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创新思维,拓宽写作空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培养创新思维,拓宽写作空间

崔银娟

崔银娟山东省平度同和小学266700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在作文课上,我们常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写作水平差点的学生每逢写作文就抓耳挠腮,深感无话可说、无文可作,简直到了"谈文色变"的程度,因此只能东拼西凑,勉强成文。绝大多数写作水平一般的同学,也只会人云亦云,长此以往,作文效果可想而知。

造成这种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基础薄弱、缺乏兴趣、见闻不广、缺少生活积累等,而最重要的原因,我认为是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没有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启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因此,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开拓思维空间,无疑是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

如何把学生视为“苦差”的作文变成他们的“乐事”呢?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着运用“迁移”规律,从兴趣入手,把读、说、写训练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培养发散思维能力,进行求异性作文训练

我们大家都知道,对一个问题可能有一百种解决的方法,但如果要寻求这“一百种解决的方法”,就要运用发散思维。发散型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主要思维方式,是指沿着不同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问题的多个答案的思维方法。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可以摆脱传统习惯的禁锢,突破常规的束缚,闯出新路子,提出新颖独到的创见。因此,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进行求异性作文训练,乃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主要手段。我们一些学生,长期受定向思维的影响,迷信老师,迷信书本,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一步,提不出或不敢提与之不同的新见解、新思路。我们做老师的有必要帮助他们,引导他们的思维向四面八方、上下左右辐射,鼓励他们另辟蹊径、独树一帜、推陈出新,从不同角度获得解决问题的崭新途径和方法。

二、培养想象思维能力,进行想象性作文训练

所谓想象,一是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二是对于不在眼前的人或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想象思维是创新思维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创造活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善于创新就必须善于想象。作文一旦失去了想象,就会黯然失色,缺乏生机;而丰富的想象能使文章生气盎然,光彩夺目。因此,写作教学中训练想象能力、进行想象性作文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三、培养直觉思维能力,培养、诱发、捕捉写作灵感

直觉常常表现为对某一问题的突然“顿悟”,或者表现为某种创造性的观念和思想突然来临。在写作方面,直觉思维就表现为写作灵感。有些苦思冥想而不得,往往会在不经意间突然迸发。抓住灵感,就会文思泉涌、妙笔生花。因此,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培养灵感、捕捉灵感,从而激发其创造欲望。

灵感不能靠消极等待,而要积极培养。正如钱学森教授指出的那样:“灵感是有的,但是你得去追求它,你不追求它,它也绝不会主动找上门来。”从本质上说,直觉思维是思维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是在长期实际基础上认识所产生的质的飞跃。因此,这种表面上看来突如其来的思维结晶,其实是建立在长期的积累上的。因此,灵感的培养离不开积累。其一是生活的积累;其二是知识的积累。

灵感需要培养,也需要诱发。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从学生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出发,尽可能把文题命得巧妙灵活些,切忌“大”、“空”、“虚”,少些限制,让学生有话可说、有理可议,从而拨动学生心弦,诱发其作文灵感,刺激其写作欲望。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展开联想,使学生思路畅通,“心骛八极,神与物游”。灵感的出现,往往和丰富的联想、想象密不可分。发挥想象,展开联想,是诱发灵感的一个重要途径。

灵感具有敏捷性、非逻辑性的显著特征,所以需要及时捕捉,否则就有可能稍纵即逝。在灵感性作文训练方面,随笔、札记是非常值得提倡的一种训练方式。我们语文老师要抓住“随”的特征,要求学生把看到的好词佳句“随时”摘抄下来,把脑中闪现的思想火花“随时”形成文字。真正做到了“随”字,随笔本中就会出现为数不少的佳作。本人近几年内指导学生在各级作文竞赛中得奖数次,这些佳作约有半数来自于随笔。为了调动学生作文的自觉能动性,在训练过程中,我尝试着运用兴趣的“迁移”规律,努力把学生对生活的浓厚兴趣逐步迁移到观察、写作上来。为此,我注意创造条件,使作文教学的内容更贴近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让学生写他们感兴趣、乐于写的作文。

培养灵感,诱发灵感,捕捉灵感,是直觉思维训练的三部曲。唱好这三部曲,必将提高学生的写作热情,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从而促进写作水平的整体提高。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三者是相互交叉、不可截然分开的。如此划分,只是为了方便论述。

科学的教育任务,是教育学生去探索创新。尤其是在这个高度信息化、知识化的时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已成为时代对教育的迫切呼唤。从这一点来说,培养创新思维,其意义就远非开拓写作思路、激发写作兴趣的问题了。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我们语文老师就更需打破学生原有的思维定势,去开掘学生的创造灵泉,引来学生的思维活水。小而言之,要使学生摆脱“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写作困境,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境界;大而言之,要培育时代需要的创造型人才。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应当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