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头颅血肿处理与预后的关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新生儿头颅血肿处理与预后的关系

柯萍萍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厦门361000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头颅血肿处理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本课题抽取我院2018年9月-2019年8月收治的42例新生儿头颅血肿患儿,探讨处理方法和预后关系。结果:血肿抽吸和未抽吸患儿血肿吸收时间比较无意义(P>0.05),但个别血肿直径≥5cm患儿,且未施抽吸1例患儿进展为骨性囊肿。结论:针对新生儿头颅血肿患儿,若血肿直径<5cm则施行保守治疗,但若≥5cm则可施行血肿抽吸处理。

【关键词】新生儿头颅血肿;血肿抽吸;处理与预后关系

对于新生儿来讲,因分娩带来的产伤种类相对多样,常见新生儿头颅血肿,若未有效处理,则会对新生儿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本课题抽取我院2018年9月-2019年8月收治的42例新生儿头颅血肿患儿,探讨新生儿头颅血肿处理与预后的关系。现将报道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课题抽取我院2018年9月-2019年8月收治的42例新生儿头颅血肿患儿,详细临床数据为:母亲年龄区间在20-35岁,中位数为27.5岁;妊娠区间在39-41周,0例经产妇;第一产程中位数为466min,第二产程中位数为63min;自然分娩患儿10例,均为足月儿;新生儿体重中位数为3.6kg,3例新生儿体重>4.1kg。38例新生儿可在娩出时触及肿物,余下4例则为出生数小时内出现,2-3d可达到高峰,随后表现为减小。数据显示,头颅血肿直径区间在2×3-8×8cm,≥5cm新生儿为5例,局部充盈不足,且可见波动感;<5cm新生儿为37例,局部相对饱满,张力较大。

1.2方法

血肿直径<5cm的37例新生儿头颅血肿患儿,均未施行血肿抽吸;但直径≥5cm新生儿头颅血肿患儿,3例未施行血肿抽吸,2例施行血肿抽吸。

(1)未施行血肿抽吸。强调基础护理的必要性,且密切记录血肿增长速度,禁止搬运患儿;取健侧位,施行血肿部位冷敷操作,但应禁止按摩。若血肿直径相对较大,则可在产后1-2d禁止母乳喂养,而是将母乳挤入勺内喂养;若表现为局部破损患儿,应时刻保证皮肤组织的干燥度,预防感染,同时肌注维生素K1,剂量为2mg,1日1次,持续肌注3d[2]。

(2)施行血肿抽吸。在做好上述护理工作的基础上,采用血肿穿刺术,对血肿予以抽吸。穿刺点为血肿最低点,彻底消毒,最大限度上抽空积血,若积血抽吸量在20-35ml,且患儿血红蛋白水平在180g/L以下,或积血量抽吸量超过1%患儿体重,则应合理输血,再压迫30min,加压包扎24h[3]。

1.3统计学处理

以SPSS21.0统计软件为参照,对本文涉及的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予以统计处理。前者用±s表示,组间数据施行t检验;后者用%表示,组间数据施行x2检验。P<0.05时,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2、结果

出院后1个月随访调查中,可知血肿直径<5cm患儿,血肿吸收时间约为1.4-6.1个月,直径越小吸收时间越短,虽存在局部隆起现象,但对患儿外观无任何影响;血肿直径≥5cm,且未施行血肿抽吸患儿,血肿时间超过10个月,且局部隆起相对较大,1例患儿进展为骨性囊肿;血肿直径≥5cm,且施行血肿抽吸患儿,未见感染现象,但抽吸后表现为不同程度再次出血,但未达到原有程度,血肿吸收时间在4.5-6.6个月,未见骨性囊肿,即血肿抽吸和未抽吸患儿血肿吸收时间比较无意义(P>0.05)。

3、讨论

新生儿头颅血肿(Newborncranialhematoma)是因分娩期间抬头下降导致的骨盆摩擦、挤压现象,最终引起颅骨骨膜血管破裂,使之在骨膜内堆积。常规情况下,胎头不正、头盆不称和节省手法不到位、强力宫缩引起自动转位等因素,均是自然分娩新生入头颅血肿的诱因,而在阴道助产中,则是由胎头吸引术、产钳术导致,但剖宫产新生儿中尤为罕见。即将新生儿头颅血肿诱因总结如下:产程期间胎头不正,继而施行阴道助产、徒手转胎头术等以阴道操作。为预防此类状况,则可在产程对产妇施行止痛、镇静和减轻负面情绪、排空膀胱等操作,科学调整宫缩强度,预防难产、助产和阴道操作等状况,还应保证接生手法的合理性,从根本上杜绝新生儿头颅血肿事件[4]。

目前,针对新生儿头颅血肿是否施行抽吸还有待商榷。笔者认为若血肿直径较大,应预先施行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确诊为贫血的患儿应立即输血,若血肿直径<5cm可不必抽吸,预防感染,但若存在血肿化脓现象,应立即切开引流,合理使用抗生素。若血肿直径≥5cm,未施行血肿抽吸,则表现为血肿自行吸收时间较长、隆起较大,囊肿周围表现为钙盐沉着和骨化现象,甚至还会进展为骨性囊肿,应立即采取血肿抽吸操作,确保积血可1次抽尽,局部压迫时间不应低于30min,再加压包扎24h,杜绝再次出血倾向[5]。本课题研究可知,血肿抽吸和未抽吸患儿血肿吸收时间比较无意义(P>0.05),但个别血肿直径≥5cm患儿,且未施抽吸1例患儿进展为骨性囊肿。

综上,针对新生儿头颅血肿患儿,若血肿直径<5cm则施行保守治疗,但若≥5cm则可施行血肿抽吸处理。

参考文献:

[1]谢桂月,汪昌玉.延续性护理在新生儿头颅血肿吸收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9):100.

[2]王慧,罗蓓,曹丽芳,景红,童笑梅.新生儿头颅血肿与围生期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9,30(02):224-227.

[3]杨丽霞,章红珍.静脉留置针穿刺抽吸治疗新生儿巨大头颅血肿11例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15):214.

[4]石福辉.硫酸镁湿热敷治疗小儿头颅血肿临床观察[J].青海医药杂志,2016,46(08):25-26.

[5]MalikAnuj,CrowderDaniel,BarrettoGreg,NieldLindaS,KieferAutumn.SubgalealHematomaMaskingFatalComplicationsofCephalohematomainaPretermInfant.[J].Clinicalpediatrics,2018,57(5):53-54.