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初中数学中的微课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1

例谈初中数学中的微课教学

袁丹

余姚市泗门镇初级中学袁丹

数学课程的本身特点就是一个一个小的知识点推理和演绎,这种短小而精悍的小课堂恰好适合数学教学,看似一两个知识点的讲解很慢,没有传统课堂的宏大丰富,但意义非凡,效果明显,有时甚至一个短小的微课比十几节课都有用,这就是微课堂的口号:见微知著,小课堂大教学。

面对中学生学习压力大、时间紧的情况,我一直在思索:能不能把那些零碎的时间都利用起来,短期内完成一次有趣的学习活动?我们常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就有”,我把目光落在了“微课”上。它不仅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环境,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还能让学生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延伸学生课外个性化阅读和学习的最好载体。下面是我的一节微课《数学中考中的七巧板》设计说明:

设计初衷:

微课的选题是微课制作最关键的一环,良好的选题可以事半功倍的进行讲解、录制,不好的选题同样可以使得微课变得平凡乃至平庸。一节微课一般讲授一个知识点,对于这个知识点的选择,关乎知识结构的设计,对于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用来制作微课,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复习中学生要面对大量难题,其实许多难题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可以对他们进行分类,就是让学生做一题会做一类题。我们可以使用微课讲具有代表的一题,然后呈现一系列类似的题目,在微课中我们要尽量呈现题目的内在联系性,让学生形成对比,帮助学生突破难点,让学生能完全掌握一类题。比如七巧板问题:学生不会解题源于对“七巧板”七块板之间等积关系没有清晰的认识,而对等积变换的认识要以七巧板如何制作和七块板分别是什么图形组成为基础。所以我先想跳出题目,从三个方面:七巧板的制作、七巧板的组成、七巧板的等积变换来认识基本模型,然后再回到题目本身。

设计过程:

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关注度很高一看视频学生积极性可想而知。讲这一节课的时候我制作了这个微课毫不夸张地说就是连基础最差的学生,平时上课都不听讲的学生都抬起头欣赏视频。作为教师这样就很成功了!学生只要听就有办法提高成绩。本节课我是从三个方面来分析本题的。第一方面:了解七巧板是如何制作出来的。此部分通过动画演示清晰的、动态的呈现了七巧板的制作过程。第二方面:认识七巧板的组成,七=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正方形+五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等腰直角三角形分三种情况。第三方面也是重点:分析七巧板的等积变换.了解了三方面之后,回到题目本身:解题分两步:第一步根据组成观察哪一块板没有参加拼接,第二步,参加拼接的6块板与已知面积的板之间有怎样的等积关系,最终得到问题的答案。并且最终也希望能顺利地得到例如下面这样题的答案。

如图,用一块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厚纸板,按照下面的作法,做了一套七巧板:作对角线AC,分别取AB、BC中点E、F,连结EF;作DG⊥EF于G,交AC于H;过G作GL∥BC,交AC于L,再由E作EK∥DG,交AC于K;将正方形ABCD沿画出的线剪开,现用它拼出一座桥(如图),这座桥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8B.6C.4D.5

拓展:七巧板的拼图变化无穷,包括各种人物、动物图案,以及桥梁、房屋、高塔等,在最后我演示了两种,希望能激起拓展的兴趣,进而走进七巧板的博大世界。

另外微课在教学中使用时我也会有很多设想:

(1)微课的趣味性与传统教学比主要体现在声音和动画,它是一种播放形式,学生是主动的,知识传授是被动的。微课的趣味性中的声音还可以进一步的挖掘,大胆设想一下如果让微课录入的声音可以转换成学生感兴趣的声音,如一些明星王心凌、飞海伦、来至星星的你男主角等。把一些知识点以这些人的声音播放出来,让课堂就像这些人来授课。可以肯定学生非常感兴趣,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现在的教学理念我们看课堂上的教学效果就是学生有没有调动起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只有一个就是学生,微课的制作有非常简单的一部手机、一只笔、一张纸也可以制作一断微课,我们也可以大胆设想一下,布置作业对一个知识点或对一些概念让学生去制作微课。如此大胆的设想基于两处优点①作为一些有建树的经验老教师常放在嘴中的教学心得:能把其他人讲懂了,讲课的这个学生就真正会了!制作微课对于他本人不但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而且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能真正动起来的学生就真的会了且是长久记忆。②学生之间制作的微课语言更加贴近学生,教书多年来有些学生就是对老师的声音好像就产生的免疫,他们一听到老师的声音就以为不会从而就不听,我们很是心痛!用学生制作的微课便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变不懂到会做,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总之,微课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充分利用时间强化巩固知识,还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自主”放在第一位,可见其重要性,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就更不要说合作与探究了。但是现在的中学生所缺少的往往就是学习的主动性,经过观察和调查发现缺少学习主动性的孩子,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没记住课堂上老师所讲的重要知识点,而课下有无从寻找,久而久之就失掉了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最终导致厌学的情绪。而“微课”的可移动性和细化、形象化、透彻化的特点正好弥补了传统教学的这一缺点。所以说“微课”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资源拓展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