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于培芝

于培芝(辽宁省丹东市妇女儿童医院?118000)

【摘要】根据临床资料,针对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发生的医源性皮肤损伤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原因有:锐器伤、压伤、敷贴黏贴或撕脱伤、药液外渗引起的皮肤损伤等。防范措施:加强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做好皮肤护理评估;输液时注意观察,及时发现针头有无脱落、有无外渗等,及时给予处理;进行备皮操作规范化培训;加强仪器使用前的培训,指出潜在的隐患,告知护士,尽量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做好物品、管道等规范管理,防止硌伤;使用绑、夹功能的护理用具时,应及时松绑、换位;因病情需要固定体位的患儿,要密切观察局部皮肤变化,可采取按摩、加纱布垫等措施。

【关键词】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原因?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1-0168-01

在临床护理活动中,新生儿皮肤护理出现的问题远多于成人。主要是因为新生儿皮肤柔嫩、角质层薄,血管壁通透性强的原因,尤其是早产儿,护理不当极易造成皮肤损伤,这不但会给患儿带来不应有的痛苦,还会引起许多护患纠纷。因此,我们根据临床资料进行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原因分析,并制定、完善了防范措施,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

1?临床资料

我院新生儿科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共收治了744例患儿,其中有29例在住院期间发生了皮肤损伤,足月儿占13例,早产儿占16例。静脉输液过程中造成的不同损伤4例,胶贴引发的损伤5例,压伤6例,摩擦伤11例,其他原因造成的皮肤损伤3例。我们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上述例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原因及潜在的因素。

2?原因分析

2.1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不强,操作前未作局部皮肤评估:颜色、弹性、皮疹、水肿等,对潜在的护理问题无法采取应对措施。

2.2静脉输液过程中造成的不同损伤

2.2.1静脉输液时敷贴固定不牢,加之患儿躁动,导致针头脱落造成划伤1例;

2.2.2护士备皮操作时未固定住患儿头部、用力过大等因素,造成刮伤2例。

2.3使用胶布、敷贴、电极片、探头固定时引发的损伤

2.3.1黏贴时间过长强行揭取造成撕脱伤2例

2.3.2局部出现红肿、丘疹等过敏反应2例。其原因是患儿对胶带本身的材料或粘胶过敏[1].

2.3.3汗液刺激,贴下出现水疱、分泌物等炎性反应1例

3防范措施

3.1加强培训、选用高年资的责任护士

3.1.1加强新生儿科护士培训,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汇总以往的案例,进行分析、教育,引起重视,对潜在的护理问题及时反馈、告知护士,并采取有效的措施。

3.1.2责任护士必须由责任心强、有爱心,且在新生儿科工作3年以上的护理经验丰富的护师担任。

3.2加强基础护理

3.2.1做好皮肤的常规清洁护理,巨大儿皮肤皱褶处,要保持洁净干燥,必要时涂爽身粉.早产儿皮肤更加薄嫩,操作时要分外小心轻柔,有时自认为正常力度的按压和绷紧皮肤的手法都会造成皮肤损伤及时修剪指甲,防止自伤或她伤

3.2.2加强患儿舒适管理,减少哭闹和过频的肢体活动,防止皮肤与床铺、衣物等摩擦引起皮肤损伤

3.3静脉输液时要密切观察及交接班,尤其是特殊用药。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免导致严重的后果。当局部出现红肿、硬结、发白、水疱、发黑时应立即停止局部输液,报告医生,根据外渗分级进行处理,I-II级通常用25%硫酸镁局部外敷,III-IV级采用局部封闭,外渗后及时处理,向十个方向分别皮下注射透明质酸酶15U/ml[2].

3.4止血带、血压计袖带、监护仪指套等绑扎松紧要适宜,并及时取下及更换位置,1-2小时更换一次监护仪指套的位置;

3.5使用CPAP的患儿,可使用亲水敷料黏贴局部鼻粘膜,减少鼻塞压伤和摩擦伤[3]。行气管插管的患儿,护理时可按照面颊大小剪取约3cm?5cm亲水性敷料2块,分别贴于2侧面颊,再将固定插管的胶布黏贴于敷料上,另外要注意枕部皮肤护理,经常按摩,防止压伤,并加强交接班。

4?讨论

医源性皮肤损伤是由于医疗活动中操作不当或仪器故障所造成的与原发病无关的皮肤损伤。其中许多因素是可以避免的。因此我们在临床护理活动中应加强护士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护士技能培训,重视护理操作环节的质量控制,不断地进行分析、总结,找出医源性损伤发生的原因及潜在因素,制定、完善护理措施并加以落实,保证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辛明珠.肿瘤外科病人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的类型及预防[J].护理研究,2005,19[8]:1454-1455.

[2]卞春华.局部封闭联合硫酸镁湿敷治疗强刺激性药物外渗损伤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3]:12-13

[3]卢林阳、胡少文.早产儿应用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引起鼻损伤的预防性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