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小学教师入职教育对我国入职教育的启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3
/ 3

美国中小学教师入职教育对我国入职教育的启示

冯娇娇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400000

摘要:美国是最早实施教师入职教育的国家之一,迄今为止已形成了完整的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指导原则、教育标准、教师专业发展和入职指导计划以及相关的评价体系。其对我国的中小学教师入职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美国的中小学教师入职教育制度及进行分析总结,为进一步优化我国入职教育制度改革作一些有益的尝试。合理借鉴美国经验,从而为我国中小学教师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和构想。

关键词:美国教师教育入职教育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各国就逐步意识到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教育的重要性,而教师的入职教育也出现在世界教育的舞台上。在1984-2005年间,美国约近42个州实施了法定的初任教师入职指导计划。迄今为止,美国中小学教师的入职教育已经从非正规的转变成了全面的、科学的、系统化的教育体系。具体呈现为以初任教师准入制度为基础,教育内容符合教师成长需求,强调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形成了系统的、完整的、特色的评价体系。

一、美国中小学教师入职教育制度基本情况及其特征

1.入职教育制度

(1)美国中小学教师入职教育指导原则。

美国各州的关于教师入职教育有不同的特征与模式,但都有同一个指导原则:

①责任共享与互相支持的文化氛围(CultureofSharedResponsibilityandSupport)。

②初任教师与有经验教师间的互动(InteractionofNewandExperiencedTeachers)。

③持续的教师专业发展(ContinuumofProfessionalDevelopment)。

④实务性的评价(Down-playedAssessment)。

⑤明确的目标(DefinedGoals)

⑥有力的保障(StrongCommitment)。

正是这六项基本原则构成了美国各个州各个学区的教师入职教育成功进行的基础。依据这六项基本原则,各个州都制定符合自身需求的入职教育计划。其中包括教学指导活动的开展、教育导师的选取、教育评价方式的制定等。各种教育体系也正是由此发展进步的。

(2)美国中小学教师入职教育的构成要素。

美国的各个州的教育政策存在差异导致了各州和各学区的中小学教师入职教育的实施形式、内容设计、评价等多方面存在差异。但总体来说,入职教育的基本要素大致相同。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①定向课程:入职教育中的定向课程一般是帮助新教师学习了解各个州的政策,程序,课程安排,使教师能够更快地适应学校工作。

②专业发展研讨会:这是专门针对新教师群体的研讨会,其中涉及了许多教育教学的重要领域。

③支持与帮助:导师支持、行政支持、同行支持、外部支持。四者相辅相成共同给予新教师教学进步和问题的解决提供帮助。

④限定时间:新教师与优质教师互相交流,使新教师有更多的机会,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最大限度的进步。

⑤信息反馈:通过新教师的信息反馈,学校以及导师能够有的放矢,指导新教师并建立专业发展目标。

正是这五个要素构成了美国中小学教师入职教育的实体,五种要素相辅相成,共同进步,使之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作用,达到入职教育的目标。

2.入职教育的特色

(1)多种实施形式并行。

美国各州教育政策的不同导致了中小学教师的入职教育实施的侧重点亦有不同。不同的实施形式是美国入职教育政策和而不同的表现,各个州根据自身要求,选择合适的实施形式,从而保证入职教育的成功。数种实施形式各有优势。其中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种:

①教学导师指导式。这是实施入职教育的最普通、最有效的方式。教学导师与新教师直接接触,交流指导。同时,教学导师的选取也是十分严格的,遵循了一定的规则。

②评价导向式。以评价导向的入职教育对于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十分严格,对教师教学行为的细化度非常高。要求教师们进行反思,达到快速成长。

③教学档案袋式。着重于集合教师工作内容,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专业发展和工作任务进行客观的描述,从而进行有组织的呈现。整个过程贯穿入职教育始终,属于形成性评价的一种。

④教师专业成长导向式。教师专业发展是始终存在于教师的职业生涯中的,这种实施方式重点在于将入职教育也包括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证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连续性。

(2)教学导师的严格准入标准。

美国中小学入职教育对于新教师配备的教学导师,在最开始的第一年作用不是很大,只是相当于了解学校政策和要求的联络点。在进入学校后,才会发挥最大作用:对新教师的教学、专业能力发展、职业情感等多个方面进行指导。美国入职教育的教学导师的挑选十分严格,有意愿担任教学导师的教师申请,然后通过学校指派、师资培训组织选择或者教师团体推选等方式进行选择。同时对于申请教师也有较高的标准:在公立学校任教五年以上;具有优秀的人际交往、沟通表达能力;熟练的教学技能、丰富的学科知识等。同时教学导师在同一个学校能够更好地了解新教师的发展情况、出现的问题及不足,同时也更方便学校的管理,教学导师被要求要及时向学校汇报其对新教师的指导内容、研讨会等。学校也专门设有相对应的跟踪监督机构,通过分析从而能够及时调整决策,也便于新教师的管理。

(3)全程监督,多元评价。

在中小学教师入职教育过程中,学校以及教育委员会会全程进行监督,针对教师入职教育本身就设有专门的一套评价体系,对教师入职教育进行评估,来为教师入职教育保驾护航。该评价体系包含三个部分:对入职教育计划的评价,对立法和资金的评价,还有教师和入职教育成果的评价。整个评价体系贯穿入职教育始终。同时,许多州都具有自己的网络监督体系和评价体系。对于新教师的评价,由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两种评价并行,形成性评价是在入职教育过程中的对于教师的评价,这种评价能够及时发现教师问题并进行反馈。终结性评价能够更全面、系统地展示入职教育结果,同时确定新教师是否留任。为了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在一些州,教学导师只会对新教师进行指导支持,而不会参与新教师的评价工作。为了保证评价的全面性,许多州会采取同行评价、档案袋评价等。每个州的评价方式不完全相同,但都是多种方式并行,从而保证评价的系统性、全面性。

二、对我国中小学教师入职教育启示与建议

1.入职教育课程多样化,专业能力与职业道德并行

我国中小学教师入职教育课程并未形成完整的、科学的、系统的教育体系,各地区发展情况各不一样。许多地区新入职教师完全是在碰壁、失误中得到成长,这对于教师本身的专业能力发展不负责,也牺牲了教育质量、教育效率。许多地区存在入职教育课程单一、侧重形式、实效性差这一特点。

新入职教师的入职教育是其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是教师形成职业道德、理念,和提升教育素质等的关键期。因新教师的来源各不相同,接受的师范教育因师范院校的师资、教育侧重点不同,教师的专业水平、执教能力、教育理念等均不相同。新入职教师拥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却缺乏实践。对于将面临的执教挑战过于理想化,并未形成正确的执教理念,没有系统的执教方法。

入职教育的课程设置应该同时做到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提升专业能力,不能够只局限于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这一方面,同时也应该考虑到教师自身能力、相关学科知识储备等各方面。教师入职教育应该设置多样化的课程,为教师进行成功的教学保驾护航。同时我国的中小学教师入职教育课程设置应该做到发挥地方特色,但却要统一评价标准,不能各地各自为政。

2.采取多导师制和团队合作学习的多样化培训模式

中小学教师入职教育的统一培训时,入职教育都是大班教学,由地方教委或学校组织培训,这种培训容易流于形式,完全依靠新教师的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内容的全面性,而细节或者培训的一些重点容易流失。统一培训应该以学校或学科为单位分组分配导师,采用导师负责制,不同培训内容亦可采取不同导师,多导师制保证了入职教育的高效率高质量。同时团队交流合作。其中,同行或者新教师群体的探究合作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我国的中小学教师入职教育中的校内入职教育中,容易陷入一对一导师带教的局面,容易压抑新教师的教学模式,多导师制,通过与多位导师的观摩、学习、交流,使新教师更容易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学经验。并且新教师不但要学习已有教师的教学经验,还应该多参加新教师的团队合作,集思广益。教委及学校都应该组织优秀师资对新教师开展不同的专题培训,给予他们全方位、高层次水平的指导。

3.评价方式应多种评价方式并行

入职教育应该从人才培养的目的出发,提高中小学教师入职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因此,地方或者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专业特色、发展规划改革已有的入职教育评价方式,完善评价机制,从而确保入职教育的高质量。

(1)应增加评价内容。

不仅要评价新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水平,还要选择适合的方式对其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思想道德修养等多方面进行科学的、客观的评价。

(2)改革评价方式。

我国当前大部分入职教育的评价方式都是注重终结性评价,以最终的结果为基本标准,这样并没有将教师具有的潜质纳入其中。因此应该在入职教育中,培训评价方式应多种评价并行: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集体评价相结合。

美国中小学教师入职教育制度,对我国中小学教师入职教育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入职教育的成熟发展是社会发展形势及教师队伍建设的迫切需求,是为提供更优质的教育师资力量的基础。终身教育应贯穿教师发展始终,入职教育应与职后教育相串联,应受到同等重视。我国中小学教师入职教育应该探索形成更为系统、开放、互动、主动的培训组织模式。应以国家政策为基础、地方特色为基础,积极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适合各地区特点的科学的教师入职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刘永凤谭菲美国中小学教师的入职教育[J].教育研究,2015,3604,142-148。

[2]陈策彭香萍教师入职教育研究的进展与趋势[J].教育与职业,2016,04,50-52。

[3]周石峰李斌美国新教师入职教育培训的实践与启示[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402,98-103。

[4]陈霞安桂清上海教师入职教育规范化培训体系探析[J].教师教育研究,2016,2802,45-50。

[5]严金波林正范英国新教师入职教育及其启示——基于《新教师入职教育指南》的释义[J].教育研究,2016,3706,148-155。

[6]任学印李广教师入职教育及其目标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10,10-15。

[7]石莹我国中小学教师入职教育政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4。

[8]张李娜初任教师入职教育的现实困境及对策研究——以安徽省8所学校为例[J].教育参考,2017,05,4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