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高中音乐学习方式转变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4-14
/ 1

新课程下高中音乐学习方式转变的策略

宋敏

宋敏(邯郸县综合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河北邯郸056100)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对于高中的音乐教学又提出了新要求。只有转变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才可以使得以前的音乐教学理念得到转变,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成自主学习。本文主要从高中音乐的教学转变方式出发提出四点措施,希望可以促进高中音乐教学的发展。

1.设置合理的课堂情境

在进行音乐体验时,教师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意识,在关注音乐的聆听和实践以及操作等等的身体感官参与的活动时要关注学生从中得到的经验,并且在此基础上来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领悟共鸣和体会。这种的教学目的是为了体验学习,对学习又有一定程度的认知以及对客观的音乐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和了解。体验学习的过程与认知学习时分不开的,在进行体验时必须要有认知的合作辅助。一方面认知自身的全面深刻性可以帮助学生对体验的深度了解,另一方面学生在进行体验时也对他们的认知能力有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于学生在传统音乐的教学中产生的心理品质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在传统音乐的教学过程中,进行课堂教学的目的往往都是为了传授知识技能,课堂的领导者永远都是老师,从中对于学生的需求和情感没有重视,知识把学生看作是知识存储的机器。而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地位一直都是服从角色,只可以被动的接受知识老师传授的知识,过程中没有自身主动的体验和感悟以及交流操作。在新的课程改革进程中,对于学生的审美体验、音乐教学本身的价值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强调和重视。在课改的指导下,新的音乐课堂必须拥有四大基本元素环境、内容、学生、教师之间的相互存在,四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动态情景关系作用,实现对单纯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为主的传统音乐教学的转变,实现形成体验听觉、情感、行为相结合的新的课堂的情景学习。

2.构建表现平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所谓的音乐自主学习指的就是在进行音乐教学的条件之下,学生在受到教师相应指导下的某种高效学习的方式。高中的音乐是一项非高考的科目阶段,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的动力就是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音乐的领域和现象都是丰富多彩的,都是不断变化创新发展的,教师只有充分利用音乐对学生的吸引力以及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的特点,为学生搭建一个可以让学生交流并且自我展现的舞台,可以实现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转变成自主积极的学习。

构建课堂交流的平台;课堂一直都是教师用来引导学生自发进行学习的场所,是一个可以设置交流的平台和提供交流的平台,这是一个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被动向主动学习角色转变的重要场所之一。在课堂上,要利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来加以引导,比如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学生需要欣赏的音乐教师可以选用学生平时总是喜闻乐见的拥有一定时代色彩的音乐,也可以选择一些可以激发学生生活的作品,在进行课堂播放时,教师要设置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在聆听的时候进行自主思考,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讨论。在感受音乐的意境时可以从中有所发现,在发现中得到提高。

构建学生的课外可以表现的平台。课堂教学的时间总是有限的,如果要将学生的自主学习穿插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首要任务就是要开辟一个课外的广阔舞台,依照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来组织多种丰富生动的课外活动,在给学生构建表演舞台的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积极自主的参与到音乐学习中去。此种教学要有目的的根据去引导学生由被动转向主动的学习模式,由此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

3.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意识

传统的音乐教学都是太过强调学科的知识学习以及对知识理解的标准度和唯一,教师的教学方式主要是平铺直叙,而学生的学习方式则是一边接受一边模仿,没有问题情境创设,也没有问题意识的存在。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却不深知拥有疑问才是激发兴趣的主要源头,这是调动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手段。因此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紧紧围绕住一个疑字,激发学生在关注问题的同时进行学习,这就是所谓的在疑惑中求问题,在问题中求得思考,在思考过程中进行慎解,在慎解时获得变通,最终在变通进程中得到创新。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在学问学习中真正的做到学和问在学习中感到快乐,在快乐中发现需求,只有这样的学习才可以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发现不足之后就会更加努力地去学习自我完善,实现一个良性的循环。

音乐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是一个认知实践再认知的过程,过程中的问题必须由实践探究的方式来得到解决。鼓励学生自主成为研究者,首先就要求教师为学生巧设问题以此来引发学生的质疑,在开展多样形式的探究交流活动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探究精神。比如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涉及的图片、录音、故事等方面来设置问题。

4.充分利用学生的群体合作优势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都是单边的讲授以及相关知识技能的单向引导,这在一定层面上就造成了师生之间沟通和学生之间的交流缺失,最终的结果就是学生的合作意识缺乏,养成了学生个体学习的习惯。因为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合作意识都不是与生俱来就有的,这需要后天养成。音乐这门学科本身就是充满了合作色彩,教师就应该充分地利用这一点,通过合唱或者合奏或者音乐实践来进行群体活动,师生之间通过合作、学生之间合作、小组之间合作或者集体之间合作来引导学生之间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