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那普利和安体舒通联合应用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2-12
/ 2

依那普利和安体舒通联合应用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疗效观察

李正宏

李正宏广南县人民医院(云南广南663300)

【摘要】目的观察依那普利和安体舒通联合应用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及地高辛、硝酸异山梨醇酯、速尿等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和安体舒通口服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血压、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7.27%,高于对照组的56.81%。两组治疗后SBP、DBP、HR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血压及心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普利和安体舒通联合用药方案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高血压心脏病依那普利安体舒通

[中图分类号]R96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3)03--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持续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在我国呈现出发病率逐年上升,而人群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却仍处于较低水平状况,目前随着医改各项措施的不断落实,高血压已作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性病检测项目之一。长期的高血压会导致左心室肥厚扩大,心脏负荷增加,形成高血压性心脏病,尤其是伴有冠心病的患者,易发生心力衰竭。高血压所致的心力衰竭可以发生急性左心衰或肺水肿,可伴有血压显著升高。临床上一般按急性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原则进行处理,并尽快降低血压,而洋地黄类药物、利尿剂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但并不改善预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依那普利和醛固酮拮抗剂安体舒通能降低慢性心力衰竭的病死率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笔者应用依那普利和安体舒通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44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病例资料:选择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住院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88例,均经临床症状、体征、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确诊,心力衰竭符合Framingham诊断标准。其中:男72例,女16例;年龄35~89岁;左心衰竭79例,全心衰竭9例;按NYHA标准心功能分级为Ⅲ~Ⅳ级。除外急性肺水肿、肾功能不全未能完成治疗者。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2组均给予休息、限盐、限液、积极治疗心力衰竭的病因、去除诱因等基础治疗,根据患者病情给予毛花苷丙0.4mg加入10%葡萄糖液20ml中静脉缓注,2~4h后可再注射0.2~0.4mg,以后改服地高辛0.125~0.25mg/d,1次/d、呋塞米20mg静脉缓注1次,后服双氢克尿噻片20~40mg/d,3次/d、伴心率增快或快速型心律失常者,给予贝他洛克12.5~25mg/次口服,3次/d、同时注意纠正电解质平衡紊乱。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依那普利10~20mg/次,3次/d、安体舒通20mg/次口服,2次/d。以上用药需个体化,均先从小剂量开始,然后依据血压和心功能变化调整,以6周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的改善情况,治疗前后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及超声心动图。

1.3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治疗后舒张压(DBP)下降>20mmHg和/或收缩压(SBP)下降>30mmHg,心功能改善2级;有效:DBP下降>10mmHg和/或SBP下降10~30mmHg,心功能改善1级;无效:血压与心功能均无明显改善或恶化。以显效加有效计算总有效率。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7.27%,高于对照组的56.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观察组44、15(34.09)、19(43.18)、10(22.73)、77.27;对照组44、8(18.18)、17(38.63)19(43.18)、56.81。与对照组比较,P<0.05。见表1。〖FL)〗

表1

2.2血压及心功能变化:两组治疗后血压(SBP、DBP)、心率(HR)低于治疗前,心功能分级优于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高于治疗前;观察组血压及心功能变化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见表2。

表2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是心血管疾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在我国,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及心脏病居前3位死因,占总死亡数的60.3%,且心血管疾病有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年龄年轻化。由原发性高血压引起或伴发的心力衰竭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心力衰竭是一种病理、生理过程,而不是一种疾病,是由于心脏负荷增加,自身的泵血功能严重受损,表现为心排出量减少,不能满足组织的代谢需要,以及神经、体液调节活动异常的病理过程[1]。长期以来,临床上对心力衰竭一直沿用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疗法。自上世纪末,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开始用于治疗心力衰竭,且临床疗效引人注目[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中主要是血管紧张素Ⅱ。ACEI能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换为血管紧张素Ⅱ,且不灭活缓激肽,从而产生降压效应。ACEI还能抑制循环和组织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减少神经末梢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和内皮细胞形成内皮素,增加缓激肽和扩血管性前列腺素的形成,使醛固酮分泌减少和/或肾血流量增加,以减少钠潴留,防止由利尿剂引起的继发性高醛固酮血症的产生,抑制心肌重构,开始应用ACEI后,血清醛固酮水平迅速降低,但以后血清醛固酮降低趋势渐缓或稳定,依那普利是中效ACEI制剂,服用方便。安体舒通是特异性醛固酮拮抗剂,有利尿作用,且保钾保镁,是继ACEI和β-受体阻滞剂后又一个有望降低心力衰竭患者住院率和病死率的药物。依那普利与安体舒通联合用药时,对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疗效显著。本文结果显示,高血压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在应用地高辛+硝酸异山梨醇酯+速尿基础上,给予依那普利和安体舒通治疗,血压及心功能明显得到改善,有效率达77.27%,而且未出现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表明该疗法安全性好,使用方便,依从度高,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另外,控制心力衰竭的关键和有效方法还是积极控制高血压以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把心力衰竭治疗的观念转为预防,强调早期干预高血压及糖尿病、左心室肥厚等,以减少心力衰竭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以及降低整体医疗成本。

参考文献

[1]马爱群,余保平.内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59-262.

[2]魏海霞.卡托普利与螺内酯联合治疗高血压病伴心力衰竭60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8):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