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探究

张凤

湖南省涟源市第一中学417100

摘要:开展合作探究模式可以让数学教学更加高效和活跃,高中数学课中教师可以尝试对合作探究展开应用。新课改提出要加强对授课方式的改进,强化高中生的自主性和学习能力,将合作探究引入高中数学课,是对高中数学课的深入改革措施,也是让高中数学课符合课标要求的一种手段。本文分析如何在高中数学课中开展合作探究,分析合作探究在高中数学课中的应用价值,并对合作探究模式的应用策略展开探讨,希望对改善高中数学课的品质是有积极作用的。

关键词:高中数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

前言:合作学习是当下教育领域非常先进的模式,将合作学习引入到高中数学课中,帮助高中生形成独立思考以及集体合作的精神,教师要摒弃以往高中数学课中惯用的题海战术,借助新方法以及理念,促进高中生欲望以及兴趣,将合作探究作为高中数学课的新模式,给高中生展示自身的空间,促进高中数学课取得更好的效果和质量。教师要明确合作探究对高中数学课的意义,找到合适的路径开展合作探究,促进高中数学课的高效开展。

一、自主合作探究模块式在高中数学课的应用意义

(一)提高学生在高中数学课的参与热情

通常在过去的高中数学课中,教师是课堂上占主导的,高中生则是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点,在教师的安排下进行习题训练,这种模式是非常刻板的,导致高中生对数学课产生厌烦甚至是恐惧,丧失里主动性以及积极性,也违背高中数学课的开放性特点。高中数学课中教师可以尝试开展合作探究,借助合作探究然个高中生说出自己的看法,然后让高中数学课的氛围活跃。从而改变应试思想造成的诸多约束[1]。

(二)增进学生情感,营造和谐氛围

高中生面临非常沉重的压力,为了最大程度上促进高中生成绩提升,教师会结合考试的一些题型以及内容,开展教学内容的设计以及安排。忽视了高中生的客观差异,也没有给高中生留出独立思考的空间以及机会。导致高中生无法感受到自学的乐趣,对高中数学课出现厌烦感[2]。适当将合作探究引入到高中数学课中,可以让高中数学课的模式更加丰富,并促进高中生间的合作与互动,让师生情感得到拉近,让氛围更加轻松。

(三)提升高中生团队协作能力

高中数学课中开展合作探究,小组合作以及团队集体学习是比较常见的组织形式,也是开展自主探究的重要特征。高中数学课中可以经过有计划地组织教学[3]。让高中生参与到合作探究中,经过密切地沟通以及交流,让高中生可以从中发现问题,尝试对数学规律进行总结和提取,让高中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开展策略

(一)开展小组合作教学

为了提升高中数学课的生动性以及吸引力,教师将小组合作引入到高中数学课中,让高中生借助小组合作的方式,实现更加密切交流以及沟通,彼此之间形成思维的碰撞以及智慧的火花,提升高中生对数学的应用能力,对问题可以尝试独立解决。比如教师对坐标标记展开讲解的时候,可以让高中生提前对教材展开预习,将课后的习题尽量做好,借助小组的力量,将标记的正确方法总结出来。用这种方式可以让高中生形成数学思维,并体会到数学的诸多乐趣,对高中数学课有全新的印象和观点,从而积极开展数学学习的活动。

(二)举办数学竞赛

合作探究的开展,可以让高中生在实际的操作中,实现对数学知识点的消化以及合理应用,教师要注重对高中生操作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的强化,这是高中数学课的基本目标,也是开展合作探究基本的理念。遵循合作探究的理念,教师可以适当组织一些数学竞赛,在班级内可以形成一种竞争氛围。比如高中数学课中,教师可以组织限时解答以及趣味数学等活动,这些活动中若是取得好的名词,可以得到对应的奖励,这样可以让高中数学课的形式更加丰富,将高中生的参与热情调动起来,在这些实践活动中,让高中生可以将自己学习过的知识点真正学以致用,在班级内营造出团队协作以及不断争先的氛围,促进高中生积极开展高效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

(三)创新考试方式

一直以来导致高中数学课的模式僵化,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考核方式非常单一,人们对高中生好坏的评价,是以成绩为指标的。合作探究引入到高中数学课中,这是素质教育以及课改的要求,为了让高中生具备更加全面的素质以及能力,而不是仅仅应付考试。这种局面下高中数学课的评价环节,就需要摒弃以往只认准成绩的原则,而是要提升高中生的综合素质,对评价方式展开重新评价,积极对考核内容作出改善。除了对高中生笔试的成绩作为评价指标,还要对高中生的学习过程以及进步做出适当的评价,给高中生更多的鼓励,帮助高中生形成自信,这样在不断学习中,高中生就会对数学课更加喜爱,学习动力也是会更加充足。此外是教师可以要求组内的成员,结合教师设置的难题,展开小组内的分析以及探讨,将数学问题的各类解决方法梳理出来,然后尝试进行解决,在多样化方法运用的情况下,高中生更容易总结出数学的本质,对概念的理解会更加深入,对问题的解决采用多样化方法,也是对高中生发散思维的一种激发,促进高中生思维品质的提升,锻炼高中生的自学能力。

结论:总之,高中数学课中开展合作探究是一种非常新型的教学模式,教师要积极加强对合作探究的认知,并结合高中数学课的特点以及合作探究的原则,将二者结合起来,给高中生更加新颖和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对高中数学课中开展合作探究的方法有深入了解,反思以往教学的经验,然后积极促进高中数学课迈上更高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戴小挺.借微课资源之力,扬高效导入之帆——微课资源在高中数学教学课堂导入环节的应用[J].数学教学通讯,2019(24):40-41.

[2]沈红莲.高考改革背景下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策略之研究(二)——浅谈数学课堂中的师生互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4):126.

[3]魏东升,王勇.浅谈导生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中数学课堂导生制分组互助教学模式探究》子课题[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3):69.

注:本文为2018年度湖南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高中数学课堂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研究之研究(课题批准号为XJKX18B195)系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