是零碎的、松散的、不够系统化的。在这种情况下,当学生独立学习综合内容时,常常会有无从下手的感觉。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和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消化吸收、掌握巩固并转化为能力,培养他们去自觉完成一定量的范例练习,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有所收获。教师可以在安排学生独立学习之前寻找、提供与课文内容结构相近、写法相似的范例。

总之,学生接受语文教育,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是为了获取多方面的学习能力,如学会独立思考等。教师为学生提供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指导和点拨,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和训练,使他们逐步由“学会”到“会学”,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并得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就能做到为学而教,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