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科腔镜护士协助胸外科肺癌标本库的创建与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胸外科腔镜护士协助胸外科肺癌标本库的创建与管理

龚淑芳王家宁关嘉颖

(同济医院胸外科湖北武汉430000)

【摘要】目的:总结胸外科腔镜护士在协助医生创建与管理胸外科肺癌标本库中的经验。方法:胸外科腔镜护士协助收集我科符合条件的病例组织样本和术前全血样本,按照样本库管理要求将组织样本和全血进行规范处理,登记相关信息并妥善保存。术后定期随访,及时更新随访信息库,完善随访资料。每三个月抽样检查病例信息的完整性及对储存的标本进行质量检测。结果:自2012年9月至今,已收非小细胞肺癌样本907例,小细胞肺癌39例,良性对照样本102例,现以每年600例样本量增加。随机抽取样本的质量检测示样本DNA、RNA质量合格,癌组织中肿瘤细胞比例大于70%;标本临床资料完整,随访资料完善,为我科的科研储备工作打下良好基础。结论:胸外科腔镜护士协助医生建立胸外科肺癌标本库,收集的肺癌组织质量可靠,并有完整的临床资料以及随访资料,可满足研究的需要。

【关键词】标本库;肺癌;胸外科;护士协助

【中图分类号】R73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6-0330-03

癌症是严重的世界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全国首位,成为医学研究的热点[1]。作为肺癌研究材料的肺癌组织和血液样本在肺癌研究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是肺癌研究工作的基础。我科于2009年开始建立肺癌标本库,由在手术台下工作的腔镜护士协助完成标本采集人员,专人负责,信息化管理,如今已形成了完整的肺癌标本采集、储存、使用及质控的方案,建立了符合国际规范的肺癌样本库,为肺癌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源。现将我科肺癌标本库的建立和质控经验分享如下。

1.肺癌标本库的创建

1.1资料获取

查阅相关文献及国内外已建成的样本库经验[2],为建立符合国际化规范的肺癌标本库的创建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1.2胸外科标本库的基本配置

取通风良好并配备空调的实验室设库一间,普通冰箱、-80℃深低温冰箱、液氮罐、低温高速离心机、紫外分光光度计、高压灭菌锅、电脑、打印机、肿瘤标本管理系统、DNA扩增仪、电泳仪等。

1.3肿瘤样本纳入标准

(1)经患者及家属同意,签订知情同意书;(2)要求背景资料包括患者基本信息、临床病理诊断及治疗过程等资料充分、结论明确;(3)符合国家生物安全有关规定,HIV感染患者不列为采集对象。

2.标本的采集、处理与储存

2.1血液标本

采集患者术前或术中血标本10ml,其中5ml采用EDTA抗凝,另外5ml不抗凝。非抗凝血室温静置2小时后离吸取血清,抗凝管抗凝后两小时内离心分离,分别小心吸取血浆及白细胞悬液。将上述标本编号,做好标记,按照标本类型分类,在采血后3h内冻存于-80℃深低温冰箱内长期保存。

2.2组织标本

肿瘤标本采取部分包括:肿瘤组织、癌旁组织(癌组织旁2cm内)和正常组织(癌组织5cm以外或最远处)。组织标本采集以不影响病理诊断取材为前提。首先对标本进行观察或者拍照如图1,确认肿瘤的部位、范围、注意与周围组织及坏死组织的鉴别,在标本离体后最短时间内切去标本(<30min)[7],取样时避免取到坏死组织并尽量冲洗尽血液。将肿瘤组织、癌旁组织与正常组织切取成多块直径为0.5cm左右的组织块(一般各取四份),分别装入已编号的冻存管中,迅速放入液氮罐中保存。定期整理液氮罐中保存的样本,移入-80℃低温冰箱内长期保存。肺肿瘤标本的采集:病变与支气管有关者,沿支气管切开;病变不沿支气管者,可作书页状切开取材。

图1标本采集照片

2.3组织蜡块的制作与保存

标本采集同样以不影响病理诊断为前提。取材组织愈新鲜愈好。切取及夹取组织时避免挤压组织块,以免因挤压而使组织、细胞变形。所取组织块较理想的体积为2cm*1.5cm*0.3cm,组织不能太厚,厚度通常不超过0.3cm。应保持材料的清洁,组织块上如有血液、污物品、粘液、食物等,可用清水冲洗后再放人固定液中,通常标本与固定液的比例为1:4,20℃室温保存,一般需要固定24h,之后再制备蜡块及切片。

3.肺癌标本库的管理

3.1标本相关资料的登记

存放好标本后,及时进行标本相关资料的登记工作,各类标本按照不同病种分别编上序号,同时登记标本相关资料包括标本采集日期、标本编号、姓名、住院号、肿瘤类型、手术名称、取材数量(分别用PN(normaltissue)、PP(paracarcinomatissue)和PT(tumortissue)代表正常组织、癌旁组织、肿瘤组织)、离体时间(≥30min、<30min)、组织质量(A=无明显坏死、B=散在坏死、钙化、C=大量坏死)、存放位置、有无血清、血浆和白细胞,若有则标注存放位置)。其余所有相关详细资料由科室研究生共同完善,并将所有资料录入标本管理系统,由专人保管并定期更新。

3.2深低温冰箱的管理

深低温冰箱长期处于锁闭状态,钥匙由专人保管,标本出库入库均做好相关登记,以保证冰箱温度长期处于预设值。登记每日上午8点深低温冰箱温度,如有异常,及时与工程师联系。定期对冰箱散热孔做清洗,对深低温冰箱内部定期除霜,保证其处于良好的运营状态。

3.3数据库的更新与维护

将采集的所有标本信息及时录入数据库,并对随访信息及时更新录入,同时对各个科研项目使用标本的情况积极的反馈、录入、存档。定期对标本库样本做抽样检测,并将抽样检测的信息保存入数据库。

4.标本质量检测

4.1DNA检测

DNA提取采用天根试剂盒(TIANGENDP304-02/03),用研磨器研磨组织,按照说明书提取DNA,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纯度和含量,并于0.8%琼脂糖凝胶上进行DNA电泳,检测其完整性。

4.2RNA检测

采用Trizol试剂一步提取法提取样品的总RNA,用1%DEPC处理过的双蒸水溶解。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纯度和含量,并于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其完整性。

4.3HE染色

对随机抽查的癌组织行石蜡包埋后,HE染色,观察其肿瘤细胞分布。取制成的石蜡包块连续切片,每张切片6张,厚4um,在35~40℃漂片仪上完全展平,除一张作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外,其余切片均用多聚赖氨酸防脱磨沙玻片捞起并标记,至65℃恒温烤箱中考8h,自然冷却后装盒备用。HE染色片经病理医生复查,核实肿瘤组织中恶性细胞比例。

5.结果

截止2014年4月16日,我科肺癌标本库现保存有完整临床资料的组织标本1614例,其中非小细胞肺癌标本1315例,小细胞肺癌标本107例,良性组织标本192例,血液样本2200多例。并将所有标本信息录入标本电子管理系统,信息化管理。

表1标本类型及例数

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DNA纯度和含量,OD260/OD280的值均在1.8~2.0之间,浓度为500~700μg/ml,DNA电泳如图2-a。测定RNA纯度和含量,OD260/OD280的值均在1.9~2.0之间,浓度为600~1000μg/ml,RNA电泳如图2-b,可见明显的28SrRNA,18SrRNA条带,28S的量约为18S的两倍,部分可见5S条带,无明显拖带现象,可见样本DNA、RNA保存完好[8]。1个肿瘤标本石蜡切片HE染色如图3,其标本肿瘤细胞含量均大于80%。

图2aDNA凝胶电泳图bRNA凝胶电泳图

图3aHE染色10×bHE染色40×

6.讨论

肿瘤标本库的建设和维护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这是标本库发展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医护合作对于肿瘤标本库的建设至关重要。将标本采集工作交由腔镜护士协助完成,可解决了人员的紧张和流动性问题[3]。相对固定、专人管理,并制定严格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从根本上保证了标本的质量。我科肿瘤标本库利用计算机软件管理,可更加全面的了解组织、细胞的库存情况,了解标本保存的数量、质量和类型,从而满足不同科研使用的需要,同时能够更有效的了解其品种、数量、传代情况,对降低成本起到有效作用。在标本采集方面,我们做到严格采集流程,标本的取材分装都在无菌环境下操作,所用器械必须经过消毒处理,同时注意减少标本反复冻融。异地采样还涉及到标本的运送,我科样本均在标本离体30分钟内完成取样并放置液氮桶内,再将液氮桶内的样本集中快速转运至-80℃深低温冰箱内,严格的控制了标本运送时的温度和外环境暴露的时间,从而确保了标本的质量。

良好的医护合作不仅体现在围手术期的管理、手术过程中的默契配合这些临床工作方面,还可以运用到临床以外的科研工作中,使医护合作贯穿从临床到科研从入院到随访都紧密相连。质量控制显示收集的肺癌组织质量可靠,并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同时满足研究的需要,因此标本库的科学管理及合理利用对建立标本库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时间和经验的不断积累,标本的数量和质量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它将为我科的科研工作奠定基石。

【参考文献】

[1]陈万清,张思维,邹小农.中国肺癌发病率死亡的估计和流行趋势研究[J].中国肺癌杂志,2010,13(5):488-493.

[2]高丹,喻晶晶,梁慧芳等.肝癌生物样本库的建立和质量鉴定[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1):1734-1735.

[3]党裔武,陈罡,罗殿中,等.肿瘤标本库的创建及意义[J].实用医学杂志,2008,15(12):1499-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