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15
/ 2

“现代学徒制”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

兰兴武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900)

摘要:通过介绍现代学徒制的最新政策,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教学理念,围绕一个个“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将以往多门课中的相关知识点、技能点融入相关工作岗位任务的教学和实践中,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与技能、素质。实现教学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将职业素质养成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项目化课程

为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完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要求,教育部、发改委等联合出台了《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教职成〔2018〕1号),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的总要求,就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作出了新的部署。要求根据企业工作岗位需要,开展学徒制合作,联合招收学员,按照工学结合模式,实行校企双主体育人。现代学徒制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范式。现代学徒制以“四双”为核心:双主体办学,明确企业为重要主体;学生双身份,招生即招工;双环境交替,工学反复交替;双导师指导,全程双元培训。目的在于1、促进教育体系与就业系统的融合与协调;2、降低青年人“从学校到职场”的难度,减少青年失业;3、提高企业的竞争力;4、提供多样化的成才和生涯发展道路。

目前在我国的众多职业院校中已经实现了现代学徒制,现阶段,现代学徒制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其实施的过程中校企合作还是停留在表面;工学结合还远没有真正做到;企业用人和职业教育还未有效对接。以高职院校传统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一方面基于学科体系培育“万金油”;另一方面与中职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没有明显区别,培养“制图员”之类的低端人才,往往忽略了职业教育的规律。

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以培养设计师为目标,采取1.5+0.5+1的人才培养模式:1.5在学校学习理实一体化课程、0.5在校中厂以企业项目课程进行岗位实训、1、在企业进行在岗学习。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进行素养、知识、技能的培养:项目贯穿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驱动,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每学期开设一个项目,项目根据设计占地面积的规模分为初级(小户型)、中级(大户型)、高级(别墅户型),循环练习,重复的不是内容,是8项任务的过程(接单、量房、草图、效果图、施工图、选材料、做预算、出方案书),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与技能;素质教育,目前大部分的高职院校的综合素质课程都是公共课的老师在上,公共课的老师固然能力很强,但是职业规划与成功素质训练没有行业背景,空对空,针对性不强。素质教育应由专业教师与企业导师团队组成,三年不断线,以体验式的课程模式,层层递进提高,步步谋发展,以职业规划为起点,就业能力为落脚点,学生发展为根本点。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学习是从简单到复杂,知识、技能和素养学习融合于一体的过程。把握好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递进关系。促成学生向学徒角色的转换、学徒向员工的转变的课程体系建设。

图一

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基于工作过程项目系统化的课程教学理念,通过校企共建教学项目的形成培养设计师储备人才,根据实际工作岗位(群)来设置专业,而并非学科体系,课程根据生产工作过程进行设计,由工作过程中的工作任务分析(即根据专业相应工作岗位及岗位群实施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归纳出行动领域,再转换成学习领域(即构建课程体系)并设计学习情境(即设计学习单元)。是以学生的能力为导向,根据项目完成工作任务,将项目成果化,作品升级为产品,产品升级为商品。是以工作岗位为导向,需要有固定的时间、场地,模拟企业项目的时效性,因此,建议公共基础课程集中排在一个时间段(例如每周的星期一)。是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和高职教育需要予以整体设计的,有系统的逻辑路线而开发出来的课程体系。它本着有序性、整体性和生成性的原则,遵循职业成长和认知学习规律,注重对高职学生能力的培养。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创设特别强调专业能力(技能)、方法能力(知识)、社会能力(态度)三个维度的综合培养,以及关注工作的对象、内容、手段、组织、产品和环境六要素,同时也是完成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价六步骤的个体思维过程。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内容的选择以职业能力为基准来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不仅要求适度够用,还应以前瞻性眼光来选择课程内容,以避免课程滞后。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围绕一个个“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企业总监和学校教师共同研究岗位的工作任务,遵循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构建基于职业“岗位”的课程体系。教学不再是以传统的一门门“课程”为单元来开展,而是围绕一个个“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进行,将以往多门课中的相关知识点、技能点融入相关工作岗位任务的教学和实践中。学生在校学习就和在真实的企业任职一样,以项目的反复训练,提高学生经验和能力。在真实岗位上进行实际的生产,在生产中教学,在教学中生产,实现了教学与企业需求真正的无缝隙。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教职成〔2018〕1号)

[2]郑庆新.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融于现代学徒制.当代职业教育,2016(2).

[3]蒋道.基于工作室的现代学徒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职教通讯,2017(32)

作者简介:兰兴武(1986年10月—),男,汉族,广东佛山人,讲师,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研究方向为环境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